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75 你不快樂,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最高等級的快樂,來自於「被需要」而不是「被羨慕」!|大人的Small Talk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848

大人學

大人學

8 күн бұрын

最近 #Bryan 二刷了《#月薪嬌妻》這部2016的爆紅劇,發現它談的不僅是愛情,更是成年後如何找到自我肯定的歷程。小時候在學校的經驗,讓我們以為要成功、要快樂,就得讓自己變得優秀,成為他人羨慕的樣子。本集節目中Bryan要從國中時代的一件遺憾出發,回顧他職涯的幾個關鍵節點,分享他一路走來對「#快樂」的體悟:原來比起「被羨慕」,「被需要」的快樂更長久,也讓人更加滿足。你也認同這個看法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大人學課程
【V035邏輯思考情商課】
bit.ly/3KPH7N1
【S003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 (線上直播+實體演講同步)】
bit.ly/4c7Mzqz
有什麼問題想問Joe跟Bryan嗎?提問&合作信箱:podcast@ftpm.com.tw
*若需匿名,請自行提供暱稱*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贊助我們:bit.ly/3kskVsZ
➡大人學網站:www.darencademy.com/
➡大人學Facebook: / darencademy
➡大人學Instagram: / da.ren.cademy
#Podcast
↓↓↓選擇下方任一連結,手機隨時收聽🎧↓↓↓
➡Apple Podcast:apple.co/2TfttZE
➡Spotify:spoti.fi/32LoD9Q
➡Google Podcast:bit.ly/2PAUogg
➡KKBOX:bit.ly/3orkOQr
➡喜馬拉雅:bit.ly/2vtVl32
➡大人學報名網站:bit.ly/35z1ebV
【大人學】App下載
iOS:apple.co/30vADNp
Android:bit.ly/2YmreVI

Пікірлер: 34
@KhunIX
@KhunIX 5 күн бұрын
喜歡這集❤ 讓我看到不一樣的觀點,Bryan說的往事很有趣,最後的總結很重要: 1. 快樂和滿足來自於被認同&被需要 關鍵是有做出貢獻幫別人解決問題 2. 羨慕別人然後希望被別人羨慕, 就像小白鼠跑圈圈一樣, 不停的追逐沒有終點就會越來越迷茫, 需要跳脫出來, 看看身邊有誰需要幫忙, 從貢獻過程中找到滿足感 3. 當第一名談何容易, 而且大家並不在乎誰第一名, 只在乎誰幫忙到他, 如果幫忙到其他人,他們也會感謝你並也會由衷祝福你成功. 不一定要多大的忙才叫貢獻, 小事情[比如幫忙開門, 都是一個貢獻, 感覺被需要,就會開心] 這集一定要多聽幾次~
@joyliu5739
@joyliu5739 5 күн бұрын
裡面還有一點我也覺得很重要,就是不要太早認為‘’我就只能這樣了”,而是可以從每個事件過程去慢慢了解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朝那個方向前進👍
@user-lq5te6do9g
@user-lq5te6do9g 5 күн бұрын
難怪我之前賺很多錢也沒有很開心 因為有錢關別人什麼事
@anamirei
@anamirei 19 сағат бұрын
這集真的收穫頗多,Bryan跟討論區都很有內容 Bryan用"被需要=收穫"的概念用在個人內心滿足,乃至於商業模式 讓人覺得果然道理是通用的 而我也曾經糾結在我的付出沒有獲得相應回報 被予取予求或情緒勒索 但這Bryan也提過解法,其中之一就是設下規則 而這方法的前提,也是要大量幫助別人 如果能大量幫助他人,那麼真正需要的人一定會表現相應的感謝 而我也可以挑選幫助對象,剔除不適合的人 藉此保護自己,以便幫助更多的人
@c.l.c.2024
@c.l.c.2024 5 күн бұрын
我覺得這題沒有這樣講的這麼簡單,它實際上是非常複雜的人性 最難判斷的就是什麼是給予、什麼是索取(最後我的結論是這兩者不會分開,它們都只是一體兩面) 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的行為是一樣的、如果被給予的人也的確需要那份幫助 很多表面上的給予,會變成情緒勒索,那其實是索取,只是用給予來包裝 應該說人的直覺都會想和Bryanㄧ樣真的在給予,但自己在其中很容易看不清、覺得自己被辜負 所以他們在被說只想到自己時,第一反應ㄧ定都是:「我哪有!我最冤!」 其實是自己從一開始就要清楚:「我是有索取的,僅管只是對方臉上真的有被幫助到的開心表情。我要的是雙贏,並不是真的無欲無求。」 