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video

你是哪一種學習者? 一次搞懂四種學習風格,找到最適合你的學習方式|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Рет қаралды 156,622

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

Күн бұрын

Пікірлер: 222
@NanaTheOne1
@NanaTheOne1 2 жыл бұрын
糟糕,我就是包容式,比起做上課考試,更喜歡做報告(報告超高分,驕傲,哈)。這個有youtube的年代,根本不需要老師,老師只要告訴我,我的方向有沒有錯。所以我以前在上課的時候,就非常痛苦,後來就乾脆不要學。反而我自己養寵物,種植物,都很深入研究。討厭化學的我,去養魚要去了解生態的化學原理,根本毫無難度。我懂我自己,所以現在不是放棄,而是私底下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就不要去依靠老師
@user-uf2lz2jj3j
@user-uf2lz2jj3j 2 жыл бұрын
發現自己四種學習方式都會使用到,只是用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上。 文史哲我會用融入式學習風格,在閱讀聽講後開始反思然後內化。 學習美術繪畫相關或是技藝運動方面則會用會合式學習風格,有了方向後實際操作一次內化成自己的技能。 因為是INTJ類型的個性,所以本身不太擅長社交,所以很多社交能力都是有意識的學習而來,這方面的學習就會依賴分流式的學習風格,我會與理解我的情況的朋友反復討論互動來學習理解各種其他人的想法。 最後在為創作搜集資料或是對感興趣的領域自主研究時,就會用的包容式的學習風格,有熱忱的去搜集資料做整理,找各種相關資訊資源做成簡報。 謝謝老師的分享,才有意識的多認識到自己在不同領域其實是使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感覺非常有趣☺
@miah5640
@miah5640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耶!而且也是INTJ,推一個 社交能力真的是後來才發展起來的,但是也是能因為觀察/推測、累積模型來建立自己的社交風格,就像你說的分流式的學習,和人討論,再自己反覆思考
@beewq1014
@beewq1014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耶!經過各種經驗累積之後,其實每個學習法都很受用。
@svpotato
@svpotato 2 жыл бұрын
intj的我也是🤣看完影片一開始還擔心,難道我比較奇怪? 基本上我理論課是分流式+會合式、實作課是包容式,語言課是融入式(雖然但是我覺得融入式感覺很僵化)
@yjhen6683
@yjhen6683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聽完也不是很清楚自己的學習模式是什麼,感覺讀書的時候偏向融入式、生活上其他問題反而不一定。感覺長大後會慢慢學習用其他的方式解決不同的問題
@hsieh898
@hsieh898 2 жыл бұрын
INTJ+1,也是複合式的學習模式,由於社交一直是被自己歸類在被動形態的反應,所以語言能力是所有學習項目中最弱的區塊。後來是工作需要在台上表達或分享,才開始選擇用累積實戰經驗的方式學習人際交流.
@snow9816
@snow9816 2 жыл бұрын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環境會有很大的差別,並非固定是哪一型, 大學以前,基本上是下面兩型,會和、融入, 但上大學之後有參加社團,而且大學課程也很多共同上台報告的機會,開始轉變成右上分流, 出社會之後是軟體工程師,大部分的技術都是自學之後,再推廣大家學習新技術,比較偏向左上的包容。 或許每一種方式都是可以習得,然後可以在不同環境可以運用不同的技巧, 如果停留在會和、融入階段,對於人的觀察、洞察力比較弱,在應對進退上會讓人感覺到呆呆的,尤其大學新鮮人特別明顯
@HolyLightBill
@HolyLightBill 2 жыл бұрын
老實說,大學前後的差距真的很讓人適應不良。 在你最習慣什麼都被規畫好、都被限制住,只能念書考試,社團、美術課、音樂課都被借去考試也習以為常的時刻, 突然就面臨人生第一次離家,放飛自我完全沒人管,甚至突然就全世界都期待你「自制力應該要很好吧?18歲了耶?」, 同時也突然就從「管好自己不要管別人」,變成「強迫跟陌生人組隊完成報告甚至不分貢獻多寡共享成績」。 沒有要比較好壞,但是我很贊成可以盡量在各個求學階段都讓擅長不同方式的學習者適性發展,而不是每個階段、每間學校乃至於每個科系都有自己的硬性要求要遵守,否則只能獲得很爛的成績。
@estelle_chenxing
@estelle_chenxing Жыл бұрын
就像Mbti的分類,這個學習模式分類的並不是說一個人就會固定在哪一個模式,只是一個人更喜歡或更擅長使用哪一個模式而已;Mbti的分類也是相同,十六個分類就像十六個星座,每一個星座都有它們的恆星,代表它們的特質和固定的型態,而每一個人都是在這十六個星座上行走的行星,但是行星各有喜歡的,感覺最舒適的星座,也會最常停留,這一個最常所在的星座就像一個家,而我們就是用這個「家」來定義一個人的性格所屬。並不是侷限自己一定要在什麼模式下學習,而是利用這個分類,找到對自己或孩子而言更合適的學習方法,當然通常大概會受到現實社會的限制,就如上大學前後的差別會令人不適應。
@estelle_chenxing
@estelle_chenxing Жыл бұрын
順便一說 這個學習模式分類也可以對應Mbti: 融入式 INFJ INTJ ENFJ ENTJ 會合式 INFP INTP ENFP ENTP 分流式 ISFJ ISTJ ESFJ ESTJ 包容式 ISFP ISTP ESFP ESTP 根據描述,這個分類可以完美對應Mbti分類,N表示抽象,S表示實感 高Ni功能的NJ類是喜歡透過不斷反思內省抽象概念來觀察的類別 高Ne功能的NP類是喜歡透過猜測可能和觀察實驗證明的類別 高Si功能的SJ類是喜歡觀察內在的經驗或他人的經驗學習的類別 高Se功能的SP類是喜歡以邊做邊學的方式臨時互動來吸收的類別
@Jenny-xp5ko
@Jenny-xp5ko Жыл бұрын
確實,上學和出社會學習方式是有差別的
@cassie-hb4vg
@cassie-hb4vg 2 жыл бұрын
這4種人在我眼中的具象化👇🏻 融入式:穩定的白領 會合式:踏實的藍領 分流式:很會搞定人的超級業務 包容式:霸氣大老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littlelin1993
@littlelin1993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分流式的,真的從小就很容易被老師上課警告不要說話,但我其實是從課程內容 飄出自己的想法,想的太投入了,不自覺開口,所以覺得很無辜。老師們最常講:不然你們上來教課嘛好不好?😅我最喜歡的課程是 可以回去做報告,在下一堂課上台跟大家激發 互相討論的,可以上到2小時都不會累(但我不確定我喜不喜歡團體報告)反之 如果是聽老師講課/各自做實驗我就會覺得爆無聊、15分鐘像上了八節課一樣。
@user-lh1ue4ix5l
@user-lh1ue4ix5l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以前高中生物課就是用討論的,然後期中考會是口試,期末考是筆試,但是一半的分數是申論題,我真的覺得如果很多課如果用這種方式上課,我會開心很多
@sweet20041017
@sweet20041017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我也很愛上臺發表報告 但一般課堂上,老師最常做的是迴避我的問題……😑😑😑願意一起討論的老師很少,也許是授課時間壓力? 所以願意私下討論的老師同學們,在我心裡非常感謝他們❤
@littlelin1993
@littlelin1993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lh1ue4ix5l 感覺好有趣啊!期中考口試好特別呦~~羨慕,我到大學的課堂才有類似這樣討論式的課程,我常常幻想 如果自己是在美國念高中應該會很開心?(也可能沒有我想得那麼好~但總覺得很想像美劇一樣, 上課老師可以逼問我有什麼想法(?
