3 你们记四句话,“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无主宰,非自然。” 视频上传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5,712

老古文化

老古文化

3 жыл бұрын

南怀瑾先生谈学佛

Пікірлер: 193
@user-mg5nw8gg4d
@user-mg5nw8gg4d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上傳者,得聆法音深受教益。感恩不盡。
@fungyeelai6683
@fungyeelai6683 2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南師,感謝無私分享,無言感激!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peterho946
@peterho946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南師
@user-ei1cq2hj4b
@user-ei1cq2hj4b 8 ай бұрын
感恩在我學菩提道初期萌懂時,值遇南師,得到啟蒙,引發日後精進探討菩提道次第廣論。阿彌陀佛。
@christ9344
@christ9344 2 жыл бұрын
南师是现世难得的有大成就者👍🏻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mikecsc1011
@mikecsc1011 9 ай бұрын
真的嗎?
@eepeter19
@eepeter19 2 жыл бұрын
金剛經 不住於相 應無所住 而生其心 阿彌佗佛
@astrid2512
@astrid2512 10 ай бұрын
感恩❤
@yunhuayiu4721
@yunhuayiu4721 2 жыл бұрын
是的,是這句話,生命是自主的,不是他命的主宰。才參透就聽到。阿彌陀佛
@leehaocai7182
@leehaocai7182 2 жыл бұрын
没有主宰这回事。但只是开悟得道证得菩提者能觉知这回事。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ih6kd3rv1d
@user-ih6kd3rv1d 2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user-ph2jf9yh8v
@user-ph2jf9yh8v 2 жыл бұрын
南無阿彌陀佛
@user-xx7fe1nq5i
@user-xx7fe1nq5i 9 ай бұрын
感恩師父開示!感恩分享
@user-vs3qu9fd8x
@user-vs3qu9fd8x 2 жыл бұрын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boonluitang7727
@boonluitang7727 2 жыл бұрын
这才是教育💖👍👍👍🙏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hj9712
@hj9712 5 ай бұрын
感谢南师,感谢视频上传者🙏
@gary7448
@gary7448 2 жыл бұрын
精闢
@klinttung8875
@klinttung8875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分享
@leizhang311
@leizhang311 2 жыл бұрын
南老师,顶礼。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khorleyeng2480
@khorleyeng2480 2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祝福,感恩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steven2022
@user-steven2022 2 жыл бұрын
广闻健行,随境自然。 此为万法源头。
@wellmanman6137
@wellmanman6137 2 жыл бұрын
感恩殊胜分享感恩南師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iu5ri7bm8i
@user-iu5ri7bm8i 3 жыл бұрын
南無佛 南無法 南無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lenovolenovo8338
@lenovolenovo8338 2 жыл бұрын
南摩一切佛👍✌️👌南摩本師釋迦牟尼佛☝️☝️☝️
@lenovolenovo8338
@lenovolenovo8338 2 жыл бұрын
南摩一切佛👍✌️👌南摩本師釋迦牟尼佛☝️☝️☝️
@lenovolenovo8338
@lenovolenovo8338 2 жыл бұрын
南摩一切佛👍✌️👌南摩本師釋迦牟尼佛☝️☝️☝️
@user-xj5ln9yi6q
@user-xj5ln9yi6q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南懷瑾老師分享,謝謝上傳🙏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vy9ss4wx6b
@user-vy9ss4wx6b 3 жыл бұрын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yatlee6522
@yatlee6522 3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上傳分享的人 南無阿彌陀佛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nonda7599
@nonda7599 Жыл бұрын
🙏🙏
@cocobj8116
@cocobj8116 2 жыл бұрын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victoria-tse
@victoria-tse 2 жыл бұрын
阿彌陀佛🙏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peterwong1402
@peterwong1402 2 жыл бұрын
重溫[舊夢]😴如癡如醉🙏
@judy-eo6lg
@judy-eo6lg 2 жыл бұрын
歷久彌新!