會覺得被辜負跟去情勒,恐怕是不知道自己有索取的東西,只因為想索取的東西是ㄧ種無形抽象的“感覺“ ---- 我寫這留言,因為我敢保證,像節目中指的自私的人,他們不會對號入座,又或者有對號入座,但覺得很冤,因為這類人通常從小在家就是常被罵自私、太怕變成自私的人 他們要嘛不去想究竟想得到什麼、真心以為自己是個無私又無辜的聖母 要嘛像有些留言顯示出,不願承認自己需要被需要,那跟聖母一樣也是在拒絕關懷自己、忽略自己深層的需求,只不過以前當聖母被辜負太痛苦,直覺誤以為只要反向操作就沒事了 人天生就是群居的動物,有問題的不是「需要被需要」,而是「不正視自己的這個需求」,無論是聖母或鄙視聖母的人 為什麼不願正視?因為怕失望怕痛,誤以為只要不正視自己想得到什麼就可以免於感覺被辜負的痛苦,但其實只是壓抑久一點再爆發更大而已 我覺得Bryan 並非忽略自己的需求,而是Bryan 的成長過程相較之下應該是沒有活在被情勒的家庭中的,所謂的用童年治癒ㄧ生,跟很多人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的已壓抑的歪七扭八、千瘡百孔的內心真的不一樣
@mia.enfp9494
@mia.enfp9494 5 күн бұрын
我也是学土木的(还学过水利和计算机,工程类的都不太喜欢)但是自从发现可以帮助别人,可以链接更好的工程师去输出课程之后😂我就感觉很开心,感觉有动力去学习,因为我不需要勉强自己成为专家,而是以一个学习者和桥梁的角色来帮助大家🎉(目前是这么臆想的
@fujuwa-takuya
@fujuwa-takuya 5 күн бұрын
快樂可以是高階的、低階的,可以是奢華的、平凡的,可以是各式各樣的;唯獨不要將快樂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上
@user-eh6wr2wd6m
@user-eh6wr2wd6m 19 сағат бұрын
很喜歡這集,幫助他人、創造價值、共創雙贏💞💞
@lala20090211
@lala20090211 5 күн бұрын
喜歡這篇 給人新的啟發 「被需要的感覺」是一種內心的滿足,比起優秀證照跟錢比起來,更加心裡面底層的需求
@c.l.c.2024
@c.l.c.2024 4 күн бұрын
這其實是要足夠正視自己的人才能正視的需求 我覺得這題不太好解釋的很清楚 因為自私的人,給人直覺是只在意他自己,既然最在意自己,怎麼會不重視自己被需要的需求? 我認為是”自私”這個中文詞的概念其實很模糊 要講的精確,其實是「自戀」最符合Bryan 所形容的人,「自戀」既不是褒義詞也不是貶義詞,因為健康的人也需要自戀,只不過是適當的自戀,而有事的人則是不成熟的過度自戀 但是「自戀」是心理學的專有名詞,大部分人應該不太清楚它學理上的定義 而且「自戀」這個中文翻譯也很不直覺,它最初是從西方領先的心理學名詞翻譯過來的,英文的自戀跟”很愛自己”無關 我想不到比自戀更精確的解釋了
@Violin218
@Violin218 5 күн бұрын
我也是一樣的想法 不過我職場上的同事可不是 完全是只顧自己的績效,他認為上班只為了錢,錢以外都浮雲,所以為了自己的績效努力但完全不管過程中不太影響績效的各種小錯誤 小錯誤接手的人都要替他處理..... 於是我們都很沒輒,確實大家互相都會錯,互相處理 可那位同事因為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即便跟他提醒也只會說「大家不都會錯?幹嘛只說我?」就認為所有人的不滿與提醒都是在攻擊他 其他同事真的都很無奈,也只能努力無視、努力心平氣和的替他處理爛攤子,努力不去想他考績是比較好 經由這人我感想是,可能這世上真有一種人就是「第一名」才會獲得快樂吧(悲觀)
@talornia
@talornia 5 күн бұрын
我也有這種同事,懂舔但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沒人訂就隨便做,拼命替自己還有他認為的潛在自己人爭取好處,績效之外的事情就完全不做,內建辦公室政治,別人要一直替他收尾,偏偏我主管是辦公室政治類型主管。
@alaexalaex5825
@alaexalaex5825 3 күн бұрын
我是覺得看每個人思考角度吧,不論是哪一種快樂,只要它確實能讓你快樂,羨慕也好,被需要也好,甚至是忌妒也好,只要不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那種快樂又有何妨? 感覺下的主題過於主觀意識,不夠客觀中立,當然我不是說這個標題不對,而是太過武斷,誠如我上段所言,只要它(快樂)能確實讓你快樂,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之下,哪種快樂都是可以的,更細節的高端的快樂或者低端的快樂都無所謂,何必想的那樣複雜?建議標題可改成「幫助他人所獲得的快樂會比讓自己一個人快樂更為快樂」,用文青的說法也可以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豈不美哉~
@user-ii1ij9mb1n
@user-ii1ij9mb1n 4 күн бұрын
喜歡大人學的分享 被需要的感覺真的很好 也謝謝陪伴我騎車的無聊時光
@gwenliu7529
@gwenliu7529 5 күн бұрын
聽了很感動!