@littlelin1993
@littlelin1993 2 жыл бұрын
@@sweet20041017 應該是呦..其實應該是整個教育環境的模式就是這樣,我也說不出到底怎樣才對,畢竟要台灣放下這樣的模式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有時感覺老師也想要互動式課程?但回不到兩個同學 就必續又趕快進入下個章節、因為期中考的範圍還沒教完。 btw到了大學後,選修了一堂社會學課程、那可能是我人生中喔最有趣的課了,不只可以讓我發揮喜歡觀察、延伸思考的性格、每堂課也要交出回家省思、申論的作業、上課發表我的論點,尤其聽到 同一種議題、原來不同個性、角度的同學可以有這麼不同的看法啊?就覺得好有趣。 很開心你在求學路上遇到願意跟你做討論的老師💓
@s.l1117
@s.l1117 2 жыл бұрын
不過印象中我遇到的很多老師都喜歡學生下課時間盡量多跟他們討論(但是基本上就下課時間🤣)有不同的想法或心得疑問之類的下課時間聊老師都很愛,這種會做反思消化的學生印象還會特別好(?)還是我剛好遇到的老師都比較特別?(不過好像高中之後這種老師的比例更多,國中只有部分討論起來較輕鬆,有些能討論卻還是比較古板難有共鳴,但其實那些國中老師課堂上也一直叫我們下課多找他們聊或同學一起討論
@NT9327
@NT9327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包容型的,確實因為種種行為被帶去早療中心🤣🤣 但出社會之後完全覺得,還好當初沒有花太多時間讀書,實在是太痛苦了! 真的不用跟我講那麼多,我會自己想辦法🤣
@user-dr7ln9xz6e
@user-dr7ln9xz6e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說得很對!自己就是符合臺灣教育環境的 assimilator 次要的學習方式也是converging,所以一路上成績都不錯,也考上很棒的學系….但一直都知道自己有個非常顯著的短板,就是在學習上不喜歡遇到「人」,也不太喜歡實作,而也曾遇過在另外兩種學習法十分厲害的人,卻不是班上「成績好的」。覺得自己應該要注意到這點,因為未來的學習不只侷限於教科書上。同時也覺得臺灣應該要有更多人意識到成績表現與科系並不能完全代表能力,因為這和個人是否能適應教育環境有關! 非常開心能發現有這麼好的頻道與影片,獲益良多~
@littlepanda1027
@littlepanda1027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才知道我是分流型學習者! 小時候常常在課上跟同學說話, 然後被老師罵,所以基本上每天都在罰站,但明明我說的都是跟課堂有關的東西啦 (至少大部分是)但後來因為被老師罵得多,不知道怎麼的就慢慢就不說話了,甚至連小息時間也不說話 我同時還是infp,很喜歡做白日夢, 反應又慢,所以我應該也是老師很頭痛的學生,上學也讓我非常的難過 後來,我開始忍著不說話一段時間之後, 老師稱讚我變乖了,所以我那時候甚至以為不說話就是好學生,到後來長大點之後,便卻什麼都不想跟別人說了, 甚至很怕對老師說話,每次到教員室找老師都會心跳加速呼吸困難, 現在大學快畢業了還是有這個問題, 很奇怪就是對老師說話才會有這種感覺 我家人都說我誇張,但是我自己知道不敢說話真的不止心理障礙 我試過帶運動錶上課,我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手錶一直在狂震,心跳去到每分鐘130下, 答完問題之後像是跑完了100米 現在的我明明是適合一邊討論一邊學習,但同時我又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大學的seminar對我來說很大壓力, 但又沒有一些很熟的同學可以在課後一起討論, 到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eco96mic
@eco96mic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融入式~小時候成績不錯,大學考上NTU,拿過幾次書卷獎。很會學理論,到工作接觸實例才去印證XD人際相處方面有點生硬,出社會吃了一些虧後,才開始學著圓融。做事很有計畫很自律,我還滿喜歡自學的,像日文學到考過N1、目前在學韓文。
@AquilaTheta
@AquilaTheta 2 жыл бұрын
寫程式的工程師其實是做中學(包容式),在教程式時也都是讓大家自己做,反而很少在講解理論,理論都要自己補😂 但大家在學校也都是融入式啊,其實沒必要把自己套進「你是哪種人」的框架, 學習模式有慣性但並非沒有彈性,這理應是老師考慮的,不代表要畫地自限
@moussssse
@moussssse 2 жыл бұрын
分流型+1 🙋 小時候真的常被老師罵,太多想法會被嫌難教、麻煩;我能維持學習動力,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喜歡教同學,透過說明讓對方了解的過程很有成就感,又能有問答互動 這點在上大學後更明顯,我滿喜歡分組報告的,也比較敢發表看法,理論課就完全相反,感覺頭腦昏昏沉沉的 身邊有些朋友屬於抽象兩型,他們真的會避免需要分組報告的課,覺得討論很缺乏效率,之前我都以為他們只是怕遇到雷隊友,覺得這樣因小失大很可惜,還一直去鼓勵人家,看完這支影片後比較懂他們背後的原因了!