@user-yw7ju2cn6k
@user-yw7ju2cn6k 2 жыл бұрын
廣義的看,包含因果都是自然!非自然,就是與天爭的積極生命觀!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limkingguan4251
@limkingguan4251 3 жыл бұрын
愿南怀瑾大师以法身加持祝福我。Sadhu Sadhu Sadhu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kingli582
@kingli582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ig8fn5pn4m .-..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kingli582 三轉法輪所說的法 佛法可以概納為二大類:第一類是解脫道的智慧;第二類是大乘的無生法忍、無生法忍,也就是真如與佛性的智慧。而這個真如與佛性的智慧又把它分成二部分來說:一、在總相與別相上說二轉法輪的般若空,般若空是講「真心空性」,不是講「蕴處界空相」;二、到了三轉法輪的時候,再從別相上來說明一切種智,也就是唯識的百法、千法、萬億法明門,就是如來藏系的經典,這是三轉法輪所說的法。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大乘起信論云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本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這是破:認為真如湼槃是斷滅空:「認為二乘的緣起性空是究竟」。因為有些人不明了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假名,並不是真實,卻認為是實有,所以才說 畢竟體空,以破他們的執著。聽的人不知這是破著的語言,就執著語言妄計真如涅槃是斷滅空。如何對治呢?說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因為具足無量性功德的關係。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修行不落斷滅空 (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這是破斥「斷滅之見」。空生聽說應當以離相才能見佛,就生起斷滅的見解,認為:如來不必以具足三十二相的緣故得證菩提的。佛教示他說:不要這麼想!如果這麼認為,那麼說一切法都是斷滅的了。發菩提心的人,對一切法並不是說「去斷滅一切法相」,只是說要「了知一切法都是無自性」而已。若是又有人了知一切法無自性,因而得以成就無生法忍,那這個菩薩所得的功德,勝過用滿恆河沙世界七寶布施的功德,因為他不受福德的緣故啊!所說「不受」的意思,並不是說絕對沒有福德,只是不貪著福德罷了!所謂:沒有能做的人、沒有所造的事物、也沒有接受的對相,但善惡之業也不會沒有果報。世尊出現於世間,說法四十九年,只說一個「無」字而已。因為九法界的眾生,通通都執著一切法有我。如來只以「無」字破斥衆生的迷執,這是「金剛正眼」,直截透觀向上一路,所以禪宗門下有所謂的「單傳直指」,就是要從這個地方進入。
@user-bt6uw4lz1x
@user-bt6uw4lz1x 2 жыл бұрын
點廣告連結 給頻道給製片作者鼓勵 謝謝歡歡的分享喔
@user-ny2ud9eb6h
@user-ny2ud9eb6h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是龍樹菩薩所破斥之無因生,萬法的出生都有一個跟本因,非自然生,非無主宰,不能因中說果阿。
@user-li4fm3ss1x
@user-li4fm3ss1x 2 жыл бұрын
人反复转生来世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达到无欲无求,达到明心见性(开悟)!开悟并非参与宗教就能达到。所有的悟者,皆是无心道人,有心是是不能成道的!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user-nl8yx3qy7y
@user-nl8yx3qy7y 13 күн бұрын
緣起性空是對的, 但性空就不會有緣起. 性空講的不是什麼都沒有, 也不是講空間, 說的是萬事物生滅最後成空.
@user-li4fm3ss1x
@user-li4fm3ss1x 2 жыл бұрын
因业力故,我被卷入。上天是我父,幻象(阴阳之气)是我母,二者交汇,有了我体!
@user-gi6ix8cp6c
@user-gi6ix8cp6c 2 жыл бұрын
緣起性空,性空惟名,是佛陀降生前,婆羅門外道森林書與奥義書中已經闡述過的梵我一同理念中的描述。很高的境界!與實踐中四禪八定相同都是佛降以前外道已有的修行概念。這是佛陀也認同的,不是佛創制的,是所謂佛外共法或共理。但非究竟!究竟的是佛陀的如来藏,涅槃,自性等不共法。南大師一生主要着重的就是禪定與性空的修持,能達到如他所修之境界者已世上罕有。他生前已能預知來生將投胎至何家何人。但這...未究竟!
@hzs6328
@hzs6328 2 жыл бұрын
如来藏,涅槃能否详细讲讲
@user-gi6ix8cp6c
@user-gi6ix8cp6c 2 жыл бұрын
@@hzs6328 详细讲如来藏?一整本楞严经就是细讲如来藏。有粗讲的,就是整部260字心经。整部金刚经就在讲如何是菩薩依止如来藏而成就及态度。如来藏就是法华经中佛之所以到世间就为了开示悟入之佛知见。一切大乘佛教的重心就是如来藏。所谓悟道的道就是如来藏。如來藏,涅槃,自性,法身,真如,空性,第八識,阿賴耶識....等讲的都是同一件事。
@kukowww
@kukowww 2 жыл бұрын
你說的南師書上都有說,不是究不究竟,南師是因機設教。有的學生南師還說,你不要學佛了,好好做人即可。
@kukowww
@kukowww 2 жыл бұрын
您應該是正覺同修會的吧!!
