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辯護教我的事情 | Confessions of a death row lawyer | 黃致豪 Leon Huang | TEDxTaipei

  Рет қаралды 304,898

TEDx Talks

TEDx Talks

5 жыл бұрын

一位 22 歲的青年在捷運上拿著刀,一分多鐘內造成 4 人死亡、22 人受傷。這位青年當下期待自己像美劇的劇情般,被警察當場槍擊。
與鄭捷首次見面的那天,黃致豪以為自己會看到一個怪物,但他看到的是一個略帶羞澀的青年。黃致豪不斷的和鄭捷討論辯護策略,帶他看一張張受害者的照片,希望他能了解,他的所作所為,對受害者和社會大眾造成多大的傷害。鄭捷的想法漸漸改變,並告訴他:「如果早一點遇到你們的話,我可能不會做這些事情。」
曾經,這些死刑犯都是在草原上奔跑的快樂兒童,黃致豪盼望透過司法程序,了解這些死刑犯歷經過什麼樣的成長環境,才會犯下罪刑。
As a death penalty defense attorney, Leon Huang has represented a number of high profile clients, including a 22-year-old assailant behind the 2014 Taipei Metro mass stabbing spree which left four dead and 22 injured. This particular case became such a nationwide sensation that the justice system quickly carried out the death sentence while disregarding problems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or trial process. This talk is Leon's chronicle of how the case unfolded, and his personal struggles with identifying root causes and possible preventions to capital offenses. ------
黃致豪長年投身司法與社會改革(包括司改會、冤獄平反、廢死等各項專案)、社會重大矚目案件辯護與協助,並致力推動司法行為科學在實務工作中的應用。
他現任致策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臺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執行長,同時也曾擔任鄭捷辯護律師。
Leon Huang is a practicing attorney-at-law with focuses on IP, International Law, and Criminal Defense. He is one of the very few pioneering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behavioral science in Taiwan, as he constantly applies relevant psychology studies a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ereof in his legal practic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both psychology and law. In addition, he is a proponent of capital defense, major crimes defense, effective counsel, and judicial reform in Taiwan.
Leon trains lawyers and law students in the Attorneys Academy of the Taiwan Bar Association, the law school of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d other initiatives relevant to forensic psychology, evidence, and trial advocacy. He is also a certified trial advocacy instructor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rial Advocacy. This talk was given at a TEDx event using the TED conference format but independently organized by a local community. Learn more at www.ted.com/tedx

Пікірлер: 1 500
@chem10948
@chem10948 5 жыл бұрын
這影片不是探討死刑的正當性,完全不是,而是藉由死刑案件的整個司法過程,包含像是調查判刑執行等等,讓我們認識到現在的台灣作為一個法治社會仍然有許多不夠成熟不公正的地方。 我個人感受認為瞭解犯案者背後動機以及人格養成不是為了幫助加害人脫罪,是為了讓我們對於犯罪的預防能做的更好,為了避免這種悲劇再次發生...
@user-ni2ve1jq6z
@user-ni2ve1jq6z 5 жыл бұрын
為正義的死刑,就是斬草不除根,社會還是會生出殺人犯。
@Jeeshiran
@Jeeshiran 5 жыл бұрын
@@user-ni2ve1jq6z 你是說挪威和紐西蘭嗎?
@Kelly-eb3wu
@Kelly-eb3wu 5 жыл бұрын
飛鼠俠城市 沒有人會知道小孩會不會成為殺人犯啊
@user-ni2ve1jq6z
@user-ni2ve1jq6z 5 жыл бұрын
Jon AJsszz 所以犯罪心理或基因的相關研究就是為了設法將犯罪可能性降低。 而不是「我們怎麼知道?反正殺人犯都直接死刑就好了。」 那殺不完的。
@glwei191
@glwei191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有一點是不是要搞清楚,法官判死刑不是為了要殺人,而是殺人犯做了 泯滅人性的事情,有些殺人犯毫無教化可言,又不願意對被害者真心道歉賠償,不肯面對自己的罪行,法院認為他無法教化才會叛他死刑,何況現在要叛死刑也沒這麼容易,至於殺人犯為什麼要殺人的原因,這些留給專家學者去討論,每個人都說人人生而平等,殺人犯可以爭取自己要活下去的權力,那被他殺害的人為什麼連活下去的權力他都不肯給,那對被害人就平等了嗎?一直說我們是法治國家,那為什麼被害人家屬感受不到我們法律有還給被害人公道,為什麼被害人永遠都是最弱勢的那一個,我們的法律有保護到被害人嗎?這對號稱我們是民主法治國家是多大的諷刺,這些殺人犯糟蹋別人的生命自己卻為自己爭取活下去的機會,我真的覺得這就是大家口中的人權嗎?那被他殺害的人呢?被害人的人權在那裡,戲裡殺人犯李曉明的母親說一句,沒有人會去花二十年時間去養殺人犯,我同意所以我同情加害人家屬,因為他是無辜被牽連,但也沒有任何父母親辛苦養育的小孩變成殺人犯刀下亡魂,變成他們悲劇人生當中的祭品
@eames5365
@eames5365 5 жыл бұрын
吳慷仁實在演的太好 王赦講話的樣子跟黃律師一模一樣啊!
@judith790913
@judith790913 5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
@ly01able
@ly01able 5 жыл бұрын
非常像!
@user-rr8zt2wb3p
@user-rr8zt2wb3p 5 жыл бұрын
因為法律顧問有黃致豪律師呀~
@user-pl4vp4sw7c
@user-pl4vp4sw7c 5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演的好像
@SHAOYAWEN
@SHAOYAWEN 5 жыл бұрын
超像~
@ORZbook
@ORZbook 5 жыл бұрын
有一次,禮拜六休息在家把地板清乾淨,然後才隔一天晚上,地板又髒了,我媽要我掃,我非常不耐煩,說,我昨天才清過怎麼又髒了?? 我媽就回:沒辦法,家裡有人走來走去的就是會弄髒,總是要保持清潔,不能因為還會弄髒就不清吧 我覺得吧,就是這麼回事,總是得有人去做這些事情 就算把這些殺人犯槍決了,也會有下一個殺人犯出現, 也許,就算我們理解了這些殺人犯的動機,甚至了解了他的背景, 可能還會有更加扭曲黑暗的人出現,但我們不能因此停滯前進的腳步, 病毒會不斷變種,舊的疫苗很快就會無用武之地,但總不能因此就放棄研究疫苗吧 疫苗的問世不能跳過研究過程, 法律的審判不能跳過程序正義,而鄭捷這件事很明顯的就是違反了這些東西, 與惡一劇的王赦很露骨的敘述了: 為什麼不乾脆在抓到那天就讓大家一人一刀捅死他算了? 還浪費兩年調查甚麼? 不就是想找出原因嗎? 這就是一個研究疫苗的過程,然後被草率的掐掉了 當年鄭捷被槍決當下,我也覺得痛快,但也很疑惑,那在他之前那些已定讞的死刑犯咧?怎麼不是在他前面先被槍決? 仔細想想自己在那時浮出的情緒,深深覺得活人比死人恐怖得多
@ORZbook
@ORZbook 5 жыл бұрын
@@24330327 鄭捷都死了,還要怎麼探討阿,招魂嗎,律師這麼頻繁的跟他見面溝通不就是覺得有些問題問他本人最準嗎
@ORZbook
@ORZbook 5 жыл бұрын
@@24330327 恩 不想廢話就到此為止吧
@24330327
@24330327 5 жыл бұрын
有回復,沒廢話
@user-je2kp4hx6f
@user-je2kp4hx6f 5 жыл бұрын
@@ORZbook 怎麼不想想那四個無辜死掉的人命 鄭捷死了 一堆人說他死了 對鄭捷不公平 .....怎麼不一起討論在捷運那四條人命 也是莫名其妙無辜就死了 有沒有對他們不公平???這個社會 一堆只會盲從思考 根本是偏頗的病態............
@ORZbook
@ORZbook 5 жыл бұрын
@@user-je2kp4hx6f 法律給這些受害者的探討,就是判加害者死刑阿,那時新聞也每天報欸,恨不得祖宗十八代都拖出來報個徹底,我是不曉得受害者死了還要被媒體鞭屍是好是壞拉,可能你覺得這樣死者跟受害者家屬會比較快樂,還是對未來比較有幫助?既然受害者本身無從探討起,那當然是從加害者身上著手,防止下一個鄭捷的出現,你留言之前有沒有先用大腦思考過啊?
@ycj270000
@ycj270000 5 жыл бұрын
至今的法律一直都是解決掉在失敗的社會教育下出現的人,而不去檢討原因,這種制度絕對不是為了正義,而是政府一種為了快速處理社會問題所出現的方法,犧牲人民永遠是最快的,因為比起在教育或是投資在社會教育上便宜多了。
@ching5420
@ching5420 5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
@Tim61980
@Tim61980 5 жыл бұрын
哇~ 解決有問題的人,而不是解決問題本身。除非問題大到無法忽視,才開始解決問題。 普通個人的權利絕不會是重點,體制的運作順暢才是。所以個人要振作奮起,而不乖乖當個受害者,但也盡量不當加害者。
@ulimangogotaqivatan4155
@ulimangogotaqivatan4155 5 жыл бұрын
身為基層老師,置身偏鄉,教育現場許多在複製上一代生活的孩子...我親眼看到學校輔導的漏洞,家庭管教的漏洞,社區連結的漏洞......我深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出生的時候,可能已經決定了出路,如果在出路方面的養成有多一點的愛,扶持,幫助...如果我們的教育與社會可以共同為孩子預備成一張堅固的防墜網,我相信世界會更美好。
@ycj270000
@ycj270000 5 жыл бұрын
@@ulimangogotaqivatan4155 是的,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環,目前台灣的教育制度改革一直很緩慢,社會志工的不足、認知、教育落差,目前媒體一直只有灌輸的一面就是壞人死了就沒事,但是內部教育的腐壞卻無人問津,這是我覺得殘念的一點,大家在批判壞人時如果能多冷靜下來理智的想一想,就會知道壞人的塑成不是因為他天生就是壞人,而是社會與環境缺乏管制跟注重的情況下出現的犧牲者,被社會用死刑淘汰的人民,至少人民要有認知到這是因為國家還處於一個無法正視社會問題的階段,是大家必須有認知且要努力的方向。 並且感謝你身為教師的努力,還有你們這種老師在教育才有能改變,這種傷心的案件才會在未來減少,加油!