@user-vh8ml8sl8z
@user-vh8ml8sl8z 2 жыл бұрын
老師可能是個別問題🤔
@alanwith3kittens
@alanwith3kittens Жыл бұрын
我大概自己是包容式。小時候上課我都沒耐心一直聽老師說,我比較喜歡自己找習題來做或讀內文,有問題才問老師,但不是每一個科目適用這個方式,所以偏科滿嚴重的而且也不喜歡學習。 現在成年了我自己找短期課程來讀,意外的我讀的還蠻不錯,因為我可以依照自己的習慣步伐進行學習,也沒有人一直管著我應該要怎麼做。
@john-chung-hsuanwu8766
@john-chung-hsuanwu8766 2 жыл бұрын
小時候的我應該是很典型的包容式學習者… 在臺灣教育一踏糊塗,但高中在美國基本上都能維持班上前幾名。 台灣老師教的東西基本上都忘光了,但是在美國學到的基礎高中教育讓我受用一輩子。 出社會後碰到的主管大多是融入式學習者,雖然一開始很不能適應,但我很感激能有這些激盪讓我學會新的學習模式,提高自己的腦力。
@user-wu3ht9te7x
@user-wu3ht9te7x 2 жыл бұрын
原來我是Diverging型態的學習者,有被同理到的感覺。 求學過程中的挫折真的很多也時常自責,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對我而言真的很辛苦, 後來到澳洲一年半後,發現西方的教育體制比較適合我。
@amber0313
@amber0313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
@LargeKao58
@LargeKao58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融入式,在學校教育還OK,但在補習班就很痛苦,因為有些科目的老師並不是教邏輯,而是記憶術(一堆死記硬背的方式)
@user-mz8ov2is7i
@user-mz8ov2is7i 2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很認同最後一段,希望當年我的老師也能這麼有同理心,而不是說什麼「你有病嗎」,雖然總會有釋懷的一天,而我也知道老師不是故意想傷害我,只是我們溝通上真的有問題,但看我過了十幾年都還記得那麼清楚,就知道短短的一句話,能在小孩心裡造成多大的傷痕。
@lishya1776
@lishya1776 2 жыл бұрын
拍拍,有病的人永遠覺得別人有病,小時候也被老師刺傷過。 如今的我慶幸沒被她耽誤我愛歷史的熱情
@snoope.snoope
@snoope.snoope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就是從事教職。 我絕對無法認同一位老師輕易的對學生說出「你有病嗎?」這種話。 不過你一輩子遇過幾10個老師 可能就這1位亂講話 真的就讓它過去 他當下那一秒的評價 無法代表你!
@fatlocust
@fatlocust 2 жыл бұрын
有講中我心聲,我不擅長管理人,也不喜歡管人,但是比較喜歡規劃事情。人對我來說最複雜,你給我解一道題目,我還比較沒那麼花腦筋。
@user-uq2it5xh5p
@user-uq2it5xh5p 2 жыл бұрын
包容式的ADHD患者+ENTP🙋‍♂️ 覺得108課綱很多文本分析、小論文撰述很得我意 不用坐在那裡聽老師上課 真的很👍 不過一定要背誦的科目還是要我的命⋯(英文單字之類的)
@sherrysnotesofficial
@sherrysnotesofficial 2 жыл бұрын
雖說理想中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式,但畢竟課綱比較難去符合每個人的需求,辛苦了🤗
@jjl682
@jjl682 2 жыл бұрын
接下來的教育方針會慢慢反過來去鼓勵以前忽視的族群,這算是風水輪流轉吧
@LaurenLin-x8b
@LaurenLin-x8b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ENTP。但是小时候的环境,基本只允许小孩子融入式学习,让我特别讨厌学习;实际上,我是很爱思考的。不爱背诵,除了我特别喜欢的内容(上学的时候好喜欢唐诗宋词)。我第一次知道,学习有这四种不同的方式,我应该是偏分流式的。
@LaurenLin-x8b
@LaurenLin-x8b 2 жыл бұрын
具体我自己也不知道,就是凭感觉。没有机会接受不同类型的教育,被古板的方式造成厌倦学校,可能是我生命中的遗憾。
@s.l1117
@s.l1117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反倒是以前一直抱怨多到爆的考試型讀書(太多科覺得沒時間思考消化,而且有些科興趣不大最後只好部分有思考然後全死背),結果之後遇到108課綱開始懷念死讀書了🥲我覺得是自己純粹厭倦學校教的東西對其他事比較有興趣,然後又比較喜歡默默做事不喜歡規定或呈現給別人看,因為給別人(教授老師等)就代表還是要有一定的公式表現自己(而且實際體驗108課綱感覺更像兼顧考試與報告😢除非平時考試+課堂表現成績好能用繁星升學,不然還是要先過不同大學的學測門檻,平時的報告才能派上用場
@nancychang6936
@nancychang6936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會合式,最喜歡去驗證自己接收到的理論,推翻或印證的過程都讓我覺得很有趣,很像在冒險,一切的很未知,論證結果很像在拆禮物,會有「阿真的是這樣」、或「明明是哪樣」的心得出來,重點是,我的論證還能提供給別人參考,覺得超有成就感
@paul13579p
@paul13579p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雪力的分享,我想要提供一些反饋 融入式(位於右下角)的學習方式,我認為屬於適合學習考試的人,很多公務員或理論型的學者應該都是屬於這個類型 我的職業是裝潢木工,在職訓局有提供裝潢木工的職前訓練,但若真的走一趟北部的職訓局,會發現使用的電鋸工作臺和實際業界所需的工作檯截然不同 這對希望得到完善職前訓練的學員是一大打擊,因為他們結訓到職場上,用的電鋸台和他們受訓時的截然不同,這樣對工作能力大有影響 而職訓局的長官使用不同工作台的理由是:因為我們提供的工作檯比業界更安全,能保護學員 就如同5:54所講的,他們的決策比較不接地氣 台灣的藍領階級自有一套工作習慣,對政府而言,管理是必要的,但身為管理者的政府並沒有藍領的工作能力,他們只能藉由觀察與學習得知藍領工作者需要什麼,進而在他的職權範圍內提供幫助,但他們真的會疏忽藍領工作者真正需要的 如同勞委會辦理的乙級證照,近年來也要求自備的電鋸台須加裝安全護罩,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然而真正在工地第一線的人員,他們比官員更怕受傷,所以長年來的實戰經驗已經養成非常安全的操作方式,加裝了護照,反而感覺操作起來很陌生,原本安全考量而新增的規定,反而讓經驗豐富的工作者感到不安全、不實際。 我在此關注的問題並不是台灣政府或機關很爛,我關注的是一個社會問題,對那些管理業界的官員或學者,他們很可能都是用融入型的學習經由考試爬到上面的位置,但真正在位置上的他們,反而沒有能力管理人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常態,也是一個社會問題,但要改變是很難的。
