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訕笑「資源班」被罵爆!澳洲、芬蘭也有資源班,和台灣又有什麼不同?【TODAY 看世界】

  Рет қаралды 94,567

The World TODAY

The World TODAY

Ай бұрын

上個星期台灣有網紅開直播的時候,嘲諷了 #資源班,最近澳洲也在討論資源班的問題,因為澳洲雖然提倡「#全納教育」,也就是提供有情緒障礙或其他需求的學生幫助,讓他們能融入一般的教學環境,但有媒體報導指出,澳洲的公立學校,很多方面都還沒做到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當資源班的資源不足時,會對學生、家長及學校造成什麼影響?
*影片8’38’’處,支「特」應為「持」,感謝網友指正
快來測:看世界四月月考
u.lin.ee/qppTlrs/pro
🌏 鎖定 LINE TODAY 看片分類 ⇨ 原創節目 ⇨ #TODAY看世界,天天帶你秒懂世界大小事:u.lin.ee/N8pYfra/fb
訂閱 LINE TODAY Taiwan 官方帳號,全球脈動不漏接
lin.ee/OKm23kXh

Пікірлер: 306
@caesar303130
@caesar303130 Ай бұрын
我是特教教師,從業十六、七年了,我必須說,台灣的特教做的程度真的已經是全球前段班中的前段班水準了。 南韓的特教服務很多是收費制,在台灣沒有特教服務是要收錢才給的(自聘生活照護助理員不算喔,因為錢沒有經手學校);大陸東莞台商子弟學校已經是大陸裡面極少數有特教的學校,也因為是台商子弟學校因此資源遠遠高過一般學校,但在那裡依然是一班50多人(以台中為例,特教班法定上限12人);印度各邦有差異,但整體來說特教生在資源好一點的邦,大概就是晾在普通班角落,有多餘時間心力再教學、協助(俗稱自生自滅);本集節目也說了澳洲的情況,相比台灣真的有許多不足,起碼在台灣沒有學校敢公然拒絕特教生入學(特教法有寫不得因為障礙問題拒絕入學、應試)。台灣各縣市還會依法「免費」提供需要的學生特教助理員協助生活自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師等專業團隊服務(時數雖然不多,但起碼有);無法上下學的孩子除了學校提供交通車外,父母自行接送還會補助交通費等等補助和服務。雖然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進,但相較於很多國家,台灣在特教方面真的已經走在非常前面了。
@cathyyu1407
@cathyyu1407 Ай бұрын
謝謝特教老師的用心! 雖然感覺得到經費有限,但我的小孩在經歷特教輔導後進步很多! 我們家長有時難理解小孩身心狀態, 有時想教也教不會❤
@user-qj3ej9ht3b
@user-qj3ej9ht3b Ай бұрын
一整個學期時數就1小時,少得可憐
@paradox996
@paradox996 Ай бұрын
特教經費跟人力都很吃緊。這是來自現場的困境。由於觀念普級,各類需要幫助的小孩被檢驗出來更多,資源真的很珍貴,即使一週一小時也不無小補。至少對弱勢家庭來說,那是他唯一練習的機會,因為不是每個人都上的起私人語言治療師跟職能治療等等。大多遇到現場特教巡輔老師,都超好👍
@caesar303130
@caesar303130 Ай бұрын
@@user-qj3ej9ht3b 第一,時數各縣市都有不同,請不要用你的縣市當作統一標準,我的學生一個人每學期都有三次左右。 第二,這個服務的核心是要協助學生適應學校生活,並給學校教師相關的課程調整諮詢服務,比如我的特教班體育課中有腦麻學生,我經常會諮詢物理治療師關於學生的體育訓練內容及方向,重點在於給教師諮詢及協助,而非少少幾個小時的訓練內容;真要訓練到有成效,請自費去外面找治療診所,不然難道自費的家長都撞到頭? 第三,這是免費服務,一毛錢都沒跟你收,我不懂嫌少是什麼意思?國家欠你的嗎?
@user-qg1po1sv8c
@user-qg1po1sv8c Ай бұрын
:)
@OarlsCat
@OarlsCat Ай бұрын