@mitan6181
@mitan6181 Жыл бұрын
佛学不是神学。佛字是单人旁。佛学就是人对人生的参悟,对自我人生的修行。
@user-sd6gr8qu3b
@user-sd6gr8qu3b 2 жыл бұрын
所行非道可舍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woodwood8577
@woodwood8577 2 жыл бұрын
一切都是在变化中,实质是能量转换。。
@parkjeong-soon
@parkjeong-soon 2 жыл бұрын
条件(因素)产生结果,结果又产生新的条件(因素),没有一个固定的概率,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条件具备就可能会发生)。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wusheng
@wusheng 2 жыл бұрын
善现,胜义谛中,因缘无生无灭、无染无净,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从诸缘所生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无明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预流果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善现,胜义谛中,世间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出世间法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有漏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漏法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善现,胜义谛中,有为法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无为法亦无生无灭、无染无净,以毕竟空、无际空故。--乾隆大藏经第1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383卷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复有众生,不解如来言说旨意故而生怯弱。……谓无上道如来法身但唯空法,一向毕竟而无所有,其心怯弱,畏堕无所得中,或生断灭想、作增减见,转起诽谤,自轻轻他。我即为说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又复愚痴坚执众生,闻如是等说亦生怯弱,以取如来法身本来满足,非修非作相故,起无所得相而生怯弱,或计自然堕邪倒见。我即为说,修行一切善法增长满足,生如来色身,得无量功德清净果报。”--乾隆大藏经第460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如果離開如來藏而說一切法空,那就是斷滅見,居士講得有點模糊,讓人摸不著邊際,而如來藏也不是以見聞覺知可以發覺得,顯然居士講的已偏離了!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以上四種諸心皆是常見外道之常 (請居士要注意) 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靈知心。 2,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做主之心。 3,無分別之明覺心。 4,十方唯一虛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祂有殊勝之體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覺之心。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成唯識論》卷二云: 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實有。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 略釋:「七轉識與其五遍行、五別境、貪瞋癡等心所法,都是依於種種他緣才能出生現起的緣故,因此說就像幻影顯現一樣,不是有真實不滅的自體。為了要除去妄執心與心所法之外有六塵外境真實法存在的執著,故說唯有識體無有外境的法義開示。如果執取諸轉識是真實法有真實不壞體,那就跟執著外境實有是一樣的,也是一種法執。」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中論》卷四亦云: 世俗諦者,一切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諸佛依是二諦,而為眾生說法,若人不能如實分別二諦,則於甚深佛法不知實義。若謂一切法不生是第一義諦,不須第二 俗諦者,是亦不然,何以故?若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第一義皆因言說,言說是世俗;是故若不依世俗,第一義則不可說。若不得第一義,云何得至涅槃。是故,諸法雖無生,而有二諦。復次,不能正觀空,鈍根則自害,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若人鈍根,不善解空法 ,於空有失而生邪見,如為利捉毒蛇,不能善捉反為所害 ;又如咒術,欲有所作不能善成,則還自害,鈍根觀空法亦如是。復次,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鈍根所及,是故不欲說。世尊以法甚深微妙,非鈍根所解,是故不欲說。
@biaoke69
@biaoke69 2 жыл бұрын
缘起缘灭
@whjeng3353
@whjeng3353 2 жыл бұрын