@elizazheng1720
@elizazheng1720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認為實務考試會注重安全面無可厚非,因為沒人想當箭靶,這就是公家單位難的地方,一出事全國撻伐。
@user-cu1yo7ty5j
@user-cu1yo7ty5j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分流式的,我的學習策略就是上課不停地跟老師講話。老師說的我不懂的地方,我就直接大聲說沒聽懂,覺得對就說對,覺得不對就說不對,然後老師就會看我的表情調整學習步調,因為我講話最大聲,屬於把所有團體課都變成小班家教課的模式。有時我一直講話也會鼓勵其他同學跟我講話,然後全班就能開始討論,而且厲害的老師其實不太喜歡台下都沒反應,所以一般來說老師都蠻喜歡我的,我們班成績也經常是最好的。 總之上課講話不會被處罰的方式,就是把老師也拉進來。 缺點是國中小學階段容易被同學罷凌,因為同學會覺得很吵或者覺得在炫耀。另外如果睡覺或是翹課會馬上被發現,老師專業程度不夠也會很煩有人一直問問題。 大學以後我最喜歡討論課了,每次有討論課都是A,比起1-200人在大講堂上課然後考申論期中考,我更喜歡先讀完閱讀材料,然後選好立場拿去課堂上辯論,回家再寫報告。
@leahlian5204
@leahlian5204 2 жыл бұрын
entp的吗
@malidiviolina
@malidiviolina 2 жыл бұрын
原來自己從小就是左上包容式的人, 但大概上中學後, 香港的學習環境也是, 壓力極大, 分數導向的一種。 跟本不會讓你有時間慢慢去探索。再加上, 如果每一細節都要身體力行的話, 翻車的次數也會極多。 在華人的教育系統,是不會容忍錯誤的, 錯誤的次數愈多, 代表你的能力低, 你的價值也會變得很低, 在不停被否定的過程中, 慢慢會變成分流型。透過反思, 去減低自己翻車的次數或降低它的機會率。這樣做在出了社會後, 工作出錯了, 別人也會因為你有反思過, 比較能接受我的道歉。 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這種方式, 也不享受。 當可以去獨自旅行的時候, 我自己發現, 到了30歳, 在沒有束縛跟壓力的情況下。 自己可以完全為自己的行為去負責任的時候, 原來我還是會變回左上方的包容式的學習方式。 有時候也因為這種的注重體驗的行為, 把自己累壞。所以還是會做一些小的事先規劃。 但到了那天到來的時候, 我還是變回了包容式的實際模式,半天都守不住, 規劃己經被我打亂了。 有點像MBTI 的人格, 可以因環境而切換, 但內在的本性,其實沒怎跑調,當情況容許的話, 自己還是會跟着自己的內心走。
@kiori2023singing
@kiori2023singing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感覺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融入式,但是小學時老師都用互動的,教學全部都用實作的時候,雖然課程活潑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但反而吸收沒那麼良好,深刻了解到不是甚麼東西都適用「just do it」;反觀全部用聽的,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也會包含講課老師條理清不清晰、有無使用大量冗言贅字等,簡而言之 老師廢話多不多很重要..
@illusion1589
@illusion1589 2 жыл бұрын
包容式的好準,從小到大都被推到風尖浪口,當鶴立雞群的🦩。開始工作甚至創業卻是一路被誇讚,同學會則是會聽到功課不好的卻有成就之類的話 國中時期真的跟當時剛從英國倫敦大學畢業的英文老師不合了三年(她一路就是北一女台大畢業的本科生),還好10歲就通過英檢中級,國中上不上她的課沒有差別,最不理解的就是要完全死背老師那一套(不一定試用於每一個人)
@linschannel2631
@linschannel2631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終於知道 為什麼我的成長經歷會不斷遭到阻礙 尤其是高中時期更加明顯 原因就是我自己的學習模式偏向分流式跟包容式 但是台灣的教育則是偏融入式跟會合式 我才總是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謝謝Sherry~~
@memthoven
@memthoven Жыл бұрын
我ENTJ真的超左半邊,學生時期功課好但其實超痛苦度日如年很不自在,只是在扮演融入型;而現在我讓兩個孩子自學,他們也和我的學習類型很類似,我們相處得很好學習也非常有動力❤
@amos3106
@amos3106 2 жыл бұрын
四種實在略為鬆泛, MBTI跟principles you有十幾種的相對較細, 適合能大到做選擇題的孩子, 這四種分類適合家長(第三者)觀察小小孩拿來用, 這套方法中的抽象艮實際可以基本對上MBTI的N及S, 至於實驗與觀察到是很有趣得新變量, 感謝分享, 另外, 順道一說, 感覺您影片中提到的問題其實早期教育的職校體系就是給accommodating和diverging的學生準備的, 只是後來教改掉, 全都上大學去了, 原本大學所需求得研究型人才其實就是要篩選能抽象思考的學生, 因為無論是在人群中佔比例得多寡或是基於抽象人較能學習並適應現實與社會化, 但實際人反而較難學習抽象理念的客觀現實, 這樣相對因材施教, 但基於社會觀感等種種原因, 放棄了 其實這世上大多職業不太需抽象思考, 反而多數需要溝通協調, 察言觀色, 抗挫折, 細心和自我管理能力等一般教育系統沒要求得社會化能力
@do_something_interesting
@do_something_interesting 2 жыл бұрын
原來我是最後一種,包容式的。小時候有被調整成融入式的,是可以有成效(成績)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而且覺得特別不紮實,畢業沒有考試以後覺得以前學的都不見了。那時候特別慌張覺得自己怎麼變成腦袋空空的人⋯⋯ 後來自己再學東西就會盡量爭取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習效果真的會不一樣,可以很快學會,還能教別人
@cassie-hb4vg
@cassie-hb4vg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融入式+會合式的INFP,在學校時如魚得水,一畢業反而變成社會的低成就者。想遵循自己的內心,卻又羨慕那些接地氣、賺錢能力強的人。 應該沒有比融入式+會合式的INFP過得更辛苦的類型吧😂,除非是能夠任性生活的富二代
@user-xo4nx6ts2x
@user-xo4nx6ts2x 2 жыл бұрын
天啊,完全是我!出社會後真的很辛苦! (淚)
@zachwang6485
@zachwang6485 2 жыл бұрын
在學校大多數老師想要會合式跟融入式的學生,在職場大多數老闆想要包容式和分流式的員工,人生真的很難...