以下原自韓璟的臉書貼文 「我就是唸過資源班的人。 國小時我有一度被丟進資源班就讀,當時被丟進去就讀的原因,是因為別人叫我的時候,我的反應總是慢一拍,以及跟人問答對談的反應比較慢。 我不知道現在的資源班制度是怎麼樣,畢竟距離我國小也已經超過20年了。但根據我當時的經驗,我們這些就讀資源班的同學,必須要在上課時間,另外到另一間教室學習。 在這間教室裡,學習的方式不單單只是靠黑板跟粉筆,而是可以靠很多的教具、錄音帶、錄影帶,甚至是玩具跟圖畫書。當時跟我同班的同學,印象中還有兩三位,其中一位是我們班上某個兩隻耳朵都重聽的學生。 在資源班的那一兩個月,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非常舒服的一段經歷。你不用去急著回應什麼其實你不確定的答案,也可以好好的去吸收你所學習到的東西,對我來說,那其實才是一個正常的教育該有的樣貌。 我後來被診斷出只是耳朵不好,其餘大部分的表現跟一般人無異,就這樣迅速從資源班中畢業了,但我總是記得這段短短的經歷。 聽說台灣這一兩天,有親子網紅在直播中嘲笑資源班的學生,小朋友還說「我這麼聰明,不可能進資源班」,嗯哼好喔。 補充個,雖然我國小唸過資源班,但我高中唸的是台中女中資優班唷,以上資訊給聰明的父母與小朋友參考看看😌」
@Nina0314
@Nina0314 Ай бұрын
距今18年前,我國小一年級考注音大會考沒有及格,我們班班導就聯絡我的家長讓我進資源班輔導,資源班的老師真的非常有耐心,那時候那個老師帶著我和另外兩個也需要輔導的學生,花很多心思與時間練字,不過其實我幼稚園開始就在媽媽嚴厲指導下學了注音,可是我媽太兇了我根本記不住,只記得害怕XD 還好有溫柔又有耐心的老師帶我學習讓我漸漸建立自己的學習步調,小學升二年級後我就沒再上資源班了,真的由衷感謝資源班的機制!
@Yuki-xr1tr
@Yuki-xr1tr Ай бұрын
其實看到小朋友之後不用再來資源班是老師、照顧員跟志工阿姨最開心的一件事❤
@ktlevittan3404
@ktlevittan3404 Ай бұрын
對啊小時候不知道媽媽是在拍殺洨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Ай бұрын
意外發現我們同年紀耶!我們小一的老師超兇的,好羨慕你有資源班非常有耐心的老師培育你與陪伴你
@midnightsnowwind
@midnightsnowwind Ай бұрын
最大的問題在家長...超多家長會隱瞞孩子的情況,都要等到孩子在學生跟同學起衝突了、明顯有問題時,才支支吾吾的說自己的孩子有障礙...(遇過隱瞞孩子曾經自殘、有PTSD;遇過重度自閉,卻不願送特教) 不然就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孩子有障礙(智能障礙),卻打死不帶孩子去看醫生做測驗,堅持孩子只是反應慢 比較遲鈍而已。 還遇過 孩子明明是中度障礙,卻說是輕度...一邊要求教師要特別照顧,一邊又要求說不能讓自己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待遇跟其他學生有差別,以免傷到孩子的心靈...🙄 家長的問題之外,另一個問題就是資源:錢、人力(專業師資、師生比)、空間 即便政府已經給了不少...但不夠,就是不夠....這是一個無底洞!!
@mylifeisbright9717
@mylifeisbright9717 Ай бұрын
我國中有個同學就是有智能障礙,然後老師請家長過來,建議送他家小孩去檢測然後去上特殊教育班,結果家長惱羞成怒把老師打了😥 最後我只記得那個同學轉學了
@MrJays940611
@MrJays940611 Ай бұрын
同感,還印象深刻我小五的時候,有一次中午輪到我負責抬餐桶 那一天我負責的是廚餘桶,按規矩要問過全班要不要倒廚餘再抬走 結果問完沒人回答後,剛走出教室門就被一個資源班的傢伙在我身後拿不鏽鋼碗往我後腦勺砸... 當下直接和餐桶一起跌下樓梯,甚至連眼鏡都裂開就知道多扯了... 很神奇的是我對事後找家長和事後處理都沒啥印象,只知道後來好像對方轉去特教班了😳
@miliku0305
@miliku0305 Ай бұрын
最大問題真的在家長。有時候陷入迷思,覺得自家小孩很正常只是需要教(打)育(罵),但過動或自閉的孩子怎麼可能打罵就會好?不然就是小孩子一吵鬧就說孩子有過動症 我常覺得,家長比小孩更需要教,現在很多家長比小孩更不懂事
@pyazx340
@pyazx340 Ай бұрын
高中曾經遇過一位同學坐不住、嘴巴停不下來、不會看場合說話、無法認知脫序行為的嚴重性(曾經觸犯公共危險罪那種)霸凌同學沒少過 簡單來說就是過動的8+9 正常的89好歹也會看一下別人臉色和情況決定行為 但他不會 他的89朋友提醒他不要再說了 依然故我 根據我淺薄的八卦了解 該同學家長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 不過觀念傳統 不乖只會打 暴力對待小孩 水管抽板手砸 更別說帶小孩看醫生了 老師當然也有提過 只是家長似乎只覺得生出這樣的小孩是自己造的孽 所以非常虔誠的消業障希望改善(??? 只能說盲目不願意改變自身想法的家長苦到自己也苦到小孩… 看那位同學這樣也是滿可憐的 但是被他霸凌的同學真心更可憐 不過我本人就是完全相反的故事了 內向+高敏感(長大自己發現的)+醫生診斷類亞斯性格(抱歉我忘記那個名字了) 然後家長覺得我都不跟別人互動很不正常 帶我看遍各大醫生 醫生最多也只有診斷類亞斯 只是個性像 沒那麼嚴重 但是家長覺得不會主動跟別人互動一定有什麼問題 拜託我真的只是內向 不過有危機意識是好事 醫院也滿好玩的(對我來說)雖然這也是一種只相信自己想法的表現 後來國中無法面對我的拒學又是一回事了😢