緣起性空,緣就是有,空就是無,有無之道就是自然,也就是易經之道,佛家講空,基督講有,有無相濟,相生相剋,以成世界萬物!以成宇宙!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捨壽後如何面佛 有師傳菩薩戒時,開示戒子云:「有某居士,以居士身而駡盡天下人,豈證道者之所應為?」又開示云:「居士批評出家人,名為毀謗僧寶;批評出家人所說法,名為毀謗法寶。」皆是寓指愚辱罵出家人、毀謗法寶。 愚云:誹謗僧寶者有二:一者有根誹謗,二者無根誹謗。正受菩薩戒之佛子若犯此者,乃斷頭罪,不通懺悔,捨報必下地獄。然此謗誹謗者,乃謂出家二眾之身口意行;愚出道多年,不曾作此誹謗,絕口不提比丘二眾之三業,何來毀謗之說?顯係強加之罪也!設使愚確曾對出家眾有所毀謗,若自身確實有犯者,理當自省,豈應公開指責對方?何況愚未曾有根誹謗出家眾,無根誹謗更無論矣!如是羅織他人入罪,意欲何為? 若比丘二眾說法無誤,愚唯有隨喜、護持及讚嘆,何敢毀謗?若比丘二眾說法乖謬、誤導眾生,陷眾生於歧途及大妄語業中,亦是以外道常見之法公然取代佛教正法,則愚加以評論導正,乃是摧破邪說以顯正法;不唯救護已被誤導之眾生,亦乃救護被評論之比丘免於地獄業,此名宣揚正法、救護佛子,亦是破斥邪說以顯正法,被評論之比丘知已,便得改往修來,不再造作誤導眾生及破法惡業,因此免入地獄,實應感念愚,何況誣植愚謗法謗僧之罪?比丘二眾若未證悟,不明心性,說法偏失;愚再三相勸,猶不自省,反藉機混淆視聽,批判愚謗僧,正好坐實自己毀謗僧寶之罪,一切證悟之人皆屬大乘法中之菩薩摩訶薩故,已是菩薩僧故。若是曾經為人傳菩薩戒之比丘,如是羅織證悟菩薩入罪者,即是明知故犯,則罪加一等,爾大法師於此務必三思。 愚意以為:摧破邪說以顯正法一事,原非我所應為,理當先諸大師、名師,次諸先輩,最後方可責成於我。乃諸大師、名師,或因自身錯悟,或因未悟,或因鄉愿心態不願得罪人,乃任由錯悟諸師誤導廣大佛子,任由錯悟諸師以外道常見法取代佛門正法,而皆無人出世簡擇以救眾生、以護正法,致令愚不忍坐視,乃不得不為、攘臂而起,以微薄綿力而摧破邪說以顯正法,實欲救護及導正廣大學佛人。 我若不知名師、大師正在誤導眾生,無智而不能辨別者,則我心中無有愧咎,可以任令彼等繼續誤導。若已知廣大眾生被誤導,正法被外道常見取代,而顧慮一己之利害,恐被暗算而心生猶豫,以致不願摧破邪說以顯正法者,則我實應名為濫好人,名為無慈無悲,名為正法大賊,名為循私,名為鄉愿,即是故意將佛法做人情。審如是者,則不能無愧無咎於心,捨壽後又將如何面佛? 若欲勉強而作鄉愿,余亦能之;則與諸方大師、名師和平相處,皆大歡喜。然為廣大之今世後世佛子計,余終不恥鄉愿作風,寧盡得罪一切大師、名宿,受諸批評誣衊而無厭悔;謂破邪顯正之行,能使正法久住故,能救護今世後世廣大佛子故,能免除諸方名宿之地獄業故。
@user-yn6sl4ct9u
@user-yn6sl4ct9u 9 ай бұрын
无主宰,非自然不是很矛盾吗?非一般理性可以理解的是吗?
@beforethebeginning9632
@beforethebeginning9632 2 жыл бұрын
緣起性空不可離佛性覺性來見 否則就變成心外求法了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beforethebeginning9632
@beforethebeginning9632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ig8fn5pn4m 簡而言之 還未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成佛 並不是證得第八識 第八識還是無明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beforethebeginning9632 kzfaq.info/get/bejne/lbp9mJl7z6nIiXk.html 入定辨邪
@beforethebeginning9632
@beforethebeginning9632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ig8fn5pn4m 第八識本身是大無明 無明無法破無明 請參看佛在首楞嚴經 關於五蘊魔的開示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beforethebeginning9632 由兩千多年來的佛教界著作以觀看,從現代的法師的著作中觀察,以及從跟隨他的那些法師與居士的著作、錄影帶中觀察,也證實事實上一定會如此,所以全部都離不開所說的情況 ,全部都會誹謗說 世尊後來所說的如來藏同於外道的神我,又說 世尊所說的如來藏只是方便誘引害怕落入斷滅境界的執我凡夫所施設 的法,並非真的有如來藏阿賴耶識;現在的法師與他的追隨者都是如此,都如此嚴重的誤會 佛意。 世尊觀察到一定會如此,所以絕對不為凡夫與定性二乘聖人宣講如來藏阿陀那識。所以 世尊才會以偈而說:「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因為這個阿陀那識必須要親證以後,才有能力現觀,才會真的相信 世尊的教示,否則往往會滋生誤會;未悟之人,若要了解這個道理,必須有兩個條件: 一者有真正的善知識,以著作或言辭詳細的說明這個道理; 二者,聽者的大乘信根信力成熟,性障已薄,聞已能信。否則,聽聞之後而不誹謗者,極難可得。如是信根信力成熟而又性障微薄者,譬如古時憨山法師、廣益法師,即是其人也。所以廣益法師曾於解釋「八識規矩頌」時,對學人作了如此說明: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與論主諍」:此頌第八(識)深密義。言「二乘」者,簡非大乘;謂小乘不知者,以 世尊一向未曾顯說,故二乘人不信有此識。所以不說者,以此識甚深微細,非思量所知,非二乘智慧所覺;在菩薩地盡(等覺地),亦不能盡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故不說耳。故云:「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陀那」,此云執持。此識之體,深隱精微,故曰「微細識」。 「習氣」,即所持種子;謂識中無始微細生滅、念念受熏;以此習種能發現行,引生諸趣,於根身器界流轉無停,故如「暴流」。 「真非真恐迷」言:「我若說為真,其奈帶持種子,妄習不除,眾生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我若說非真,其奈體即真如,離此無真,眾生將棄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由此真與非真,二俱難言,是故,非時非機故,我常不開演。」以不令眾生墮彼二種之迷故也。以 世尊尋常但為小根說六識,建立染淨根本,故二乘一向未聞;以淺智難知,故不了耳。又云:「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故曰因迷執,以小乘不信有此識,故大乘論師引三經、四頌、四教、十理,證有此識,故云「由此能與論主諍」。※
@user-yi8vu6sl8u
@user-yi8vu6sl8u 2 жыл бұрын