@user-vh8ml8sl8z
@user-vh8ml8sl8z 2 жыл бұрын
🤐
@nancychang6936
@nancychang6936 2 жыл бұрын
3:43 融入式 6:00 會合式 7:41 分流式 9:44 包容式
@estelle_chenxing
@estelle_chenxing Жыл бұрын
對應MBTI 融入式 INFJ INTJ ENFJ ENTJ 會合式 INFP INTP ENFP ENTP 分流式 ISFJ ISTJ ESFJ ESTJ 包容式 ISFP ISTP ESFP ESTP
@vedahuang6778
@vedahuang6778 2 жыл бұрын
雪力說的一些關於學習自我認知的心理學好重要,對於養成一個完整的人是比學科更需要重視的基礎吧!而師範體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教給老師嗎?希望雪力也可以去教教學校的老師,造福學子
@sophiatsaiwei
@sophiatsaiwei 2 жыл бұрын
經過這個解說我覺得我有個朋友應該就是典型的包容式學習者,她真的就是優秀的業務和領導者!
@47moris
@47moris 2 жыл бұрын
對通常這種先做再學到的人都很好業務
@BenT3331
@BenT3331 2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Sherry講的那麼清楚!我個人在國高中算是融入式的學習者,因此的確符合台灣傳統模式下的好學生,但上大學後一開始卻有點不習慣,因為大學更多的是強調包容式學習,必須要做中學才能實踐理論或學到東西,我的學習模式也越來越往包容式跟分流式靠近,但骨子裡其實還是最習慣融入式;因此我認為這僅供參考,不需要把自己特別定義成哪種類型,給自己設下框架。
@michelleng2259
@michelleng2259 2 жыл бұрын
原來我是包容型的學習者😂,在學習中遇到許多挫折,一度懷疑自己🤨。 聽完老師的分享感覺自己要學會欣賞優點👍。 感謝分享
@user-nq8jk9tj8q
@user-nq8jk9tj8q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內向的分流式,喜歡從討論中學習,但難以自己建立一個討論空間,又無法在信任別人之前說出自己的想法,只會默默觀察。一直在想我這樣好像只能讓自己試著去信任人了
@47moris
@47moris 2 жыл бұрын
可以自己去假設實驗啊
@jjl682
@jjl682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在高度規範性和指導性的職業上學得很快,但是在那種需要靠自己跟人際的主動興趣學的工作就學的很差,可惜我的學歷不上不下,前者只能做現場做個幾年就不可能再成長,後者只能去做自己很不適合的協調性質工作
@howardqu5657
@howardqu5657 2 жыл бұрын
今天才看到這頻道,用學術的方式分享各種類型的人再匯出成為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分享愛,fully respect for you
@bjc4200elva1
@bjc4200elva1 2 жыл бұрын
本身喜歡分流式,但在台灣學習時,如果發現老師不喜歡互動,就會採用會合式的方法;這樣很有效,也不會讓老師不高興,但感覺很痛苦。後來出國留學、工作後,就好很多。不過,很多台灣的企業主還是偏好「聽話」的員工:會做事,但要全聽我的。所以融入式的學生只要加強人際關係,工作時還是有符合台灣老闆/主管的胃口。
@jlc6735
@jlc6735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觉得学习环境也很影响学习方式,在学校我觉得我就是会合类,读书考好试就行了。但是出来工作我觉得自己其实是包容式,不喜欢太多指导,自己摸索最刺激。正是up主说的,我很少想半天都迈不出步,通常是大概想想全过程以及确定失败的成本是什么,如果可以承受就直接开始做了。做的过程失败的影响也不太大。只想怎么解决问题搞定。 我自己很喜欢这种方式,人生没有太多遗憾,想去尝试的都去做了,就感觉很满足。
@kevinwu3915
@kevinwu3915 3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分流式的,但我很少能找到人願意跟我討論…
@lxlsxzl2891
@lxlsxzl2891 2 жыл бұрын
這種對學習模式的探討很有意義!不過,我想我們也不能完全將這幾種學習模式對立起來。其實,這幾種學習模式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可以融合這幾種不同的學習模式,通過自我覺察和反思,根據需要,動態調整。
@user-dg4oo8tn3w
@user-dg4oo8tn3w 2 жыл бұрын
包容式+1 每次老師講個課三小時 自己自學可能不到一小時就可以完成了 效率差超多
@summerblue58
@summerblue58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博主的视频终于解决了我的一些困难,我就是包容式的学习,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课我真的听不懂,学习过程真的很痛苦,常常被贴标签。现在自己学习特效学习建模学习英语,都是通过网络在学习,喜欢自己慢慢琢磨,上手也非常快,比上课学起来轻松自在多了,唯一的难点就是不知道该如何搜集资料。博主最后说的话真的也很暖心,感觉有被理解到
@hsiangyichang4402