@ulimangogotaqivatan4155
@ulimangogotaqivatan4155 5 жыл бұрын
Trojan Dark 謝謝您的打氣,最近為學生跑警察局,此刻被您的打氣溫暖了!🎈
@andysiting
@andysiting 5 жыл бұрын
與惡簽到,看完非常有感……
@user-kj5ed3ku6l
@user-kj5ed3ku6l 5 жыл бұрын
😈
@andy870822
@andy870822 5 жыл бұрын
我支持死刑,但黃律師的演講讓我反思 如果連一個受到整個社會輿論關注的死刑犯, 判決都沒有依據性的法律保障時, 我們市井小民面對法庭何談法律保障。
@user-kj5ed3ku6l
@user-kj5ed3ku6l 5 жыл бұрын
死刑肯定不能廢,不然台灣會更黑😅
@user-du4lb3yo8i
@user-du4lb3yo8i 3 жыл бұрын
他講的話根本就是假道學.......
@user-xi2yl2tg8g
@user-xi2yl2tg8g Ай бұрын
你決對不是支持死刑,你的信念是什麼你知道很難改變,如果聽這位大律師講話就改變了,太不可思議了
@user-xi2yl2tg8g
@user-xi2yl2tg8g Ай бұрын
如果廢死會讓社會治安變好,為什麼會有那麽多國家還保留了死刑,你們這些廢死律師別再騙了
@gwaihir24
@gwaihir24 5 жыл бұрын
嗯......黃律師真的不愧是擁有心理學底子的律師,很明顯的感覺,他很希望法官與社會大眾能更重視每位兇嫌犯下罪刑背後的原因與脈絡,在判下死罪之前能了解,是什麼樣的過去讓一個普通人成為罪犯。我能感到黃律師對於這些「窮凶惡極」的罪犯身而為人的部分所持有的堅持與感性。 不過我很理解對於不管法官司法部或大眾來說,為什麼他們會覺得這些不需要討論。因為即便理解了,對最終審判結果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錯了就是錯了,了解理解的太多反而會對其產生不管是同情或憐憫之類的各種心理變化,即便因職業道德與專業最終判下了死刑,之後的心理產生的壓力程度,理解與不去理解可是大有差別。就像黃律師所說的,每一次面見當事人都以為會看見怪物,那殺死一個怪物和殺死一個和你朋友鄰居沒差別的人,那個感覺絕對是不同的,這點我想需要下判決得法官鐵定更加嚴重。
@gwaihir24
@gwaihir24 5 жыл бұрын
是說,關於死刑犯在執行當天之前都不會知道自己的執行日這件事,我之前在YT上過看過介紹死囚最後一天的相關節目,記得當時節目也有提到,據說早期是會告知日期的,結果好像發生很多負面反應所以最終才改成不會通知,這和黃律師所說的完全相反,兩方說法聽起來都挺有道理......
@Ivanbu
@Ivanbu 3 жыл бұрын
要接这样的案件真的不简单,还得有很大的勇气。特别是现在动不动就围堵人身攻击的网络社会。得给他个很大力很大力的赞。
@Lily0317
@Lily0317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與惡"戲劇 與"黃律師"的演講才發現 找出這些人在正常人會變成殺人犯 的原因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user-qt4fq8hx9x
@user-qt4fq8hx9x 5 жыл бұрын
諷刺的是 原來台灣社會的人已經需要靠一部電視劇來啟迪民智 不管那個兇手到底做了對社會有多大惡劣影響的事情 非當事人及受害者家屬 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去干涉兇手的人權 如果我們去從中干涉了 且像之前的肉圓事件 部分正義青年對家暴爸爸實施的私刑 那請問 當我們過於正義的想法導致我們做了越矩的行為 那我們跟兇手其實是沒有差別的😕
@user-tv1ct4ju5e
@user-tv1ct4ju5e 5 жыл бұрын
說的好,我們不是當事人,而去干涉,去傷害那個有罪的人,我們跟他有什麼不一樣。你以為你是伸張正義,錯了,其實你跟他一樣,都是一個傷害別人的人。
@user-tv1ct4ju5e
@user-tv1ct4ju5e 5 жыл бұрын
沒有人有傷害他人的權利,不管是言語 暴力或騷擾,即使他是罪人,你也沒有權利去傷害,如果你做了,你也是一個罪人。
@kuokuo1891
@kuokuo1891 5 жыл бұрын
靠電視劇來啟迪民智,其實也是好事阿,讓社會之間對較為嚴肅、爭議的議題開啟對話。寧可是由虛構的影劇來讓議題發酵,也不願意是真實案件...
@user-qt4fq8hx9x
@user-qt4fq8hx9x 5 жыл бұрын
@@kuokuo1891 社會上很多殘酷的真實 沒有發生在你我身邊 不代表就沒有殘酷的在別人身上發生著...
@Se19911103
@Se19911103 5 жыл бұрын
就跟韓國拍了很多反諷政府的電影一樣,因多的是事不干己、冷眼旁觀⋯
@pinkoo930
@pinkoo930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的感想: 1. 了解犯罪者心裡背景跟故事,跟要不要死刑是兩件事情。 2. 他是透過以加害者的角色去看待司法這件事,而得到台灣的司法程序跟檢驗證據的方式模糊不清(較為人治),他想要改進的其實是司法,而不是幫死刑犯說話,所以其實用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其實是幫“法律”說話並驗證“台灣的法律不夠嚴謹”這個事實,更直白的說,也許死刑犯可以算是他的實驗者對象。 2. 就他所說,我們連司法本身的程序跟檢驗證據的方式都可以那麼模糊不清,“司法不足不夠精確缺少法理(等等)”,同樣的處境也發生在活人身上,所以是不是藉由這樣的檢視方式(用另一種以加害者角度去看法律),更能看清楚我國的司法缺陷?? 3. 在更進一部深入,知道了這些司法缺陷,然後呢?會有下一步方案嗎?真正有了方案,國人們真的能夠理解嗎? p.s 我的寫法較為直白,有點像是哲學論證的思考模式,只是提出一個想法論點,中立沒有情緒的。 我不是學法律的人,所以可能修辭不正確,但是那大約是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aceyang957
@aceyang957 Ай бұрын
有些是死刑判決是,有監視器有明顯高中生來看證據可以知道是該類的人做的,有什麼好吵的。😅 廢死配套措施,鞭刑 電子監視 臉上手上刺字 終生監禁 公佈一些危害公眾的案件的人資料 ,我覺得大多數的刑法不應該關,應該打尤其是詐欺 ,你敢領錢手腳打骨折再領打斷手腳 再犯切手切腳 再犯就切器官(多次犯罪的要一起鞭刑+臉上刺字+電子監視)
@aceyang957
@aceyang957 Ай бұрын
死刑研究完就給廢死團體帶回家,教化😅 我百分百贊同,如果一定期限內該類人沒有觸犯嚴重法律責任時,我們國家應該撥款給廢死團體😅 我笑他們不敢😂
@samhappy
@samhappy 5 жыл бұрын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憤怒與不理解,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經過不斷從悲傷中奮起的過程。 人民智慧已有一定成熟度,提升法治觀念只缺臨門一腳,只缺正確方法, 現在我的感想即是如此
@CobumLo
@CobumLo 5 жыл бұрын
2019年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才發現2018年就有這麼重要的演講!根本就是現實版的王赦啊!
@user-kf4ys6ht4j
@user-kf4ys6ht4j 5 жыл бұрын
Cobum Lo 王赦的背景跟辯護對象基本上是以黃律師為藍本(與惡也有找黃律師諮詢)
@ylxu610
@ylxu610 4 жыл бұрын
說著不切實際的論述,而實際卻要找年輕女子約炮,與惡的距離 真的是把它洗白了!
@ggyo1971
@ggyo1971 2 жыл бұрын
@@ylxu610 吵三小
@rraayy9812
@rraayy9812 2 жыл бұрын
@@ggyo1971 垃圾傢伙
@ggyo1971
@ggyo1971 2 жыл бұрын
@@rraayy9812 吵三小啦你
@JJ_Chieh
@JJ_Chieh 5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我們與惡的距離,讓律師的人生受人諒解了不少吧!
@Jack.McCutchen.0606
@Jack.McCutchen.0606 5 жыл бұрын
鄭捷被執行那天我也嚇到了 速度很快 很突然 就發生在我每天經過的臺北監獄路口 我和他曾擦身而過 縱使他失去了溫度 卻能感受到政府的草草了事 羅瑩雪(當時法務部長)不想把鄭捷這條大魚留給新政府的心態 一切皆驚慌失措 究竟 誰才是法庭上的弱勢者… 正義為保障?還是嗜血?
@Jeeshiran
@Jeeshiran 5 жыл бұрын
法庭上的弱勢者→受害死者
@sealineonethorn
@sealineonethorn 5 жыл бұрын
你可以問問羅瑩雪
@irischiou7757
@irischiou7757 5 жыл бұрын
記得那時網友還稱讚羅瑩雪做得好 看完與惡之後才發現真的很突然
@user-je2kp4hx6f
@user-je2kp4hx6f 5 жыл бұрын
@@irischiou7757 我看完了 但我還是覺得 羅瑩雪 做得好
@jk2311
@jk2311 5 жыл бұрын
犯罪該死阿你們這群噁心的人
@OneMinuteUSLaw
@OneMinuteUSLaw 3 жыл бұрын
值得珍藏的一期视频,法律与人性,有太多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地方了
@gongxl_facai
@gongxl_facai 5 жыл бұрын
殺人犯該死,但不該連民主法治精神跟著一起去死。 珍惜願意去維護這份精神的英雄
@user-er8kb1up3f
@user-er8kb1up3f 2 жыл бұрын
殺人犯真的該死嗎?