宝宝取名改名: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名字,所谓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个人的名字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一生,好名字促进好运,差名字拖累人生; ​​​
@user-ny2ud9eb6h
@user-ny2ud9eb6h 2 жыл бұрын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非自然,無主宰。此說違背聖教,世尊在四阿含有説:「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user-sy7ph7pe5n
@user-sy7ph7pe5n 2 жыл бұрын
請你們一定要看楞嚴經清清楚楚自然就明白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sy7ph7pe5n 佛云:上品往生者,要讀誦大乘解第一義,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中品往生者,要具足眾戒;下品往生者,造作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念佛。 不可斷章取義;誤導眾生! 學佛人該深入義理:才能得智慧;才不會被邪師誤導;斷送法身慧命! 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皆為斷章取義不符因果;而成就誹謗正法。-佛已說一一品各有其往生因;想往生者修行九品皆是念佛;非獨口稱名號!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金毛窟裡生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 經云:「凡欲度人者,先須求自度。」《維摩經》云:「自疾不能救,云向救他疾。」《地獄報應經》云:「自不清淨,教人清淨,無有是處。」《蓮宗寶鑑》云:「是故為人師者,有度人之心,而無度人之智,何得端然拱手,空腹高心,不肯親近明師,惟知倨傲,受人禮拜恭敬供養。因貪虛譽,實種禍基。」又云:「大凡為人師,欲度第子,要當觀照從上佛祖修行之因地,得道之源流。一一修持,一一成就。既自利己,然後利人…………自見本性彌陀,亦教人見本性彌陀。如此用心,豈不是行菩薩行也。師徒弟子各稟正因,同行正道,展轉化度,盡未來際。一切眾生,俱悟佛乘,同出生死。其功德力,豈易量哉。以此為人師,亦何謙焉?其或不然,迷悟兩途,正邪異報,可謂「金毛窟裡出獅子,野狐巖下出狐狸。」若以修學、教授念佛法門作為謀取名聲、世間財物供養、自高慢人心態滿足之手段,則執著於名利,是自誤也。無修證者應親近明師,莫貪名聞利養,否則所教出者多為能言善道之徒,不能教導眾生真修實證。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sy7ph7pe5n 由於淨土祖師居多未開悟,又喜歡斷章取義,教人不用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而成就了毀謗正法,所以往生者少。
@xfbs7843
@xfbs7843 2 жыл бұрын
緣起性空,為掩罪 不空緣性,查出孽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2 жыл бұрын
大乘非佛說; 《首楞嚴經》是近代學界公認的『偽經』‼️
@user-vq7fc4nb9k
@user-vq7fc4nb9k 2 жыл бұрын
仿經
@logouts8382
@logouts8382 2 жыл бұрын
說首楞嚴經是偽經的人,應該要說一部「真楞嚴經」給眾生聽,否則就是魔說。南無阿彌陀佛。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世尊成佛時,思惟此土眾生難度,欲取涅槃,是因為成佛之道極難宣說故,眾生極難信受故。後來因為大梵天的請求,才留住人間,不得不思惟應如何為眾生說法,所以觀察過往諸佛如何利樂眾生,最後才施設三會說法,從淺至深,漸次方便引入大乘了義法中,乃先說涅槃的修證,令得解脫生死,生起大信;次則宣演般若中道,令知法界真相,令知解脫不等於親證法界實相;末則宣演方廣唯識教,令知成佛所憑之一切種智內涵,令得進修諸地無生法忍,終能成就佛道。這是有次第的漸漸引入大乘教中,最後圓成佛道,這就是漸教的由來。 原始佛法中解說涅槃時,為了不堕入斷見外道見中,不得不處處隱語密意說有如來藏本住法的存在,而如來藏法義本是應該留到第二、第三轉法輪時才正式宣說的。所以二乘法其實是以大乘法為根本而方便宣說的,若離大乘法宗本的如來藏根本心,二乘涅槃將難逃於斷滅見之譏評,本質也將成為斷滅空。 二乘菩提所修證之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一切種智中之一小部分爾,只是修證大乘般若所得之副產品。 大乘別教法門之修證中,既已涵蓋二乘菩提之解脫果修證,亦具足顯示佛菩提道之內涵,何須別立二乘菩提之法?而有通教菩提?皆因別教菩提難悟難證,未悟之人聞之,極難信解,何況修證?不如先說解脫道,故另建立二乘菩提,易解易修易證故;證已再觀時機因緣,漸漸引入佛菩提道~令修如來藏自心之般若中觀,乃至如來藏自心之無生法忍一切種智。是故-世尊觀機逗教,依根機差別、依境界差別、依法相差別、依功德差別,而將唯一佛乘一分為三,建立三乘菩提差別,然三乘菩提皆是同一法界性~如來藏性,皆依藏識而建立 ;而藏識法界體性本來悉無差別,是故不應分為三乘?今我大乘別教法門既已涵蓋三乘菩提,圓滿具足,何須再分三乘?故應依別教法門修證全面之佛法,尚不應分三乘菩提,何況於大乘法中再行分宗立派耶?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vq7fc4nb9k 此說明第六意識緣起性空是斷滅空 第八識如來藏是實際空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383 善現,勝義諦中,世間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出世間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漏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漏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善現,勝義諦中,有為法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為法亦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以畢竟空、無際空故。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下示三大義。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若要說明它的體,則「唯一真如,平等不二,不增不減」,這只是就「體」說。若要依如來藏隨染淨而言的話,那麼,以隨淨緣而轉,則具無量自性功德,就成就出世間因果;以隨染緣而轉,則變自性功德而為恒沙煩惱,就成世間因果,這樣才顯出「相」和「用」。因為這三大的特性,是不受染淨或生滅的影響而變化,因此名之為「大」,諸佛菩薩皆是乘此心,是故名之為「乘」,整部論的主要內容,都是在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是「論」所據的根本。