@hsiangyichang4402 2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一個分流+包容式的學生,台灣的教育體系真的是惡夢,導致我一直誤認為自己是無法念書的人。直到到國外念研究所,才體會到原來我只是不會考試(尤其是非選擇題)。在寫論文時,雖然辛苦但跟考筆試比起輕鬆自在太多了。很喜歡自己在閱讀資料上尋找答案(很有尋寶的樂趣)、統合和得出一個結論。可以徹底的感受到我是真的有在吸收資訊。也喜歡在咖啡廳抽著菸喝杯咖啡跟朋友討論各種議題和看法,那種互相交流的感覺會激發許多新的觀點。但可惜的是,台灣的教育體系根本沒有相關的課程設計。就算大學有分組討論,但可以感受到大部分的人對課程和內容是沒興趣的,導致分組變相的只是各做各的工作並非有太多的交流。 只能說了解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真的要趁早,不然扼殺學習的熱情是遲早的。感謝博主製作這影片,讓我更認識自己😊
@hinneschan8439
@hinneschan8439 Жыл бұрын
多謝Sherry 的分析 你的分析令我反思 原來我在不同情況下會運用各種方式學習 我是從香港出生,但從高中起我便在英國生活,現時博士畢業後在小型公司工作。 香港教育模式跟台灣很相似,主要是由老師說了算,令我不習慣。但大學碩士課程正如分流式,效果理想。博士學位應用到我的會合式去查證理論,雖然時間長亦多錯處,但最後論文結果是最全面的。最後現時工作剛開始實習只需重用隔入式,很快便上手,但所學的很有限。當我現在主理項目時,包容式幫助我去摸索最好的方案,然後 匯報上司成果👍👍 所以我在想其實我們會否不限定哪一種學習方式,而是有一個 spectrum 在不同情況用比較哪一種方式? @Sherry
@aarrccyy886
@aarrccyy886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在小學時期是屬於分流式或包容式的學習方式,因此成績也不太好也是個令老師頭痛的人物,一天到晚被約談,幸好家裡面對我算是有耐心,而我在國中後為適應學校逐漸轉為融入式與包容式,所以成績逐漸提升,考試升學一路一來說不上頂尖,也都不差,但我一直記得移民國外的親戚說如果我在國外受教育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可惜沒有如果,現在對於新事物比較是看適合哪種學習法就採取哪種,畢竟除了原始本能,另外兩項都執行得不錯。
@szuyu5288
@szuyu5288 2 жыл бұрын
在小四以前的學習方式都是以包容式為主,小五過後到現在就比較偏向分流式學習,但是現在比較有觀察到自己還是比較喜歡包容式學習法,慢慢找回自己的感覺
@funnyeyesful
@funnyeyesful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就是包容性的,老師最常給的評語就是,上課沒有在聽, 但是我覺得很奇怪, 我有在聽阿, 只是我已經開始邊聽邊做了XD 還好現在我不在台灣生活了,不在被奇怪的標籤貼著
@kaseysun9897
@kaseysun9897 Жыл бұрын
谢谢sherry,这则视频对我的启发很大,其实这种学习模式也会影响日常的行为处事。
@suez8434
@suez8434 2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的感受就是沒人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有什麼長處,謝謝老師講解!
@vogue690
@vogue690 Жыл бұрын
我喜歡最後一種,做中學過程中趕緊調整,但自身是出自不錯的學校,但我還是會把老師搞得蠻服貼的😊
@YM-ni3yg
@YM-ni3yg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新增第五類-雷射式 考試前一、兩天才開始熬夜通宵抱佛腳XD
@fungcarvel8728
@fungcarvel8728 2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影片,發現 我好像4種都是,特別是前3種。我喜歡聽理論聽故事去想像,又時候也會把聽到的做一次,也試過在補習時先嘗試然後導師提點我錯那,或自己找資料看完去嘗試。我都能學習,但就是不能硬生生的把東西丟出來要我背,我能背,但就只是背而且會很快忘掉。
@user-ft2rt9gn9p
@user-ft2rt9gn9p Жыл бұрын
希望Sherry 可以做一期ADHD的學習模式跟思考路徑,還有改善方式
@vanessalee916
@vanessalee916 Жыл бұрын
我就是分流式😂 小學的時候常常上課因為講話被老師罰站,之後開始壓抑自己,現在終於了解原來這是我的學習方式好感動
@fionang6423
@fionang6423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融入型。學生時期真的就是一個乖寶寶學生,也貌似相對一部分的其他同學更輕鬆的能拿到好成績。這件事真的對當時的我提供了相當一部分的自信。可是很矛盾的是,畢業以後,出了社會,似乎對這種"哲學家"的需求真的就沒那麼大了。雇主好像往往更喜歡能靈活變通,行動性更足的學識能力者。這對於我來說真的是有點挫折啊!
@panpan741108
@panpan741108 2 жыл бұрын
好喜歡這樣的解說! 很棒
@user-cm7ll6li7q
@user-cm7ll6li7q 3 ай бұрын
我真的好喜歡sherry😊😊😊😊😊
@nancy3548
@nancy3548 2 жыл бұрын
聽你講話很舒服,並且影片內容受益良多!推!