@hikari8636
@hikari8636 2 жыл бұрын
@@user-er8kb1up3f 我覺得該
@bonn4802
@bonn4802 5 жыл бұрын
與惡真的讓我重新了解與認識這個沉重的議題
@user-du4lb3yo8i
@user-du4lb3yo8i 3 жыл бұрын
把連續劇當現實來看~ 笑死 那你會不會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來看呀
@bonn4802
@bonn4802 3 жыл бұрын
ㄔ屋 笑死 你的閱讀測驗有問題,我是說這部戲所觸發的觀點值得我們深思,跟連續劇的關聯性在哪?沒讀書不要在這邊秀低能😆😆😆🤙🏻
@user-du4lb3yo8i
@user-du4lb3yo8i 3 жыл бұрын
@@bonn4802 笑死 , 把一部跟現實完完全全脫節的拿來深思? 所以看樣子你真的會把三國演義拿來當正史XDDDDDDD
@bonn4802
@bonn4802 3 жыл бұрын
ㄔ屋 你的邏輯已死🤙🏻🤙🏻🤙🏻哈哈哈
@user-du4lb3yo8i
@user-du4lb3yo8i 3 жыл бұрын
@@bonn4802 所以你真的把三國演義當正史喔XDDDD 對了 , 順便告訴你 想念清朝歷史也可以去唸鹿鼎記喔~~ 哈哈哈哈 真不知道你的歷史老師會不會想哭XDDDDDD
@shihchang1581
@shihchang1581 5 жыл бұрын
根本王赦!!謝謝與惡,謝謝黃律師這麼棒的分享
@blackie-cat
@blackie-cat 5 жыл бұрын
谢谢黄律师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让我们来看这个议题
@BFAnita
@BFAnita 5 жыл бұрын
不贊成廢死,但希望執行死刑前研究犯罪者的心理,以預防未來犯罪問題,我想這也是那些人最後可以為這世界所做的最後一點貢獻了吧
@minlin3819
@minlin3819 5 жыл бұрын
柯文哲說過關懷弱勢,就是保護自己,看完與惡,想到有人說過這話,建立社會安全網。
@user-dw1cg9qv6y
@user-dw1cg9qv6y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這年輕人 太快執行死刑了 他留下了太多為什麼 值得我們去追尋的 ....
@a27218
@a27218 5 жыл бұрын
追尋探討問題的發生原因 才能去研究避免或減免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我的感受
@lin2jack2
@lin2jack2 4 жыл бұрын
有限的資源投入研究公共衛生的本益比會比較高。
@guoyufu748
@guoyufu748 5 жыл бұрын
他依然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而我們旁人要負責的就是知道這個社會曾經忽視一個青年,沒有人在一開始就是兇手或小偷,而成為小偷跟兇手的人,通常都是這個社會的弱勢者或不被理解者。
@user-db2uo3tc7d
@user-db2uo3tc7d 5 жыл бұрын
傅國昱 這麼多的人,又有誰能一一注意的到,不自救的人,誰都救不了。
@user-db2uo3tc7d
@user-db2uo3tc7d 5 жыл бұрын
一旦做了錯事,做錯事之前有想過生而為人要做人做的事,人會自我控制,也是會思考的。
@d9vupejo3
@d9vupejo3 5 жыл бұрын
劉北元律師當街殺人 是社會弱勢?
@antibut1126
@antibut1126 5 жыл бұрын
楊折崴 在悲劇開始之前 他們是社會弱勢 悲劇開始之後 他們是社會弱勢殺人犯
@a0981139241
@a0981139241 3 жыл бұрын
鄭捷是公子哥,並不是弱勢足群喔!鄭捷有想去理解別人嗎?憑什麼地球要對他一個人轉??其他沒被理解的人,也要跟鄭捷一樣無差別殺人嗎??
@2023WYT
@2023WYT 5 жыл бұрын
樓下留言一堆歪樓也沒在看與惡 這個律師要表達的意思是: 「殺人犯該死, 大家只會在乎他是否被判死, 但沒有人可以知道, [他的動機和造成他有這個想法的原因] 雖然也沒有人在乎, 大家只在乎他要死了沒。 我們都是吃同樣的米、呼吸同樣的空氣, 但我們卻做出不一樣的事, 甚至有人做出偏差的行為,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教育體制?心裡因素? 這才是真正要先探究, 其次才是執行死刑, 再來檢討改善吧!」
@thingnot5798
@thingnot5798 5 жыл бұрын
所以......這個辯護律師不想幫犯人辯護,只支持好好研究過他之後,就判死刑? 不是,我認為「會不會有甚麼原因......導致他不應該判如此重罪。」這才是辯護律師該做的,而不是你說研究完就可以死了,那請心理學家來看看值不值得留他一條命就好,不用辯護拉
@2023WYT
@2023WYT 5 жыл бұрын
@@thingnot5798 我想你理解錯了 律師有說到 99.9%會被判死 但在這個有限的時間內 他想找出這個問題 希望透過法律來幫忙 很可惜的是沒有辦法
@user-kj5ed3ku6l
@user-kj5ed3ku6l 5 жыл бұрын
請問誰,不在乎自己?現在人,沒有同理心很多😆
@gkgkyy3
@gkgkyy3 4 жыл бұрын
@@2023WYT 本性走向負面... 父母失職... 家庭功能不失? 學校社會影響有限... 還需要研究什麼?
@shanliang7601
@shanliang7601 4 жыл бұрын
你今天这么想,是没错。。第二天就会有人利用这个漏洞,逃避死刑。。一件事情不要只看出发点,还要看结果。
@isangxwbh
@isangxwbh 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 黃致豪律師 與「與惡」戲劇 讓我能重新思考
@user-lm8rt1wb2g
@user-lm8rt1wb2g 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分享😎
@user-fs4pp5hh7z
@user-fs4pp5hh7z 5 жыл бұрын
完全對這律師改觀.當在新聞媒體播報時我的第一直覺就是殺人償命天經第一 但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又看到黃律師的演講.真的讓我重新思考為什麼犯罪者 會去做這樣的行為.到底該不該廢死?假如政府今天殺的是精神病患者那真的對於 被害家屬是最好的選擇嗎?
@user-lq7qo2np1o
@user-lq7qo2np1o 5 жыл бұрын
死行是一下子 .精神病是一輩子. 追悼是一下子,受難是一輩子
@rulala6412
@rulala6412 5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我們與惡的距離過來的😂
@pigplay5372
@pigplay5372 5 жыл бұрын
民意才是最關鍵的力量,所有的專業在它的面前,毫無價值可言。
@user-kb4ci3if6w
@user-kb4ci3if6w 4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不堅決反廢死,但我反對要去考慮一個做出恐怖殘忍殺人案件的人,我們還要去考慮他的成長歷程,人格缺陷,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問題,跟案情無關 或許跟個人成長歷程有關,但社會沒有義務承受他的憤恨,再者要填補社會漏洞,要研究心理問題,這些都跟死刑的執行並不相互衝突
@user-mn2fo5hn1r
@user-mn2fo5hn1r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的老師將這場演講推薦給我,如她所說的,律師的第一句話是一個很強大的衝擊,這場演講讓我重新去思考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真的非常的沉重,誠心推薦這場演講給所有人,希望大家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
@jm92856
@jm92856 5 жыл бұрын
犯錯受處罰是一回事!探究其背景、動機似乎又是另外一回事! 兩者都需要相當相當專業的人士參與!
@user-gz1dt3mr3o
@user-gz1dt3mr3o 5 жыл бұрын
說得好!
@RuRu-lp7mt
@RuRu-lp7mt 5 жыл бұрын
中肯。 本來這就是2件事:1.探討動機、2.死刑。 戲劇裡的編排,模糊了界線,讓人覺得也許那個殺人犯不應該死。 以法律來說,他本來就是死刑。 另外一件事:精神病患在殺人的時候,如何證明那時候是精神異常。 有精神疾病的人,在殺人當下,一定是發病的狀態? 如 何 證 明 ?
@james85101314
@james85101314 5 жыл бұрын
戲劇裡面從頭到尾都沒有模糊界線,王赦自己也說他殺了人,他該死,但是有必要那麼快嗎? 他前面還有很多人沒有執行死刑,但就因為人民的憤怒,輿論的壓力迫使政府為他"特別"先執行死刑,當一個法治國家沒有程序、沒有法律的時候,法治兩個字還有意義嗎?而且這種人的出現是為什麼,他有甚麼原因要去執行,這才是真正需要被了解的,動機只有本人知道,所以才會需要他的協助,來釐清這整件事情的真相。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james85101314 要花多少錢研究每一種特例? 趕快加強社福系統不好嗎? 新聞一看到要加強也會給那些人希望的!! 雖然新聞報導研究特力的情況也會讓那些人感到希望.... 但....他們需要的是周遭盡快改變..... 所以請直覺回答我哪個比較快?
@RuRu-lp7mt
@RuRu-lp7mt 5 жыл бұрын
tron chen 您算是清醒的。 您可以去看看留言。
@jacobchiang
@jacobchiang 10 ай бұрын
黃律師值得敬佩,祝您生日快樂
@LucianoLee
@LucianoLee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與惡來簽到,台灣的司法真的很多地方值得檢討...
@yjinlondon857
@yjinlondon857 5 жыл бұрын
很棒的演講👍🏻 鄭捷的所作所為令人髮指這個是無庸置疑的,但沒能從他身上找出犯行原因或許也代表著失去了以後對於預防類似犯罪發生有利的一些資訊。 辛苦律師了期待之後能聽到更多精彩的演講
@ddung1955
@ddung1955 5 жыл бұрын
找出原因不是律師的良心, 找出原因不是法律審判的重點。
@yjinlondon857
@yjinlondon857 5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但找出原因不會影響該怎麼判。是死刑就是死刑定讞了就是定讞了,但是判完19天執行跟判完3年後執行我想唯一不變的是鄭捷殺人償命伏法了,但或許這三年的研究可以預防避免以後類似的事件再發生,減少社會上出現下一個鄭捷的機會這才是長久之道。
@user-kn5ux8ut1o
@user-kn5ux8ut1o Жыл бұрын
@@yjinlondon857 每個人都說要找到解決的方式,卻都推給社會,但自己也是社會的一員
@cococing
@cococing 5 жыл бұрын
聽了非常感動 謝謝黃律師
@shunt3795
@shunt3795 5 жыл бұрын
進步的思維,往往不是當代人所人跟上的,你的發表象徵著改變的開始,不論你探討的是否會成為未來的改變,在自由的國度裡,這都將共存
@kevinprevision
@kevinprevision 2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演算法帶我到這裡來!原來真的有現實版的王赦!