@canadarc1
@canadarc1 9 ай бұрын
「近代學界公認的」?既然是學界,就是由平凡人所組成的凡夫群體,由凡夫的群體來推翻聖人的聖言量?這樣的學界公認的也能信?還拿此深信不疑?太厲害了~
@justinlu8539
@justinlu8539 2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有誰可以把"非自然"解釋的更容易理解一點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2 жыл бұрын
般若邪見 凡是講緣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無常空,都必須依般若所說之如來藏空性來說,不然必會堕於斷滅論中,將會同於外道斷見論、無因論;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實相的空性心的體性為歸,從這體性上的觸証領纳,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實證人無我及法無我,這才是般若慧。再依這空性心的般若智慧,依空性心的法界體性智慧,再回頭現前觀察蘊處界自相共相……觀察自己的蘊處界無常空、緣起性空,有情與我同樣有此自性自相,這叫「共相」。如是依空性心觀察蘊處界無常空及緣起性空的自共相,然後才能說是般若。如果違背此一原則,而說般若就是一切法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就成為斷見論外道。密宗中又有人說:虛空之中有一種殊勝的體性能量,它能無中生有,生我們這個蘊處界,所以虛空是真實的法界體性。這也是一種般若邪見,他誤解般若空性了。這些人雖不否認第八識,但離第八識空性而說般若,也是般若邪見。 二乘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空性心,而說緣起性空、一切無常故空,那就成了斷滅論、無因論。這些人會執著緣起性空才是真實的法,其他的法都不是真實法。有人說:「緣起性空這個指定的概念,才是究竟的實相,其他都不對。」這個論點和星雲法師一模一樣,沒有差別,這就成了佛在四大部《阿含經》裏所講的外道無因論。佛說:「無因論是外道論」,因此必須依於般若實相心,才能成就真實法義,而般若根本主旨就是法界空性的第八識如來藏。如果有人把這空性心否定而說般若,必定會以緣起性空、無常故空解釋般若,這樣就成無因論,和外道斷見沒有絲毫差別;只是外道沒有講那麼多佛法名相而已。
@justinlu8539
@justinlu8539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ig8fn5pn4m 所以我能理解成"非自然"這句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像道德經那樣被人竄改了的部分嗎
@user-lm3xr4if2r
@user-lm3xr4if2r 2 жыл бұрын
不太自然
@cedward138
@cedward138 2 жыл бұрын
非 非自然 所謂,既非,是名 若稱 “自然” 則又恐衆生陷執於 名相之上, 因此,非 自然, 非 非自然。 然,無常,無我,無空,無有,即空,即有, 不而非一,非二不一。
@cedward138
@cedward138 2 жыл бұрын
最後應是: 不二非一, 非二不一。 此改。
@dalianzq8110
@dalianzq8110 5 ай бұрын
李敖说的还是有些道理的
@haojaychang9440
@haojaychang9440 2 жыл бұрын
簡單啊 讀經就會了
@gogowonderfullife2440
@gogowonderfullife2440 2 жыл бұрын
小台的廟已經帥先顏色革命了: 全台廟宇換新色, 紅黃顏色作基底, 中共一統江山復國土, 無形引領有形運, 艱難使命必達成~~ 有德的君子 依德而行 德巧天自佑 天佑德巧 你不信去問呀~~ 所以中國慶幸有中國共產黨, 中共以道德哲學治天下, 順天應人 德配天地, 今日中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 中共真是哲學家皇帝的典範! 我們 真的要 感謝 感謝 感謝 再感謝, 感謝中國共產黨 讓中國再次偉大。 共產是基礎,同富是目標, 讓中國再次偉大, 是不可能的任務, 中國共產黨真的達成了!! 嘻嘻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國數千年來的政治理想, 中國共產黨真的真的 已經逐步達成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中國人只信仰道德耶!真的沒辦法,我們就是理性 就是優秀~~ 【人以自己的形象造神, 人更以自己的道德認知造神~】 自身道德欠缺,就會造出了缺德神,結果是天天過萬聖節~~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lm3xr4if2r
@user-lm3xr4if2r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真的 功成不必藏於己
@user-li8sm6ft5b
@user-li8sm6ft5b 8 ай бұрын
达成不了。你还是不懂道德经。从道德经以及毛邓江胡习的政策变化,易为社会真理。 谁也不能逆天改命。
@yangyangyang2853
@yangyangyang2853 2 жыл бұрын
解说为科学万物都一样,死了又会诞生新生命,生命中有一天会死,有血有肉都一样。
@dinosaurbabycolour6865
@dinosaurbabycolour6865 2 жыл бұрын
怎么老有电流声 干什么呢?