@gillian5871
@gillian5871 2 жыл бұрын
很有趣的知識 終於明白為何班裏所謂的「學霸」會有一種特別的氣場,以及學習時的不同了
@wei-yochuang2
@wei-yochuang2 2 жыл бұрын
聽完了覺得我都有耶 而且很多人交集著各種象限 只是多寡的問題 看起來 每個人適合的方法都很獨特 大方向看似可以分類四象限ㄧ層層撥開又發現很多交集 我不認為可以這樣區分人 人有應該有很多可能才對 學習方式跟家裡的影響也很大吧 關鍵還是觀察自己的習慣追蹤修正 慢慢找出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alishanightshade3270
@alishanightshade3270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應該是喜歡跟人討論,然後反思而學習的,不過有點因為經歷而影響到討論的部分,覺得沒人會聽你的,然後我坐着學習的動力極少,環境沒有太有趣的東西,就會開始發夢,所以成績差,學校不鼓勵互動式學習,即使有也很多規範,例如要依照老師說的那樣
@zhasilo
@zhasilo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在大學看過一些厲害的同學,他們高中在校成績都不怎樣,是靠作品集或比賽推上來同學校的,但是他們在高中就靠著自學已經學了不少工夫,甚至已經在接案子了,畢製找那種人抱大腿就對了 XD
@ding20080708
@ding20080708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提供身為媽媽的我一些思考的面向
@aznazblechar5990
@aznazblechar5990 2 жыл бұрын
沒想到學習可以分成這麼多種~
@Fourthfish
@Fourthfish 2 жыл бұрын
ENTP 包容型 確實 學生時期數學爆爛 大約都及格邊緣 後來高中調整學習方式 改成用自己方式跟進度自習 期中考數學直接噴到90幾 我上課完全無法聽進去老師授課...傾向於自己做完一整套,再丟給老師等反饋的模式。 了解自己學習與反饋模式真的特別關鍵
@cancheers
@cancheers Жыл бұрын
Accommodating🙋🏻‍♀️ 上課內容完全記不起來 什麼都不如先做10個Project 碰到問題再求指教好🤣
@crystal2ove
@crystal2ove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分享,以後面對學生也可以分類出學生特質,給予不同的教學方式。
@user-ls4re7qk5f
@user-ls4re7qk5f 2 жыл бұрын
知道學習方法還有分成這四類後,暸解到原來偏向哪類只是差異,而不是缺陷。以前總覺得缺乏實作、實驗是自己的短處,覺得自己原來的學習方式不足,但其實每個人不需要強迫自己每種學習方式都要會,各有各的優勢。覺得有時候這類反思台灣教育的想法最後都容易變成台灣小孩要全部都會才是優秀,只偏向某一種都會被嫌呆板,但其實應該是要讓大家有空間選擇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並因為用這種方式自己能學得很好又感到舒適而感到自信。有時候都會一面倒覺得美國的就是比較好,但也時常聽到那邊教育環境對融入式學習者的歧視,被叫nerd云云。台灣主流的學習方式也許侷限(國高中),但應該提倡多元,並非打壓原本擅長台灣主流教育的小朋友,要求他們什麼都要會,最後每個人都一樣。
@leehuiying1457
@leehuiying1457 2 жыл бұрын
感谢Sherry这支影片。我本身是设计师,在转行做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包容式和分流式让我非常头痛。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要传授知识,我认为以他们本身的学习风格去定制一套属于他们的学习模式会很合适。但社会毕竟是多元化类型的人组成的,我也应该要学习怎么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让他们发展成更全面的人。 这支影片也让我反思了我自己,身为融入式的学习者,我可以学习站在学生的角度,包容并接受他们的学习方式。 谢谢你~~~ :)
@rafchen7920
@rafchen7920 2 жыл бұрын
老師您好,我想問問題 關於這四種學習模式有沒有問卷讓學生或老師做一個自我評估可以分類成哪一類型? 我認為在臨床的工作上臨床教師與實習生也是需要這樣的分類。 謝謝
@meilinglu4362
@meilinglu4362 2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喜歡聽你的, 很有幫助👍 原來我是ENTP 🥰😚
@muimui3511
@muimui3511 2 жыл бұрын
我应该是分流式,一直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走神~听知识点之后和同学讨论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jlocean70
@jlocean70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雪力老師的分享
@wanting4669
@wanting466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讀的科系整體算是會合式 我自己本身也偏會合式,但很多課程老師偏偏喜歡使用分流式,這時候我就會想:好煩喔、我好懶、能不能直接考試最簡單?實作我比較喜歡實習欸!分組報告分組討論什麼的好累喔!
@elinliu3775
@elinliu3775 2 жыл бұрын
請問該從何觀察或是有什麼指標跟方式去觀察自己的孩子比較像哪一種呢?
@zachary591
@zachary591 2 жыл бұрын
聽一聽發現自己好像以上四種都不是(?😅 環境因素影響不少。 像是因為選錯系、待到不適合的工作崗位,心態及行為無法適應並調整的話,不管我用哪種學習方式都難以應對⋯(個人經驗)
@popcorn1069
@popcorn106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自己是老師,我是包容式,我很多東西都是自己找資料學、不懂就問權威。
@sherrysnotesofficial
@sherrysnotesofficial 2 жыл бұрын
包容式學習者真的比較偏向自己來主導學習狀態,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學習更有效率。謝謝你的分享!
@popcorn1069
@popcorn1069 2 жыл бұрын
@@sherrysnotesofficial 看了這個影片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在從事教職時我一直以來對於"好學生"就覺得非常無聊,我一直都喜歡怪胎型學生。
@sherrysnotesofficial
@sherrysnotesofficial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你的分享,老師通常會較欣賞也較擅教導跟自己相同類型的學生,這是人之常情。 希望每種學習類型的學生都可以摸索、發展不同型態的學習方式,每種學習類型的老師也都能不帶批判去欣賞不同類型學生的特質。淡化標籤而被看見亮點是多元共融的真諦,也是這支影片希望可以傳達的😊
@VickyMeng91
@VickyMeng91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大陆的,我真的非常认同你的论点。大陆的教育和台湾很相似。我就是不爱读死书的类型,九年义务教育都是全班垫底。在国外上研究生是全系第一。我在低级教育阶段就曾经被老师各种言语和肢体上的惩罚。这也是的我一直对自己的学习能力都不自信。我一直就觉得每个小孩的学习类型是不一样的,你的视频完全解释了我的疑问!非常喜欢💕
@c0994152
@c0994152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學習模式的講解 人常常都習慣一種模式嗎 也許可以因應需要嘗試別種學習模式
@xiding2086
@xiding2086 Жыл бұрын
我倾向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的需要后面两种的学习方式,只是因为文化或者资源的问题而让适应于前两种的小孩比较顺滑,开局遇到较少困难,但是如果是真正的知识学习并运用甚至创造,不管小孩还是大人甚至到人生漫长岁月的生活质量。。。。都绕不过后面两种,但不是人人都时时有这种机会和资源