@wangkuanyun
@wangkuanyun 3 жыл бұрын
他還少講了一點,就是一審判決那天,法官居然硬把鄭捷帶到法庭聽判,從這點已經可以看出,民主法治開始失控,成為討好人民的工具
@deskeyi
@deskeyi 2 жыл бұрын
我看是法治教育缺失,有人居然認為被告無正當理由可以不出庭聽判
@wangkuanyun
@wangkuanyun 2 жыл бұрын
@@deskeyi 《刑事訴訟法》第312條:「宣示判決,被告雖不在庭亦應為之。」白話點就是宣判程序被告可以不在場,如果你想來當然還是可以,如果你不來也不影響宣判程序的進行,愛來不來是你的自由
@deskeyi
@deskeyi 2 жыл бұрын
@@wangkuanyun 你搞錯了三件事:第一,國文理解這裡是說被告不在「亦」應判決,就是說逃避出庭不能逃避審判;第二,281條規定「一審」被告不到庭不得審判;第三,「出庭」是被告的「權利」,是你給充分伸冤機會,不讓被告公開出庭只敢關門宣判才是法治失控;還有41個讚的🤷‍♂️是打算以後宣判都不用公開,都直接閉門挫圓仔湯然後直接判決紙本交給被告麼?
@ci426721
@ci426721 5 жыл бұрын
逆轉裁判我看過夠多律師的無奈 但是被告們都是無罪的 我知道了 律師想說的是 在他被執行以前 想釐清真相,從中記取教訓
@user-ib5ll7bj4x
@user-ib5ll7bj4x 3 жыл бұрын
這律師只是想利用鄭前輩出風頭而已,他並非真的重視人權和有慈悲心,他只是一個虛偽、擅於演戲的人。 因為我曾試圖聯絡他多次、向他求救我「遭受毒母毒姊虐待、垃圾社工置之不理,以及遭受惡鄰惡警社會霸凌」的狀況,他完全都不想傾聽瞭解,也完全都不願伸出援手打官司或是協助向外界發聲求救。 他曾口氣惡劣地掛電話,也曾叫助理對我說他要收費三十幾萬才肯協助打官司,用獅子大開口的手法讓我知道窮人沒有砸大錢的本事足夠請他那樣出名的大律師打官司來逼我知難而退。 他利用鄭前輩的風波一戰成名後,到處上節目受採訪、到處演講,總是一副好人的樣子、重視「家庭教育、童年成長經驗、心理創傷、社會風氣教育、人權」的樣子,實在非常虛偽。 他口口聲聲說希望大家能夠記取教訓、瞭解真相、付出溫暖關心,來避免更多的憾事,他表裡不一,實在非常虛偽。
@fensun97
@fensun97 5 жыл бұрын
对律師的觀點非常讃同,有道理. 看過些他其他的訪問,非常尊重他. 但,同時我也想若不斷的上訴,調查和終生牢所耗费的社會資源,就算犯人不死,也不見得能透過他的案例而有效防制類似犯案. 况司同且已有太多類似罪犯可供研究,不該因此而改變判决.研究和判決是兩回事.
@user-hv4qu4zx8s
@user-hv4qu4zx8s 5 ай бұрын
我一直在想有沒人可以拍一部 被害者家屬挾持不判死刑的法官或廢死團體成員,在鏡頭前直播凌遲對方,看看對方在鏡頭下會有什麼反應
@jackson9623
@jackson9623 5 жыл бұрын
簡單說, 預防勝於"治療"(治罪)。 了解背後原因未來才能有更完善的防範措施。
@frogasian8888
@frogasian8888 5 жыл бұрын
現在要當現代又開明的人,當然必須要愛護地球、保護弱勢、綠能、保護精神病殺人犯、理解死刑辯護人的行為動機。 這些人關心週遭環境,愛護與自己甚至沒有什麼關係的人事物 但卻似乎永遠無法理解反對他們那方的人的想法
@user-db2uo3tc7d
@user-db2uo3tc7d 5 жыл бұрын
FROG Asian 保護地球是必須的,除非你不想讓全人類能好好活下去 保護弱勢,為什麼是弱勢?因為你覺得你活的比人家好,有能力同情他們 幫忙他們
@user-db2uo3tc7d
@user-db2uo3tc7d 5 жыл бұрын
FROG Asian 綠能看起來不錯 也是為了保護地球和人,不然誰家前想放核廢料?肯定吵翻天
@user-db2uo3tc7d
@user-db2uo3tc7d 5 жыл бұрын
FROG Asian 會保護精神病殺人的,那是因為他們家沒人死在假裝精神病 或真的有精神病人手上,才會覺得好可憐 他們有人權 不能處死的。 說真的,我很想在我還沒18歲前 濫用少年保護法和精神病的這兩個,去把一些危害社會的敗類清除,強暴犯、誘拐犯那些,尤其是傷害小孩子的畜生,我最恨殺害和侵犯小孩子那些人被關幾年就能出來好好的,可惜我成年了,活著也是沒動力的,想好好活著卻嫌麻煩。 小孩子在我心裡是最單純的,也是擁有未來的希望,我自己的人生是沒有未來的,所以小孩在我心中是很重的。
@kangjungtsai9347
@kangjungtsai9347 5 жыл бұрын
好帥
@mengchhorng1777
@mengchhorng1777 Жыл бұрын
谢谢您
@akaiwon6594
@akaiwon6594 2 жыл бұрын
個人以為如果要去瞭解凶手並重建其成長教育環境來還原出現偏差行為的原因,這不是司法系統應該做的事情,司法系統並不是學術研究單位,犯人也不是實驗的小白鼠,律師或法官更不是專門從事各種研究的專家學者,如果個案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和必要,可以委託相關專業單位來執行(如果沒有法源依據可以修法,但是研究應該在監獄內完成)。所有跟黃律師立場相仿支持者普遍最大的誤區,就是一直覺得司法系應該必須當然肯定是研究罪犯成長背景心理行為等等的學術單位,而且完全不覺得這種論點有何不對。這種想法根本錯得離譜吧!因為司法系統是一個有違法事實才能夠進行處置反應的系統,就算完全明白犯罪動機,在沒有犯罪事實之前,不太可能強行介入,因此要司法系統達成諸如研究犯罪、防止犯罪這些事情,根本毫無意義。但是好消息是,國家機器其實已經找到補救方法了,那就是透過輔導系統和精神醫學,這樣國家機器就可以從教育系統和醫療系統在人們還沒有犯罪之前就先介入追蹤處理,這樣絕對比司法系統來得可行且有效。如果黃律師覺得研究罪犯的心理成長過程更有價值或是更感興趣,建議可以改行,到真正學術研究單位和司法系統合作進行正式且專業的研究,而非一直用錯誤的工具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 而在法庭上呈現犯人的完整成長背景來為其辯護,個人認為是可行的(實務上都有吧),但是應該適可而止。儘管「人」是與過往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整體,過去種種都會影響當下我們的一舉一動,但是司法系統的判決,礙於現實的限制,僅僅只能是針對當下事件犯罪事實做出判決,不可能無限往前回溯,因為人不是神,無法真的回到過去重現事實,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觀看一切,連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內把犯罪當下的事實和證據收集完全,讓法官得以在最接近事實的立場進行判決,都是極為艱難的任務,更不可能僅憑短時間對凶手過去成長背景調查研究,就建立起跟案件有關的完整證據鏈,光是凶手口述的成長背景要如何求證就是一個天大的問題,如果難以求證又如何能說服法官相信這些來自過去的證據。 羅部長的作法或許有爭議,但是我覺得是正確的,因為這是一個政治問題,鄭某如果活到下一次選舉,必然會變成執政黨的可怕包袱。此外,美國也有犯人自學法律找尋漏洞,然後透過不斷上訴或是各種遊走灰色地帶的小動作,來不斷拖延的案例,我記得聽過一個案子好像拖了十年吧?浪費了許多寶貴資源,這些的確都是犯人應該有的權益,但是這樣的操作真的算是人權嗎?不如說更像是奧客吧! 對於黃律師女兒的問題「為什麼可以用不透明且不可預測的方法奪去人的生命」(雖然每個人無時無刻都生活在無常之中我們不可能確保下一秒我們還活著或以什麼奇葩的方式死去但顯然這不是小女孩期待的答案),個人分享一個佛陀小故事,在一艘載滿人員和財物貨品的船上,有人發現船長準備要殺害所有的乘客奪取他們的錢財,於是他提前動手,先殺了船長,最後被判刑。佛陀說此人是無罪的,因為他雖然殺了船長,看似害了他,其實是救了船長,因為他的存心是善的,所以行為也是善的,船長如果殺了所有乘客,是造了更大的罪孽,現在因為這人殺了船長,不但船長不會造更大的惡,還救了其他所有乘客的性命,所以這人坦蕩接受審判伏法,他的作為仍然合乎道德。(這只是一個故事請勿過度解讀不過個人覺得這可以說明司法系統以公權力奪取個人生命的權衡) 最後我要對教化提出質疑,以目前司法系統的軟硬體人員各種資源來看,我是不相信司法系統有所謂的教育或是教化功能啦,教育不是小事,教育成人等於是把一棵長好的大樹強行扭轉生長方向,何況這還是長歪的樹,沒有完整的課綱課程師資上課時數檢證等等,到底要怎麼教化犯人啊?拜託如果現在做不到就不要一直畫大餅講空話,等真正規劃好了再來談教化。以黃律師描述鄭某的改變,個人認為真的標準超超超超超超低啊,如果這樣就算是收到教化的效果,個人覺得真的是完全不負責任的說法。看完整個影片,深深覺得黃律師真的對於學術研究更有興趣,再次誠心建議可以改行,到真正學術研究單位和司法系統合作進行正式且專業的研究,而非一直用錯誤的工具去做他認為對的事情還一直認為這是有效正確的作法。
@LilWei47
@LilWei47 5 жыл бұрын
對於那些內心認為自己一無所有的人 死刑並不可怕 而死刑真正能夠嚇阻的 大部分也就是那些本來就會害怕無期徒刑的人
@gkgkyy3
@gkgkyy3 4 жыл бұрын
好聽話~.~
@user-lk3sn9hu2x
@user-lk3sn9hu2x 4 жыл бұрын
但是沒死刑, 你連最基本的嚇阻都沒有~
@adad446a
@adad446a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完「與惡」之後才了解到,原來所謂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原型,就是鄭傑殺人案啊。王赦的原型,也就是辯護律師的角色,再加上在幕後花絮裡,看到律師跟「王赦」討論的畫面,更可以確定這樣的比擬了
@user-rx3ge3ze8e
@user-rx3ge3ze8e 5 жыл бұрын
在目前台灣的社會與氛圍,羅瑩雪是英雄,但台灣社會終將有一天會走向高度成熟,而羅瑩雪與這位律師都會對其有極大貢獻,羅瑩雪代表的是法治與人權的最佳反例,而黃致豪律師會是台灣司法改革的第一步.