@user-steven2022
@user-steven2022 2 жыл бұрын
什么这通那通的,想明白了放下执着一切就都通了。 道理极其简单,难的是凡尘俗世间血肉胎体内明理亦难成。
@user-rn2lt7ui8d
@user-rn2lt7ui8d 2 жыл бұрын
無量劫到現在 累積了深重習性 習氣 導致不容易放下執著 本性是可以覺悟 本性是神識 神識是本性。。。神識不離本性 。。。。。。。。。米是飯。。。。。。飯是米 神識可以離開放下習性 習氣 或習性 習氣是可以改善的 習性是外在的東西 我們向外在學習 學會了 天天執著它 天天累積它 。。。習性。。。。。。。。習性。。。。。。。。。。。習性。。。。。習性
@georgechen7733
@georgechen7733 2 жыл бұрын
太浮夸
@DaoistSexualKungFuandTantra
@DaoistSexualKungFuandTantra 2 жыл бұрын
等于胡说八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意识状态不思考的境界,会产生开悟的作用……
@frankchan3146
@frankchan3146 2 жыл бұрын
其實就是:“緣起性空”,後面三句都是在解釋“緣起性空”。
@user-tx5rs9ro8g
@user-tx5rs9ro8g 2 жыл бұрын
15‘33“,空,是没有东西的意思????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2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
@immortalxu4045
@immortalxu4045 2 жыл бұрын
空,是包涵萬物一切可能的空。就像0,0就是空。但是0可以變成1。1可以變成兩個1(2),兩個1變成三個1(3),然後無限的連下去。就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個道理。零可以生成無數個1。這就是南老所說的空。
@user-tx5rs9ro8g
@user-tx5rs9ro8g 2 жыл бұрын
@@immortalxu4045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是这个意思吗?
@sharonyang7417
@sharonyang7417 2 жыл бұрын
空代表变化无常,飘忽不定。
@user-fs3pz1nt7q
@user-fs3pz1nt7q 2 жыл бұрын
就像手機銀幕播放的內容,不能說沒有,但又拿不出來,是名 空
@user-ji8bf4jf2f
@user-ji8bf4jf2f 2 жыл бұрын
解釋得太複雜了!空當動詞看,姑且翻譯成運轉二字,方便理解.簡言之,緣來自於性空;性空產生了緣! 例如:當你內心產生了某種意念想法時,"意念想法"就是"緣", 而從你內心所發出的那個只有你自己才聽得到的心聲的那位發聲者,即是"自性"也! 若再以宇宙而言,性即是上帝,緣則是萬物。
@sharonyang7417
@sharonyang7417 2 жыл бұрын
自性你这样解释成一个人的潜意识了,也属于念头,但是这样解释不对。自性是佛性,每个人都有自性但是几辈子都不一定正得。取决于愿力和修为。
@sharonyang7417
@sharonyang7417 2 жыл бұрын
人家都说了,缘起性空,无主宰,也就是没有神,也没有上帝操控。缘是各种因素际会。
@sharonyang7417
@sharonyang7417 2 жыл бұрын
用念头的例子来解释缘,小却了。缘,树木的生长,生命的由来,银河系乃至宇宙的由来,父精母血的对于每一个我的缔造,皆是各种因素的际会。
@user-ji8bf4jf2f
@user-ji8bf4jf2f 2 жыл бұрын
@@sharonyang7417 閣下文字理解力還好嗎? 1.在下是用發聲者比喻自性,潛意識諸意念只是發聲者的產物。 2.萬法由心生,人要生善念或惡念,本就非外物或外力能主宰操控,故非佛渡人,乃人自渡也!然而這並不代表上帝或神佛不存在!試問宇宙一切萬物運行的節奏與風貌像是未經縝密思慮過的胡扯亂兜嗎?俗云:我思故我在!此話豈人獨有之,上帝亦不例外啊! 3.自性即佛性,無有大小內外,在人乃性理,在天乃天理,在地乃地理,在物乃物理;何況乎緣起緣滅又何來大小內外之分?無性不生心;無心不起緣,上帝無所不在矣!