@user-fj1vv2xc5y
@user-fj1vv2xc5y 2 жыл бұрын
包容式的🙋 學習時真的需要自己動手才會感受到程式寫入!一直要我看或聽的時候就是一片空白而已,容易沒耐心想快點進入實作。有時後如果有點懂了還會想說自己是不是太自大了,總覺得對方的教法可以更簡單明瞭😅
@sallyw4208
@sallyw4208 2 жыл бұрын
上大學之後做報告蒐資料快樂多了 高中時快被那種一直做考卷一直背的方法逼死
@cocozeng1007
@cocozeng1007 2 жыл бұрын
小編衝衝衝很搞笑哈哈
@lolahsieh4182
@lolahsieh418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分 流行 在國外上課時公開對老師教學做了建議,老師說那下堂課你來上,我就給你A。 隔天我真的上了半個多小時 (含討論),老師也真的給我A,但下學期老師就沒繼續教了
@freeman_666
@freeman_666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分享,power滿滿
@charlsepheng3196
@charlsepheng3196 2 жыл бұрын
最後一種(包容式)是人才吧!學習速度一定爆幹快的
@e1096163114
@e1096163114 2 жыл бұрын
對 很棒的講解
@user-hm4ev3eb4h
@user-hm4ev3eb4h 2 жыл бұрын
分流式+1,喜歡同樣事情不一定同樣的答案,融合大家的優缺點綜合。 數學是我的弱項,不知道其他分流是不是一樣。
@user-rh5yz7uh8b
@user-rh5yz7uh8b 2 жыл бұрын
對,我也是,數學超難,很討厭唯一的正確答案
@user-xl5kx8vn3u
@user-xl5kx8vn3u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想請問一下,之前介紹過的16種人格是不是跟著四種方法也會有一些相關性,請問有相關的研究可以拍成影片讓大家討論嗎🙇‍♂️🙇‍♂️🙇‍♂️
@user-or7iq2so3p
@user-or7iq2so3p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包容式的...求學過程跟老師們有很大的摩擦,我很討厭人家還沒做過就說不好,就算說不好我也會想去體驗看看,仔細想想自己真的蠻白目XD
@liurobert7111
@liurobert7111 2 жыл бұрын
應用心理學的大神!受我一拜。
@Army-hr7xn
@Army-hr7xn 3 жыл бұрын
這四種類型是否可推論到各類mbti 人格的學習模式? 例如intp會有比較類似融入式的學習風格
@sherrysnotesofficial
@sherrysnotesofficial 3 жыл бұрын
這真是很棒的問題!!! 很多學者看到Kolb 的學習風格跟MBTI 的評量. 而我看到其中有文獻指出”主動實驗” 就是”外向 (E), 而”反思觀察”則是”內向”(I), 而另外一個軸線的”實際體驗”是”感受”(F), 抽象概念是”思考”(T). 如果照上述這樣的理論來說, 所有的IT 都應該是 Assimilator(同化型), 而所有的EF 都應該是Accommodator(調適型). 為了驗證正確性, 我看了我所有做過這兩個評量的碩士班同學的評量結果 (不過只有16人), 而我發現所有的Accommodator(調適型) 都是EF, 但是其他三個向度卻不一定. 我自己也認為, N的人也許也比較喜歡"抽象概念”, 而S的人也許也比較喜歡實際體驗. 不過這也許是要看到他的type dynamic 的第一功能是否是 Sₑ 或是Sᵢ 了. 總之, 學習模式與MBTI 雖然有類似點, 但是還是有些不太相同的. 用MBTI 推論Kolb 的學習模式可能還是不會完全準確. 我倒是覺得根據前面兩個字母來看學習模式. 例如 IN 可能比較喜歡學習時有反思跟發想的時間, 喜歡有些比喻. 最後一個字母可以看建議的做功課與準備考試的方式. 以上是我的見解, 有任何問題歡迎再提出討論喔!
@senfen610
@senfen610 2 жыл бұрын
@@sherrysnotesofficial 对于mbti中s型与n型的区别我的理解是,s型倾向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而n型倾向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种内发式和外发式的驱动差异是否就是您所说的“n型的人也比较喜欢抽象概念”的原因呢?我觉得如果将mbti引入到您的研究当中的话,或许切入点集中在n型s型与f型t型这两组相对概念的不同组合方式,可能需要对mbti原有的四大类人格类型进行重分类以结合您的四象限模型。
@user-sv2be8qj9p
@user-sv2be8qj9p 2 жыл бұрын
@@sherrysnotesofficial 我是IF型的 正是diverging學習方法
@natsuk1_
@natsuk1_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覺得我沒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我大部分情況都是最後一個模式,只是我常常很擔心我會被罵,所以會走理論+實作的那一個。 我就是比較鐵齒,常常覺得自己的結果可能會不一樣,然後變成:「喔我知道規則是這樣啊!但我就想試試看別的方法嘛!」
@tsubasa0810
@tsubasa0810 2 жыл бұрын
有一位同事應該是包容式學習者,這邊工作幾乎都在自學然後完成一個長遠的緩慢的專案 結果他說好無聊好想睡覺~~ 後來離職了!!!
@bayo35277
@bayo35277 2 жыл бұрын
想問雪力之後會不會出關於資訊吸收方式的影片,我對於文字真的沒有什麼吸收力,但有畫面或操作的話就容易很多,還是說其實這是分支在四種學習模式之下呢
@user-sv2be8qj9p
@user-sv2be8qj9p 2 жыл бұрын
附議
@user-or1wd4fs2r
@user-or1wd4fs2r 2 жыл бұрын
怎麼我覺得,我四種類型都可以,在學校這四種我都不討厭,唯一不喜歡死背東西。
@arwanplluto
@arwanplluto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是包容式跟分流式一起的,對著老師學習真的很頭痛,喜歡用討論跟自己體驗要學的東西,也很喜歡老師給建議⋯那裡錯我再改進,這跟我ENFP的特質吻合。可惜一般老師都會懶得給意見,或者是先入為主覺得我不聽他的才會錯,他們不能理解從錯誤中學習更深刻,透過不斷反思才能更靈活運用,如果按步就班當然很大機會一次就做對,但學生就只知道一個方法一條道路,那相對在出社會實戰時應變能力就會波那麼出色。但我想問什麼是「中學」,我是香港人😂不太明白這一詞
@Chloe-cm1ur
@Chloe-cm1ur 2 жыл бұрын
做中學 = 做的時候學習
@cassie-hb4vg
@cassie-hb4vg 2 жыл бұрын
做中學=在實做中得到學習
@yingchenhsu9046
@yingchenhsu9046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You can't understand yourself without this tool! EP62 Booktender Sherry Lee
2:06:18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2 М.
學霸們的秘密|《Make It Stick》|文森說書
12:55
文森說書
Рет қаралды 1,8 МЛН
Running With Bigger And Bigger Feastables
00:17
MrBeast
Рет қаралды 168 МЛН
Люблю детей 💕💕💕🥰 #aminkavitaminka #aminokka #miminka #дети
00:24
Аминка Витаминка
Рет қаралды 662 М.
Zombie Boy Saved My Life 💚
00:29
Alan Chikin Chow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ЛН
Book Intro: Limitless Mind by educator Jo Boaler
14:39
超級歪 SuperY
Рет қаралды 260 М.
测测你的性格 人际关系 优势弱点 | MBTI性格测试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