@yuexiangsun7962
@yuexiangsun7962 5 жыл бұрын
民主高度成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过西方和他们的小弟应该是没机会了,希望台湾也没这个机会
@CCC-jf3bj
@CCC-jf3bj 5 жыл бұрын
@@yuexiangsun7962難說吧,何來民主高度成熟即共產主義。目前只看到高度社會主義,跟共產風馬牛不相及。何況全球統一之前很難有真正的共產社會,會被資本社會玩
@yameiiu0818
@yameiiu0818 5 жыл бұрын
想太多! 怎樣的社會就適合怎樣的法律 台灣法律目前這麼落後 公民素質也落後 死刑才符合現在情形 要廢除死刑先把台灣落後的法條修改一遍巴
@chiachia8909
@chiachia8909 5 жыл бұрын
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台灣法律跟公民素養ㄏㄏ~
@ph860109
@ph860109 5 жыл бұрын
@@yuexiangsun7962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最好的結果就是返回資本主義而已,最糟糕的狀況就是上百萬人死亡,正如貴國。
@catscard0307
@catscard0307 5 жыл бұрын
看到以下的留言,真的覺得可悲,講者沒說過鄭捷無罪、也沒說過他不該死刑,他只想表達死刑犯應該要知道他們的背景,也應該有正確的法律制度、而不是用情緒來執行。 特別是幾個說他收了多少錢的,這是法律上說這些犯人要有辯護律師,犯人無法自己請、法院依然要指派,到底要多法盲?這事他不做總會有個衰鬼做。 而還有人表示講者的想法過度理想、講者面對的可是最殘酷的刑事法庭、他還為不只鄭捷一個死刑犯而辯護,他如果只是公事公辦、不會有人想探討這些曾是天真無邪的孩子、是如何成為戴著法盲、民粹與閒言閒語眼鏡的酸民們口中的惡魔。 當然不是不能因為鄭捷的行為而氣憤、但沒有人在乎過他的人格塑造、沒有人在乎過殺人犯成為殺人犯的背景、這才是他口中的實驗失敗、如果今天法官願意了解背後人格塑造、大眾不是不懂法律、也不願了解背景的酸民,縱使今天判為死刑,這也是一個實驗成功、最少未來的相關犯罪者會減少。
@useridcn
@useridcn 5 жыл бұрын
還是太多人不理解法治不是用公權力以正義之名行報復之實
@hsun7997
@hsun7997 3 жыл бұрын
人本身就會更容易被媒體導向或影響, 媒體跟教育的影響力非常之大, 造成我們現在所存在的價值觀
@user-uv6xk6je3e
@user-uv6xk6je3e 5 жыл бұрын
黃律師自己已經混淆了自己的“定位”了。犯罪學者、心理學家、律師、法官、矯正單位、立法者、職法單位……,各個立場、觀點與輿論批評等是不同的。當你在替被告辯護時,你就僅管做好本份~一個辯護律師。若考慮太多,便會開始懷疑自己。
@ponchen3661
@ponchen3661 5 жыл бұрын
死刑是社會最不負責任的行為,社會有責任教育一個人,而用最不負責任的方式來安撫人心,事件卻一再的發生
@user-kb4ci3if6w
@user-kb4ci3if6w 4 жыл бұрын
我不同意,我個人反對有所謂社會責任這樣的東西存在,個人不能用任何理由去做出傷害他人的事
@parjack475
@parjack475 5 жыл бұрын
想起一本书!日本的东野圭吾的 虚无的十字架
@BRosefool
@BRosefool 2 ай бұрын
@kappalol9858
@kappalol9858 5 жыл бұрын
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 這位律師真的很勇敢
@SunnyCalifornia123
@SunnyCalifornia123 5 жыл бұрын
我深深的相信黃致豪律師 是一個非常專業和非常有慈悲心的律師和中華民國國民, 只不過他把律師行業和宗教事業 “CROSSOVER” 混為一談 😰 中華民國台灣這個國家的法律 有很多方面都太老舊了 比方說侮辱法在很多歐美及亞洲國家都沒有的, or 做生意合同很多時候都只有幾頁紙, 相對於香港 新加坡歐美等等生意合同往往是幾十頁到一百多頁起跳... 這些改變都需要黃律師這種專業人士去改變, 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法律和宗教的 “CROSSOVER“ ❗💪
@Jeeshiran
@Jeeshiran 5 жыл бұрын
真的,且新約也是人為編寫,經過了兩千年,版本一直換。 基督徒還跟我說沒變,整個無言。
@gingergao1694
@gingergao1694 5 жыл бұрын
感謝還是有人努力可以讓社會思考的更深更廣 但是還是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一方面我只是個平凡人,一方面可能本身大環境就是很混亂的..... 聽起來很像為案子多爭取更多時間 進而了解研究,但是有幾個面向 正當性及有效性還是想要知道, 畢竟爭取時間也是要付出籌碼的吧(像是費用,時間,人腦,社會氛圍,被害人當事人的等待等等) (1)這個研究是不是有效的,意思是延長的時間可以帶給我們什麼答案嗎 (2)當事人有沒有想要被研究的意思,就像他說的,他想要像美劇那樣的結尾 (如果是我 被研究也是死刑 那....幹嘛;還有他有選擇不被研究的權利嗎?) (3)這樣公開研究到底是對還不對 (4)如果他生病了呢?這樣是在研究病人嗎? (5)如果他是生病了,那我們要變成社會預防生病嗎?(會變成公衛問題嗎?) (6)研究出來的結果有辦法被有效利用嗎 然後我一直很擔心如果研究出來是基因決定怎麼辦,畢竟現在很多答案都會跟妳說是基因...... 最後我覺得有在這個議題上努力的鬥士都比我或只是出意見的人都還要辛苦,辛苦了!加油!!!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不管什麼研究都是拖時間... 所以要趕快推動法規與社福的系統!! (因為你沒辦法預防某人會殺人..但可以影響他的周遭...) 如果你說的基因是本性(偏性)問題.... 應該算是....但是沒有人生出來就是惡這樣的極端!! 家庭功能的喪失才是觸發點....
@hsin-hong7250
@hsin-hong7250 2 жыл бұрын
這台下觀眾應該換成 受害者家屬 如果他們能接受律師的說法 理由 那這些分享才有價值
@weichen6525
@weichen6525 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他願意站出來·····
@user-ib5ll7bj4x
@user-ib5ll7bj4x 3 жыл бұрын
這律師只是想利用鄭前輩出風頭而已,他並非真的重視人權和有慈悲心,他只是一個虛偽、擅於演戲的人。 因為我曾試圖聯絡他多次、向他求救我「遭受毒母毒姊虐待、垃圾社工置之不理,以及遭受惡鄰惡警社會霸凌」的狀況,他完全都不想傾聽瞭解,也完全都不願伸出援手打官司或是協助向外界發聲求救。 他曾口氣惡劣地掛電話,也曾叫助理對我說他要收費三十幾萬才肯協助打官司,用獅子大開口的手法讓我知道窮人沒有砸大錢的本事足夠請他那樣出名的大律師打官司來逼我知難而退。 他利用鄭前輩的風波一戰成名後,到處上節目受採訪、到處演講,總是一副好人的樣子、重視「家庭教育、童年成長經驗、心理創傷、社會風氣教育、人權」的樣子,實在非常虛偽。 他口口聲聲說希望大家能夠記取教訓、瞭解真相、付出溫暖關心,來避免更多的憾事,他表裡不一,實在非常虛偽。
@weichen6525
@weichen6525 3 жыл бұрын
明智潤學 你也辛苦了,一路走來肯定很不容易,希望事情已經順利解決🙂 但任何人都會有不是那麼風光的時候,也都會被名利沖昏了頭。或許這位律師現在已經下定決心要為人權發聲了呀,人都會改變的。
@chieh0124
@chieh0124 7 ай бұрын
雖然解決不了問題,但先解決有問題的人依然相當重要!
@yiswang48
@yiswang48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們可以追溯當事人為何如此 ,但我絕不支持廢死
@user-cf8bl8hr8v
@user-cf8bl8hr8v 5 жыл бұрын
是的, 我非常讚賞研究死刑犯來避免犯罪 但為了避免研究為名的拖延死刑 希望律師能告知研究的目標(心理狀態,家庭影響等等),與延後執行的時限 我想為了更安全的環境, 大家會願意在稍等一下的 但請不要依你的研究要求減刑 他犯了無可挽回的錯 如果 "事實" 的證據是如此
@MissmeMichelle
@MissmeMichelle 5 жыл бұрын
有講到廢死?
@yiswang48
@yiswang48 5 жыл бұрын
@@MissmeMichelle 我只是想表達錯了就是錯了 ,不能因為各種原因 ,替當事人抹滅事實 , 進而緩衝刑量 。
@MissmeMichelle
@MissmeMichelle 5 жыл бұрын
ch yi 我也是表達律師一直說鄭捷有錯,說他贊成死刑....沒有你說的拖延! 他所做的是每個死刑辯護律師都會為死刑犯申請的步驟!那不是拖延!那是法律保障每個人在被奪走生存權之前,法律規定法官、律師都必須要做到的事!
@yiswang48
@yiswang48 5 жыл бұрын
@@MissmeMichelle 緩衝刑量是減刑的意思啦~
@amypan3401
@amypan3401 5 жыл бұрын
很認同黃律師,或是「與惡」裡的王赦他們的想法,應該要去探究這些犯罪的人背後形成的環境和原因。 但是連像紐西蘭這樣一片世界淨土的地方都發生了可怕的殺人事件,到底要如何真正的預防惡的產生?有種跟環保議題類似,好像永遠都改變不了的無力感......
@wudiwudi7839
@wudiwudi7839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愚見犯罪行為都與他們所信仰的人,物,宗教 理解所造成 。 只能通過科技從他們社交網絡來追踪 。所以才形成竊聽監視,監視竊聽又造成隱私自由精神,只能說每個時代都有流血事件,這個根本不可能改變,天下根本不會又和平的一天 。。
@fensun97
@fensun97 5 жыл бұрын
認同. 但不該因為研究而影響司法程序和判決.
@wudiwudi7839
@wudiwudi7839 5 жыл бұрын
@@fensun97 這個就是他個人追求未背訂罪之前人人都可以享有法律程序,只是這個案列不需要什麼判吧,負面影響太大,如果給他免死不是很多人追隨?
@hirokokueh3541
@hirokokueh3541 5 жыл бұрын
紐西蘭當局的做法是不給他成名的機會,連姓名、長相都禁止報導,這樣就不會有人追隨了。 而現在台灣的死刑執行反而是大肆宣傳報導,犯人的最後一餐、死亡時間都詳細報導,追隨者看了不興奮嗎?