@taijiyingyang6359
@taijiyingyang6359 2 жыл бұрын
给佛教徒地公开信 佛门弟子🙏 若真心爱佛法_就要护佛法 这是大功德_会让你学佛修持能顺风顺水 1⃣️放弃信仰_2⃣️放弃宗教 学佛陀--反对信仰和宗教地强调信念与持念;尤其佛陀最最强调一心不乱地持念 如耶稣反对信仰和宗教地反复强调纪念! 学孔孟之儒地道德信念 学老庄之道地自在意念和逍遥意念 中国文化儒释道 是儒家信念+挂念;佛家信念+持念;道家信念+意念 西方文明数理化是哲科理念_其人文艺术_人文关怀是情怀记念 胡人宗教是信仰是理想 信仰狂热_理想亢奋_有神论刚强得胜_无神论革命斗争 来自神党四国乱华地自我全盘胡化之一神教一党教地主神革命和主义革命 它是太平天国黄基奴_回回天国黄伊奴_主义民国_主义共国黄俄奴地反华三黄奴 它们信仰狂热_理想亢奋 四次高度毁灭中国文化_四次让中国变成人间地狱 胡人发明奴隶制 为其奴隶制服务 因此胡人发明宗教_信仰_民主_专制_专政和萨满教_多神教_一神教_一党教_主神革命_主义革命 佛陀耶稣也是胡人 但他两都带头反对宗教与信仰 耶稣承认一神地强调父子二神 等于否定一神教 被犹太人赶到了西方罗马 佛陀承认多神教地强调缘起性空 等于否定多神教 被婆罗门感到东方中国 信宗教愤青多 有信仰坏鄙多 今天佛教徒坏鄙多多 原因和文革红卫兵_造反派一样有信仰而没了信念和持念 如西方中世纪黑暗_如意大利法西斯_如德意志纳粹_如俄国苏维埃_如中东恐怖分子_都充满信仰_天天对人强调信仰_高喊信仰_要求信仰--因此个个信仰狂热_无恶不作_没有底线! 中国人学会信仰 这170多年来--搞自我全盘胡化地神党四国乱华_造成高喊信仰_你死我活地四次人间地狱 若对佛法不敬_把信念与持念放弃 改为信仰_让它成了宗教_其则不再是佛陀弟子_而是宗教徒 那此人将高度对不起反叛宗教_告别信仰_提倡信念_强调持念地佛陀和佛法! 请把这话告诉你周围所有佛门人和师兄弟姐妹--不但功德无量🙏--关键因此你被佛祖耶稣保佑_人生一路顺风顺水 不信你试试! 表面信佛陀和耶稣 但实际处处公开与佛陀和耶稣要求对着干👎因此这类大多数佛教徒和基督徒苦啊_不得好活_甚至不得好死!这是因果报应_而不是佛陀耶稣惩罚! 凡是信仰佛陀佛法地人_其必定放弃信念和持念--几乎没有半个成功!都是苦命佛教徒👎不信你仔细观察观察🙏 华夏复国启蒙十五年_希望大家关注支持🙏
@IPFC
@IPFC 2 жыл бұрын
笑話
@xiangjiao2023
@xiangjiao2023 2 жыл бұрын
南怀瑾不应该讲佛法,并无修正,怕有瞎讲之效
@lewisliew6479
@lewisliew6479 2 жыл бұрын
达摩说了,未见本性,说法无益
緣起性空
25:02
Living the Dharma
Рет қаралды 22 М.
Final muy inesperado 🥹
00:48
Juan De Dios Pantoj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 МЛН
She ruined my dominos! 😭 Cool train tool helps me #gadget
00:40
Go Gizmo!
Рет қаралды 60 МЛН
周末特辑:老市长和我一路走来的故事
13:15
Du Wen 内蒙古杜文
Рет қаралды 403
生灭不是轮回,你的取舍执着才是
8:02
指间修行
Рет қаралды 3 М.
Final muy inesperado 🥹
00:48
Juan De Dios Pantoja
Рет қаралды 19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