@Mandy830924
@Mandy830924 5 күн бұрын
好羨慕有這樣的朋友,即便過了那麼多年,還可以惦記國中往事
@yumiblue2023
@yumiblue2023 3 күн бұрын
聽完整集後覺得這些理論莫名其妙!@#$@#$%^&
@joyliu5739
@joyliu5739 5 күн бұрын
大人的快樂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可能就是慢慢學會如何有邊界的給予 這個應該跟之前講給予者索取者那集結合
@user-be5ez2mf6j
@user-be5ez2mf6j 5 күн бұрын
好厲害的融會貫通😆 我也是聽完以後很想幫助別人 也是回想到那一集😊
@predocjean
@predocjean 4 күн бұрын
解開認知盲點,被需要與被羨慕的本質與重要性:前者客觀、後者主觀;前者大家在乎,後者自己在乎;前者被大家支持也願意看到成功,後者可能只招來忌妒;謝謝
@user-pb3bg2cc8f
@user-pb3bg2cc8f 5 күн бұрын
聽了這集 讓我反思 什麼是快樂與被人需要的感覺
@shurdanh2482
@shurdanh2482 5 күн бұрын
我能理解這種快樂 但我自己的快樂構成大多是內因性的 比過去的自己更強了 達成了甚麼樣的成就(自己覺得的)之類 比較不屬於這種
@shurdanh2482
@shurdanh2482 5 күн бұрын
我想問一個問題 就像Bryan講的可能只是剛好補上了別人需要的洞 但這意味著人家其實不一定要找你 所以這種快樂也是不穩定的對吧?
@sf83dkv
@sf83dkv 5 күн бұрын
taker 和 giver!
@ching5599
@ching5599 3 күн бұрын
老師請問一下 是不是有些道路上會拿的長長的尺跟另外一方拿的望眼鏡是在測量土地的高低?還是?