@amypan3401
@amypan3401 5 жыл бұрын
@@fensun97 可是好像是我們的司法程序影響了研究?
@suyanka9497
@suyanka9497 5 жыл бұрын
多一點人討論、多一點人理解,我覺得社會大眾才能真正了解法律與社會案件的糾結之處,這個國家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我們每一個人要承擔與解決。死刑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目的。
@jytwang
@jytwang 5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我們與惡,以及這場演講,我覺得維護死刑犯權益的目的,並不只是要了解他們背後的原因。不論什麼原因,都不應該到殺人那一步。那是作為人的最後底線。但重要的是,國家在處理每個案件時,是毫無例外的以理性的態度依法稟公處理,還是和民眾一樣以報復心理,激憤的心情要求以命償還。依法治及正當程序行事,守法的百姓才會覺得在這個國家生活是安全的。我們不會哪一天突然發現輿論不站在自己這一邊,百口莫辯,就被這個社會遺棄了。而這個答案不只在制度上,也在每位公民的法治素養裡。
@ycwu535
@ycwu535 2 жыл бұрын
加油!一起幫助身邊的法盲
@tr3ydot1999
@tr3ydot1999 5 жыл бұрын
沒辦法黃律師做的事不符合社會期望,處於弱勢是必然的,我同意調查死刑犯的背景,但那跟廢不廢死是兩回事
@user-kj5ed3ku6l
@user-kj5ed3ku6l 5 жыл бұрын
😅
@user-ze1zs6ym6n
@user-ze1zs6ym6n 4 жыл бұрын
調查完之後發現還是該死,那就幹掉吧!
@user-kb4ci3if6w
@user-kb4ci3if6w 4 жыл бұрын
@@user-ze1zs6ym6n 就算調查完之後發現加害人成長過程有問題才至使他如此, 還是要幹掉, 調查的結果只是讓社會更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而已, 用以防範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不是要我們去同情他放他一馬, 畢竟被害人是無辜的
@ghu78u78u
@ghu78u78u 3 жыл бұрын
他沒有要廢死。。。
@user-xv2dl5pi5y
@user-xv2dl5pi5y 5 жыл бұрын
王赦就是參考他的背景的角色吧
@energy7429
@energy7429 5 жыл бұрын
學會如何去避免再次發生 就算是不可預期性的 但是也可以至少找出能預防這一種可能性的方法! 畢竟這種人是特例! 本來就該被研究!
@jsseansu5042
@jsseansu5042 5 жыл бұрын
程度 : 有夢最美,社會觀感萬歲
@user-ze9gd3bz6h
@user-ze9gd3bz6h 5 жыл бұрын
重新思考 儘管不一定有答案
@rafaellien7473
@rafaellien7473 3 жыл бұрын
我搭捷運的時候,也不知道今天會不會是我的死期
@Monica-ho5op
@Monica-ho5op 3 жыл бұрын
我現在正在做鄭洁的心理肖像研究,很容易理解他長大的環境,內心的孤獨,他犯了這麼大錯誤的原因。 可惜的是數據很少,可以進行操作和分析,人也無法告訴自己任何東西。
@user-vq8kj1dw5n
@user-vq8kj1dw5n 3 жыл бұрын
在不斷的,在不斷的,在不斷的遇見,也就是說沒有解決,那麼到底要死多少人才能阻止它發生,這是一場接著一場悲劇,還要演多久才能讓悲劇收場,這是值得注意,還是期盼下一場才有可能結束
@cloudslin472
@cloudslin472 5 жыл бұрын
他是要找出死刑犯變成這樣的原因
@user-kj5ed3ku6l
@user-kj5ed3ku6l 5 жыл бұрын
沒錯😄
@user-ib5ll7bj4x
@user-ib5ll7bj4x 3 жыл бұрын
這律師只是想利用鄭前輩出風頭而已,他並非真的重視人權和有慈悲心,他只是一個虛偽、擅於演戲的人。 因為我曾試圖聯絡他多次、向他求救我「遭受毒母毒姊虐待、垃圾社工置之不理,以及遭受惡鄰惡警社會霸凌」的狀況,他完全都不想傾聽瞭解,也完全都不願伸出援手打官司或是協助向外界發聲求救。 他曾口氣惡劣地掛電話,也曾叫助理對我說他要收費三十幾萬才肯協助打官司,用獅子大開口的手法讓我知道窮人沒有砸大錢的本事足夠請他那樣出名的大律師打官司來逼我知難而退。 他利用鄭前輩的風波一戰成名後,到處上節目受採訪、到處演講,總是一副好人的樣子、重視「家庭教育、童年成長經驗、心理創傷、社會風氣教育、人權」的樣子,實在非常虛偽。 他口口聲聲說希望大家能夠記取教訓、瞭解真相、付出溫暖關心,來避免更多的憾事,他表裡不一,實在非常虛偽。
@hao__0130
@hao__0130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ib5ll7bj4x 有證據再說話
@rosela520
@rosela520 5 жыл бұрын
看了這演講,想到了死刑廢除與否的風暴。 死刑的廢與不廢,從來就不是只有選擇題而已,而是一個需要高度理性且是從多角度去探索的議題~ 有些人支持死刑,並沒有錯!對於犯下重刑的罪犯來說,他付出應付的代價是必然的,但我們能不能在讓他付出代價之前去多找尋出任何造成他犯罪的成因呢?若能多一些瞭解,對於日後的防止犯罪是否有幫助呢? 我想說的是,僅管你是忌惡如仇的也希望速審速決的判處重刑犯死刑並快速執行,但能否冷靜個幾秒想件事:怎樣做才是對社會最有幫助的。快速執行下,這社會得到了什麼,又錯過了什麼,何者輕何者重? 其實,我本身對於死刑廢除與否是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在思考,我得到了唯一一個讓我可以支持答案,不是廢與不廢,而是犯罪心理的研究是絕對必要的,尤其是犯下重罪者;因為法律及刑罰是用來嚇阻犯罪,倘若死刑都無法有效嚇阻時,那問題肯定在別處,這應該努力去找出來,才能讓社會減少犯罪再發生。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犯罪者的心態都是在基礎的本性與家庭教育中形成的.... 所以還要浪費時間去研究什麼? 你會用開放的心態很好... 其實那就證明了你的焦點在尾端而沒在前端...... 法律與刑罰就是單純犯罪者的代價顯現而已.... 嚇阻只對反覆思考或其定型者有用而已.... 但你根本沒考慮到這種類型以外的人... 所以你才會把他混在一起了...
@IdomontorI
@IdomontorI 5 жыл бұрын
15:22,這個答案就是這些死刑犯以同樣對等的態度去犯下他們的罪行,而後他們受到司法上的不完善的對待,我認為剛剛好而已!
@TCvideos0notmusic
@TCvideos0notmusic 4 жыл бұрын
刀沒捅在自己傷上不知道痛,只能盼望「奇蹟」了
@user-on3zv6ru5e
@user-on3zv6ru5e 4 жыл бұрын
不只是死刑犯,我們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自己的最後一天。
@prince2567
@prince2567 5 жыл бұрын
蚊子要殺,孳生源也要記得清除,生活才不會受到蚊子干擾
@antibut1126
@antibut1126 5 жыл бұрын
柯重光 好比喻👍
@enb5754
@enb5754 3 жыл бұрын
蚊子沒有教化可能性? 希望你考慮其他方式 代替殺戮
@HenryLee-tc3vl
@HenryLee-tc3vl Жыл бұрын
瞭解犯案者背後動機以及人格養成確實很重要,不過為什麼會希望在審判的過程中提出來呢? 是預期討論後會有不同的結果嗎?還是什麼原因呢?
@Timlin15
@Timlin15 2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人格才是主要的問題, 一個人健康受關照的長大相對有一個較健康的人格, 但大家沒有想過是什麼因素造成這個事件, 也許加害人也被傷害過, 法律通常不會考慮到這層因素, 習慣性的忽視了重要的事情, 老實講,也許不是司法體系的問題, 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user-ck5qr8ri8v
@user-ck5qr8ri8v 5 жыл бұрын
環境教育和疾病等等都只是給了人一把刀,但決定把這把刀拿來殺人還是下廚,就是自己的抉擇了。 這世上受害的人很多,但為何有人可以去幫助同樣的受害者,有人卻執意報復? 廢死或許是轉而把加害者變成受害者,加上媒體多半大力播報犯人的細節,容易產生可辨識受害者效應,因為這個犯人形象過往非常具體,反而讓人產生同情,變成一個人的傷痛遠遠大於其他所有人的安全(且不一定犯人就受過虐待環境不好喔),所以很容易看到廢死的人主張可教化,放出來不一定會做壞事,但他們不會講的是,那再犯如何處置?他們選擇忽略高機率的再犯後果,來成就廢死個人的理想,那種孤芳自賞的偉大與慈悲,他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善良不被一般人民所接受,廢死更多關注犯人的利益,人權是權利自由,但過度擴張,勢必是擠壓他者帶來的甜頭。 把犯人的可憐無限放大,卻完全忽視只要有假釋可能,他們出來再犯就又是幾個家庭的破碎和永無可挽回的後果,廢死這麼怕冤獄,卻不怕這些重罪犯出來毀掉百姓的人生,這很明顯是因為一個人可看見的苦,比起龐大數字的群眾要值得被珍惜,有悖常理的善其實已經是姑息養奸了,廢死對其他人的恐懼和痛苦、危險是冷酷無情的,所以為什麼廢死會被反對。 我們討論的不是偷個糖果,考試作弊之類的小惡小錯,怎麼可以用同樣的標準去審視是否縱容是否再給一次機會?廢死的縱容,這些犯人會感激還是理直氣壯? 廢死根本拿百姓的安危來做教化與否的大型實驗,這是種豪賭,籌碼是其他人的性命財產安全,拿這種東西來成全自己的善還是善嗎? 侯友宜說很多犯下大案子的人都是在頻繁進出監獄假釋出來再犯,越來越嚴重。人心多難改變啊,我們光是要戒掉壞習慣都非常困難,何況是已經成熟的惡。 如果要把個人的惡推給全部人來承擔,合理化這種惡行,是否被害者家屬也可以用這種創傷為由報復加害者,私刑是否可以同樣被廢死包容? 廢死總愛說說以暴制暴就跟犯人一樣了,怎麼會一樣,把強暴犯的作為化約成性行為,然後說大家做愛就是強暴的邏輯? 廢死如果開銀行是最好的銀行,信用破產都能一借再借,可惜錢可以賺可以揮霍,人命和人生被剝奪了就無法再恢復了。
@bdscsu2310
@bdscsu2310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個人覺得鄭捷就某個角度來看也是受害者,被他的無知害死的。下面一水的都在說死刑是對鄭捷的懲罰,但是檢討鄭捷的時候,我們曾幾何時檢討過自己呢?當我們選擇對別人冷漠的袖手旁觀、甚至有意無意的加害別人時,是否想過這些人會是未來的鄭捷?一個人,犯下一個天大的過錯,絕對不可能是他一個人的過失,整個社會都應該要一起負責,因為這個殺人犯成長的大環境,是我們全部的人共同造成的。 第二,人是否有教化的可能性?當然是有的,但是這個教化並不是被關在牢裡就能成功,而是必須在多方面下苦功。我覺得最簡單的兩個方向就是1.教育,教會他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導他用正確的認知看待世界。2.愛他,給予他關懷和溫暖。人們是難以想像自己從來沒碰觸過的事情的,所以他一定得被愛過、被善待過,才知道如何愛別人、善待別人。我也從來沒見過有哪個人被善待以後,還會有心情去傷害別人,又不是傻。或許你們覺得這種教化天方夜譚,但是這種教育是真實存在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我正受著這樣的教育;它不是針對囚犯的教育,而是針對所有人類,因為我們都需要正確看待事情的觀念和愛與被愛,如果現今的教育能做到這兩點,社會會有這麼多的犯罪嗎? 最後,其實最下邊際,我認為我們應該將他當做一個「人」看待。這個理由很簡單。我們這輩子都做過許多錯事,像我就很懺悔國高中時做了很多讓父母難過的事,但是在愧疚生起的當下,我是很渴望能夠被原諒的,我渴望被包容、被接納。相信每一個人也都是這樣,不然哪會有那麼多人浪子回頭呢?所以,將這顆渴望被包容接納的心推己及人,這個觀點就很容易被理解了。 其實教化一個死刑犯沒那麼簡單,我們可能連改個熬夜的習慣就能花個好幾年,將一個在痛苦深淵的心靈救回來談何容易?但是其實這件事也沒有那麼困難、那麼可怕,因為如果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就一定能達到。最可怕的是過於堅持「站在泳池邊就斷言自己一定會溺死」的錯誤假設;以及遇到別人犯錯,就用另一種暴力形式去對待他的行為。 如果我們徹底忽略他為「人」的那一塊,而著重於焦慮自己未來會被傷害,所以趕快殺掉他的想法;或者正因為自己被傷害,而決定一輩子活在仇恨裡的想法,這兩種想法都不會為社會帶來真正的祥和,甚至對於自身的價值和品德也是一種傷害。
@jk2311
@jk2311 5 жыл бұрын
乾我屌事,死就對啦
@user-sf9no3kc2e
@user-sf9no3kc2e 5 жыл бұрын
こころにいんる
@user-kb4ci3if6w
@user-kb4ci3if6w 4 жыл бұрын
我換個角度說,社會本質是競爭的,每個人從小到大不斷學習要如何融入社會,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適者生存的意味,做不到的人,被社會邊緣化的人,多少有他們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才導致自己無法融入社會,我不認為這是社會的責任,不可能要求環境來配合自己,想要融入社會只能靠自己努力,沒有人對他有義務的,要是他因為受不了而做出了更進一步的反社會行為,那就休怪社會無情拋棄他了,他沒有資格以這些來當理由傷害他人傷害社會
@user-yy6zz2yg9w
@user-yy6zz2yg9w 3 жыл бұрын
@@user-kb4ci3if6w 我觉得你太紧张了啦。🙀🙀 放松一点啦。🙈🙈🙉🙉
@user-yy6zz2yg9w
@user-yy6zz2yg9w 3 жыл бұрын
很佩服你们的打字能力。 希望你们也有能力做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
@JoTinwhay
@JoTinwhay 4 жыл бұрын
又是個過程比結果重要的例子
@reallusiontest
@reallusiontest 4 жыл бұрын
(事實上,相信死刑具嚇阻效用的那些人不瞭解人性。罪惡的激情不會比高尚的激情更受阻於對於死亡的恐懼。假如對死亡的恐懼擋得了人,世上既不會有偉大的士兵,也不會有偉大的運動家。我們欽佩這些人,他們在面對死亡時毫不遲疑。其他那些被別種激情所驅使的人也毫不遲疑。所謂處於極度激情中的人會因怕死而被約束,這種想法只是為了死刑而被創造出來的。) 三十年多前,在法國研議廢除死刑之際,時任法務部長的法學教授Robert Badinter 簡單來說就是, 對於不怕死的人, 死刑並不是有效遏阻犯罪的刑罰, 當死刑並不能遏阻死亡犯罪時, 到底要用甚麼方式來預防犯罪, 才是重點。台灣目前還停留在全民公審的狀態, 死刑犯執行與否與媒體熱度呈現正相關, 但是不管贊同或反對廢死的人更應該思考的課題就是, 當有一天連極端的死刑都不能有效遏阻死亡犯罪時, 藥用甚麼方式來預防犯罪??
@foxms18e
@foxms18e 5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人不贊成廢死很大的原因是台灣沒有真正的無期徒刑,無期徒刑對於犯罪者而言只是20年的苦窯,20年假釋出獄後司法系統也沒有持續的追蹤,殺人出獄的不是做大哥,就是在進去,所以只要台灣的制度不改,我希望那些人早點超生,對大家都好!
@TreeSu
@TreeSu 5 жыл бұрын
死刑是嚇阻也是一種必須,或許對瘋狂的人沒有作用,但對絕大多數人絕對有嚇阻作用,瘋狂的人值得探討形成原因及處理問題沒錯,但已發生及未發生兩者都皆須做處置及探討.
@t-800_4
@t-800_4 5 жыл бұрын
可許多西方國家已經廢除死刑,而犯罪率並沒有相應提升,你可以思考看看你的看法是不是有漏洞。
@moslow1509
@moslow1509 5 жыл бұрын
量刑再重 心智不健全的人根本無法判斷 一樣會犯 對於你我善良根本不會犯的人 甚至不用法律 用道德就夠了 量刑的提高真的沒有嚇阻效果 只是政府給其他善良百姓的安慰 當然 如果站在不想花錢養垃圾的立場下 槍斃並沒有錯 但槍斃後還是永遠會有下一個 應該是儘量瞭解原因 瞭解完再槍斃 再強調一次 死刑是政府安撫人心的 會殺人的人心智 和正常人不同 不會犯就是不會犯 會犯就是會犯
@TreeSu
@TreeSu 5 жыл бұрын
西方國家等同台灣?我知道大家都愛朝好的去比較,我舉個例雖然很瞎,今天闖紅燈如果是判死刑,你覺得違規數據會不會降下來,如果全用道德來管理,你覺得今天做任何事完全沒法律約束,這世界會如何,我是不敢想像啦,我看到的都是鑽法律漏洞的,人類還沒進化到不用法律約束的層次。
@larry963852741
@larry963852741 5 жыл бұрын
@@t-800_4 ㄏㄏ 你知道西方國家的 雖然沒有提升 但犯罪率還是比台灣高嘛 如果廢除死刑 台灣就會出現像 西方國家那樣的屠殺式犯罪(我說的不是恐攻) 那台灣就危險了 像是2011年的 挪威血洗夏令營
@user-wu7fo9pu1o
@user-wu7fo9pu1o 5 жыл бұрын
@@larry963852741 挪威血洗夏令營是槍械問題,西方國家犯罪率加拿大遠低於美國,你說哪一個西方國家? 歐洲?美洲?還是墨西哥哪爛地方?不要非亞洲就西方國家好不好。
@kekes1219
@kekes1219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們與惡的粉+1
@sekokawanaify
@sekokawanaify 5 жыл бұрын
大道理誰都會講,死刑&增加司法過程精準度從來都可以並存
@CCC-jf3bj
@CCC-jf3bj 5 жыл бұрын
完全認同!當初知道他被執行我第一反應是憤怒。就算只緩幾個月也好,多少都能從他身上找出"鄭捷何以為鄭捷"的蛛絲馬跡。但卻被政府當作政績似的迅速處決...
@thingnot5798
@thingnot5798 5 жыл бұрын
不認同...就算多給你個300天,難道會突然找到一個『阿!殺人犯就是這樣產生的!只要XXXXX以後就再也不會有殺人犯』的辦法嗎? 不可能吧,那堅持拖著的原因是什麼?