@user-lq5ge1qp7g
@user-lq5ge1qp7g 5 күн бұрын
你是錯的,理解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就是長大了 責怪別人不付出,別人又不欠你是什麼巨嬰精神
@wenniyang4978
@wenniyang4978 5 күн бұрын
這樣子聽起來真的舒心多了……. 在台灣 護理師是醫療團隊最底層的職類 同為女性角色 女醫師光環、整天穿得美美女營養師 有時候講幾句話就有舉足輕重受人景仰(白話文:家屬病人的崇拜) 而護理師站在第一線忙病人忙到灰頭土臉 永遠在幫這些光鮮外表職稱抬轎 說的話始終人微言輕 即便我週遭的同事都陸續進修念到研究所 還是被輕視 即便周遭都是一堆臨床護理師碩博士(我的職場就是有這麼多碩博士護理師,公家機關高學歷現象) 怎麼永遠在第一線還是當臨床砲灰 穿的美美的女營養師 、女醫師現場說幾句話備受矚目敬重 奇怪?到底是護理師註定是有多笨😂?還是多卑賤😂? 同理可證 醫學院最低分也是護理系 我永遠記得我們的學務長說 醫學系藥學系牙醫系 醫檢營養是高層次的系所 對於生技藥研發 研究有至關重要的角色 言下之意 就是護理是第三類組智商低的笨蛋才念的系所 😂 果然在台灣 護理就是被普羅大眾的台灣人看不起 即使現在缺護理師 終究低薪行情 和殘酷健保、無禮貪婪台灣家屬⋯⋯等,逼走護理師 台灣真的不需要護理師 嫌髒嫌臭又嫌護理師笨 反正護理師在台灣就是低社經地位 起碼與日本相比 在日本生活 我是被稱『看護師さん(護理師)』 日本人尊重你的工作 在台灣就是被叫小姐 阿姨?! 在台灣,台灣小孩叫護理師叫阿姨 在日本,日本小孩是叫護理師叫看護師さん 日本民眾普遍尊重護理師 他們會請求護理師很多協助 台灣民眾講話態度無禮失禮隨便 連這種最基本職稱禮貌都不懂 把自己的需要當命令 頤指氣使命令『小姐』! 聽完才明白 我真的覺得在日本當護理師真的快樂多了的原因 是因為我感覺到被需要
@jjtsuki6834
@jjtsuki6834 5 күн бұрын
被需要当然是很好的感觉,可是不被需要呢?自己能力也没有好到天上,可以说很普通,又如何能被需要呢?
@king99333
@king99333 5 күн бұрын
這個說法有點問題,東亞全都是支持金字塔反對橄欖,金字塔就會是低層佔多數,底層是不存在說幫助別人的吧?而中層和上層又不願意消耗自身資源給低層,讓低層轉化為中層,參考南韓醫生。
@99988Q
@99988Q 5 күн бұрын
標題真的....😅 被需要而去付出因而感到快樂 聖母情節在作祟嗎? (對方沒有覺得被幫助到你會傷心嗎 只要你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身上 都是畸形的快樂😂
@caca-vq8tm
@caca-vq8tm 2 күн бұрын
大人學每集都有聽,但這集的觀點覺得偏頗了。 為何快樂要建立在「被需要」或「被認同」上? 被他人需要確實會感到快樂,即使是無意間幫人小忙也會覺得心頭暖暖的很開心。 但就我個人而言,我絕大部分的快樂來源並不是他人的需求或羨慕,而是來自我自己本身。做自己喜歡的事、滿足自己現有的生活、看著窗外萬里無雲的藍天……這些都足以讓我發自內心覺得快樂。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就是「你怎麼每天看起來都很開心」。 Bryan的觀點可能比較適用偏好從他人獲得能量的E人,不太適用純靠自己就可以充電的極I人。
@user-ru4my9jc5z
@user-ru4my9jc5z 3 күн бұрын
好像對,但又感覺怪怪的邏輯,照這邏輯,全臺灣的人都希望大人學能無私不收費提供課程,或者希望大人學的伙伴都能把所得捐獻給大家,既能夠幫助大家,且大家也會希望大人學更成功,這樣子的推展,是不是跟主持人的邏輯不謀而合呢? 那主持人會因此照做嗎?XD 請問有人能幫忙解惑嗎?
@conana9189
@conana9189 5 күн бұрын
不認同耶 因為很少有人會懂得感恩...除非我們自己真的能聖人般到付不求回報 才能不內耗😅
@winona7749
@winona7749 4 күн бұрын
沒辦法聽,標題超奇怪⋯被需要有什麼好開心的,很缺乏存在感嗎?一定要透過別人認同才能活嗎?韭菜心態
來吧!立刻就來一發吧!| 馬克信箱 24w03
58:02
上班可以聽 LWW
Рет қаралды 79 М.
He sees meat everywhere 😄🥩
00:11
AngLova
Рет қаралды 9 МЛН
Жайдарман | Туған күн 2024 | Алматы
2:22:55
Jaidarman OFFICIAL / JCI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ЛН
КАРМАНЧИК 2 СЕЗОН 7 СЕРИЯ ФИНАЛ
21:37
Inter Production
Рет қаралды 325 М.
戀愛中的強者思維
6:45
凯哥聊情感
Рет қаралды 8 М.
《慷慨的感染力》:TED 總裁最值得分享的終極想法,即將改變全世界
25:10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 Shosho's Abnormal Life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2 М.
He sees meat everywhere 😄🥩
00:11
AngLova
Рет қаралды 9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