@larry963852741
@larry963852741 5 жыл бұрын
鄭捷喔 死一死就好了啦 浪費空間 浪費糧食 教育做起要 但如果已經犯的人 可以讓他入土就好
@CCC-jf3bj
@CCC-jf3bj 5 жыл бұрын
@@thingnot5798 世界何其複雜,你卻故意預設了有"一個"不再讓一切殺人犯出現的辦法,這種路人皆知不存在的事物、不可能的目標 況且你這說法否定了他的惡行是他的經歷所產生的後果。換言之照你的話隨機殺人隨機的不只是目標,兇手也是。一個從全方位觀察都真正善良,乃至他自己都自認善良的人、一個剛愎自負導致事業失敗的的人、一個平凡無奇坐在你隔壁的乘客,都可能在下一秒中邪化身隨機殺人犯,是這樣的嗎? 隨機殺人是最終結果,背後是各種事件的負面影響。而人類不是神,我們無法從各個角度去窺知一個人何以成為如今的樣子。尤其在任何人眼中根本都沒有他要行兇的前兆,甚至他不說的話幾乎無從得知原因。試問不從他本人身上找原因來防治的話是要去擲筊嗎? 此外那些對他造成負面影響的經歷,不難想像發生在別人身上也會使人往不好的方面發展,最悲慘的後果就是去自我毀滅甚至成為下一個隨機殺人犯。當時別那麼急著執行死刑,就多花那幾天的糧食,好好了解他如何從一個家長手心裡可愛的小嬰兒,變成輕視生命的隨機殺人犯,多少都能拯救其他生命
@CCC-jf3bj
@CCC-jf3bj 5 жыл бұрын
@@larry963852741說得好!說得妙極! 防止這樣的人出現要從教育做起!但他何嘗不是接受你所謂的教育? 他的父母、師長、同儕有教他去隨機殺人嗎?那他為何這麼做?我們要如何防止下一個他出現?正因我們的教育、社會可能有地方需要補強修正,我才這麼主張
@CCC-jf3bj
@CCC-jf3bj 5 жыл бұрын
此外300天我是覺得太多啦,真的要摸清一個人的經歷應該不用那麼久
@jamesfisher3054
@jamesfisher3054 5 жыл бұрын
台灣成為民主國家的時間還是太年輕了 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探討研究的議題 希望台灣未來的民主社會 不會是被政客拿在手上操縱的那顆棋子
@zhengzhewu66
@zhengzhewu66 5 жыл бұрын
就像美國為了現在的民主,花了好幾百年血的革命
@jinitaimei368
@jinitaimei368 5 жыл бұрын
等你们先成为国家再说吧
@stacylin926
@stacylin926 5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黃律師、謝謝「與惡」
@hyolan
@hyolan 5 жыл бұрын
我覺得死刑犯的背景和成長過程是最重要的,或許他經歷了社會的另一面才做出這樣的事情,而這個"社會的另一面"通常才是社會真正應該面對並解決的問題。 更何況世界上每個人一定都曾有一絲想過殺人、希望某人死亡的念頭,常常只是因為沒勇氣、害怕被關才沒去做,但卻總是用看神經病的眼光看待所有殺人犯,搞得好像好像自己的想法有多清高一樣。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又遇到了~.~ 但我認為你也混淆觀點了~.~ ------------------------------------------------- 犯罪者的心態都是在基礎的本性與家庭教育中形成的.... 所以還要浪費時間去研究什麼? 你會用開放的心態很好... 其實那就證明了你的焦點在尾端而沒在前端...... 法律與刑罰就是單純犯罪者的代價顯現而已.... 嚇阻只對反覆思考或其定型者有用而已.... 但你根本沒考慮到這種類型以外的人... 所以你才會把他混在一起了... ----------------------------------------------- 拿一個我今天在遊戲論壇被鎖定的主題.... 關於流浪漢是否該全面安樂死的標題~.~ 這問題很明顯作者有認知或發洩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機構去處理這種問題... 這樣我們就可以預防他成為更壞的人了不是嗎~.~? 這樣就會在你說的出現重大事件之前很有效的避免不是嗎~.~? 對待殺人犯清不清高這種話不要去開頭~.~ 不然當有人問說假釋犯住你家隔壁你就腫了~.~ 討論問題絕對不要衝動....不然跟范作者其實沒兩樣...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又遇到了~.~ 但我認為你也混淆觀點了~.~ ------------------------------------------------- 犯罪者的心態都是在基礎的本性與家庭教育中形成的.... 所以還要浪費時間去研究什麼? 你會用開放的心態很好... 其實那就證明了你的焦點在尾端而沒在前端...... 法律與刑罰就是單純犯罪者的代價顯現而已.... 嚇阻只對反覆思考或其定型者有用而已.... 但你根本沒考慮到這種類型以外的人... 所以你才會把他混在一起了... ----------------------------------------------- 拿一個我今天在遊戲論壇被鎖定的主題.... 關於流浪漢是否該全面安樂死的標題~.~ 這問題很明顯作者有認知或發洩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機構去處理這種問題... 這樣我們就可以預防他成為更壞的人了不是嗎~.~? 這樣就會在你說的出現重大事件之前很有效的避免不是嗎~.~? 對待殺人犯清不清高這種話不要去開頭~.~ 不然當有人問說假釋犯住你家隔壁你就腫了~.~ 討論問題絕對不要衝動....不然跟范作者其實沒兩樣...
@hyolan
@hyolan 5 жыл бұрын
@@gkgkyy3 我覺得你沒聽懂我在講甚麼诶,有點牛頭不對馬嘴,而且我也沒衝動啊?不懂哪一句讓你認為我衝動了? 我聽不太懂你想表達的,甚麼尾端前端@@? 1. "犯罪者的心態都是在基礎的本性與家庭教育中形成的"當你說出這句話不就正是你自己"根本沒考慮到這種類型以外的人"了? 不論是我自己的經歷、鄭捷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劇情都能打臉這句話。 我身為一個幾乎快殺過人的人來說,我本性是善良的、家庭教育就是很普遍的傳統教育,是我自己在社會上所經歷的開始讓我質疑我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我經歷的災難(社會黑暗)讓我開始思考、想殺人。 確實有殺人犯是因為家庭教育問題產生的,但更多的是在社會上的經歷,也有人是完全因為本性(極少案例)、也有基因遺傳(極少案例+科學仍無法證明)。 而那些因為社會經歷而產生的殺人犯正是呈現社會問題所在證明,而人民卻不願意去正視。 "我們與惡的距離"內的殺人犯家人也完全沒有問題、都很愛小孩、教育也很正常普通,但她仍然去殺人了,而社會卻不願意去問"為什麼"。 2. 我看不出來你舉的例子跟你所提的觀點有任何關連。 但就這句話"這問題很明顯作者有認知或發洩的問題",你只認為你的想法是對的,沒有去考慮到其他可能性(或許作者純粹只是想對這件事有關心而已,或許他只是自己解答不出來想問問看而已),你卻直接認定他認知有問題(或想發洩)。由此可知你大概也是用看完我文章後的既定印象來想我,而沒有去想其他可能性。 我不知道你們討論流浪漢是因為流浪漢犯罪還是怎樣,但以機構去"控制"一個族群,並無法降低他們成為更壞的人(這基本上你有經歷過社會黑暗、多去了解人性、多看新聞就會看到很多案例),只能限制他們不去做壞事,這方法只是在解決問問題的人、而不是問題本身,簡單來說就是在逃避。 今天如果不是流浪漢,而是精神病患,你認為該把他們關起來?還是情況好的可以放出來? 關起來迫害基本人權,放出來有機率會去殺人。 你要想的是 (1)被放出來的精神病患為甚麼會復發去殺人? 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歧視、排擠。而把他們關起來,就永遠不會看到社會歧視排擠霸凌人的一面。 (2)不放出來的原因是甚麼? 因為有機率會去殺害無辜人。那機率又有多高?其實非常非常非常低,就跟鄭捷事件發生機率、流浪漢殺人機率一樣,都很低。而你卻要因為那極低的機率迫害剩下整個族群的人權?甚至那些一出生就有精神疾病的人? "殺害無辜的人"就這點來講,車禍、醫療疏忽發生率都比鄭捷事件、精神病殺人事件、流浪漢殺人事件發生率還高很多很多很多。如果真的只是想"救人",那不如去教育三寶、提高醫療監督? 而如果不是想"救人",卻想把精神病患關起來、流浪漢控制起來、殺人犯死刑,那除了歧視之外不就只是正義魔人罷了? 而如果你所謂的機構,不是控制,而是給予流浪漢生活所需、教育他們等等,確實能降低犯罪率。 但是今天精神病患、鄭捷、一般人殺人,不是"一個特定小族群",是全人類,而你所謂的機構,就是政府,而我所謂的"應該知道問題、然後預防",就是因為這個機構(政府),並不知道他們的實行措施、教育、社會上的問題,他們只是抹殺發問的人。 抹殺發問者,是無法解決問題的,要改善教育、社會觀念、法律,才能解決問題。而只有調查這些悲劇的發生,才能發現問題。 也就是說,你所謂的"機構"早就有了,只是他們做法有問題,社會上也沒有人察覺到。 3. "當有人問說假釋犯住你家隔壁你就腫了" 你看你又預設我的回答@@ 不好意思我講話很直--你能不能不要那麼自以為自己很了解別人? 假釋犯住我隔壁我完全沒問題,他們跟我們一樣都只是普通人,有什麼問題嗎?
@gkgkyy3
@gkgkyy3 5 жыл бұрын
@@hyolan 法律與刑罰就是單純犯罪者的代價顯現而已.... 嚇阻只對反覆思考或其定型者有用而已.... 但你根本沒考慮到這種類型以外的人... 所以你才會把他混在一起了... ----------------------------------------- 請不要隨意刪減我的話.. 你會這樣刪減就代表你不了解..... 反覆思考與其定型者的意思就是說會一直思考直到沒有衝動為止........ 也難怪你會有這種感覺.... 就是因為過於保守傳統才會讓家庭的教育跟社會格格不入....... 出門在外的耐性絕對百分百是在家庭形成的
@wuhank5770
@wuhank5770 5 жыл бұрын
我同意在執行一位死刑犯人的刑責的時候能夠先了解犯人的成長背景或作案想法甚至跟劇中一樣是精神病患等等,但同時我也不贊成廢死,我支持殺人犯一律死刑,了解殺人犯背景或想法後或許人們在教育以及思考方面能夠更成熟全面。
@XinYu520
@XinYu520 5 жыл бұрын
+1 該有的研究和防範以及司法程序都必須要有 / 不過再教化這點真的 總要教化看看才知道能不能教化(? 但我也還是支持死刑(目前
@doodyang6689
@doodyang6689 5 жыл бұрын
可是我也好奇那些受害者,他們被殺害的時候,有通知嗎?有透明化嗎?有打麻醉嗎?有最後一餐嗎?而他們犯了什麼錯?
@bilibalaya
@bilibalaya 5 жыл бұрын
Gina Su 對!聽完這段,我想到的是誰來考量被害者的生命權?
@louisc398louis4
@louisc398louis4 5 жыл бұрын
他們在受法律保障前就離開了 社會無法給他們本身任何實際補償 只能盡量避免再有人受到傷害 家屬方面給足夠的幫助以維持家庭穩定 而加害者方面 一旦進入司法程序 公正公開是法治國家應該有的原則 並且死刑犯在執刑前是一份珍貴的資料 對他們的研究有助於找出問題的源頭 盡快減少社會造成悲劇的不良因素 就可能保障更多人的生命權 只希望世間不要有太多仇恨跟對立
@charlsepheng3196
@charlsepheng3196 5 жыл бұрын
與惡看完來報到!
@user-vr7wg6bm7q
@user-vr7wg6bm7q 5 жыл бұрын
好難過
когда повзрослела // EVA mash
00:40
EVA ma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ЛН
The joker's house has been invaded by a pseudo-human#joker #shorts
00:39
Untitled Joker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Мы никогда не были так напуганы!
00:15
Аришнев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ЛН
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許峰源 at TEDxNCCU
18:32
TEDx Tal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7 МЛН
人生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 | Wei Jie Ciou | TEDxNTHU
19:34
TEDx Talks
Рет қаралды 1,3 МЛ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