@ya-hueilan5110
@ya-hueilan5110 Ай бұрын
前老闆弟弟的孩子很明顯就是需要上特教班,但他不肯接受,一直對大家說,他這樣長大就會好了啦,但是長大後他還是小時候那個樣
@loveurselfm3
@loveurselfm3 Ай бұрын
我小學大約3年級左右也是資源班的,什麼原因被分派的我不知道,好像是數學一直只有30幾分? 國中3年級突然對數學有興趣,後來考大學,我是社會組跨考甲組數學,並且都是頂標。 我現在3x歲也是海外某外商銀行的中高管了。 希望大家盡力學習不要用特殊眼光看待任何人事物。
@rielneerim8491
@rielneerim8491 Ай бұрын
我自己就是澳洲某州前公校老師,一個班25個人,起碼好幾個是有特定學習需求和障礙的。全納教育的理念很好,但資源和對教師的支持不夠,最後對任何一方都是一場災難。絕大部分老師在讀書時候都沒有受過特殊教育的訓練,加上又要differentiation去照顧學習情況不同的學生,老師也是人,還要做一堆和本身教學關係以外的事,還不乏部分學校的工作環境喜歡霸凌宮鬥,最後想得開的辭職走了,想不開的做到身心俱疲一身病不得不考慮走了。所以現在造成這樣的局面,教育部是應該去反思一下,如何把理想和現實結合,同時關愛一下那些被折磨的不成樣的老師。
@joeliao4032
@joeliao4032 Ай бұрын
個人真心覺得公校老師跟超商店員都是超人 有異於常人的耐力跟毅力 尤其是公校老師 超商店員若遇到奧客真的受不了反擊了一兩句 若被開除 大不了到另外一家工作 但公校老師就不同了 像前一陣子有中正高中的學生打代課老師 老師都不還手 大家都說還好老師沒有還手 否則下場就很慘,,, 我就覺得奇怪了 被攻擊了 為什麼不能以自衛的正當防禦理由還手? 若今天這個學生有攜帶小刀呢?他也得默默承受?只是因為他是老師? 只能說 現在老師 真的不是人幹的工作 ,,,,
@rielneerim8491
@rielneerim8491 Ай бұрын
@@joeliao4032 你說的太對了,因為之前澳洲有好幾個都是老師和學生起了肢體衝突最後老師好慘。老師的確不應該打學生,但是試想一下,老師這個群體都算是忍耐力很強大的一群人,到底是多過分的情況才會沒忍住?未成年人就是天王老子,他們做的再錯,學校都會保他們,而老師在這種事有沒有得到公正處理,他們不在乎。學生最多聽課幾天就算了,老師的牌照就沒了,還可能被追法律責任。
@sylviatang5842
@sylviatang5842 Ай бұрын
主持人說得太好了,「教育是爲了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素養」,但是在台灣我認為家長、老師或教育當局都做得不夠。
@user-mw2hg6cj8s
@user-mw2hg6cj8s Ай бұрын
大家都在拼升學,培養公民素養?誰在乎啊
@user-mb6qm3gv4v
@user-mb6qm3gv4v Ай бұрын
@@user-mw2hg6cj8s 公民素養不能幫助小孩考上家長心目中的台大醫學阿
@anick321433
@anick321433 Ай бұрын
教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下一代的公民素養,主持人說錯了
@sylviatang5842
@sylviatang5842 Ай бұрын
@@anick321433 請您分享一下您認為教育的目的爲何?謝謝
@choosin
@choosin Ай бұрын
不只特教、資源,台灣是全面對培養公民素養的用心都不夠.... 小朋友從小到大畢業當個法盲,對政府只有害怕冷漠,自己權益也不會顧,發現問題也不會反映,出事了往往只能當巨嬰... 花大把時間精力去比解題誰第一誰第二= =
@minifox1985
@minifox1985 Ай бұрын
算是現場工作人員路過,資源班真的很辛苦,但如果沒有這些老師抓著底板,很多孩子會長得更歪。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鄭捷和陳進興也有對於他們障礙的推測,很多犯罪者同時也是有困難的孩子,如果歧視而不是重視這些弱勢團體,最後還是會反撲到身上。 另:臺灣的全納教育不太好,問題超多。
@use_0272
@use_0272 Ай бұрын
女兒國中時班上有一位唐氏兒和一位嚴重學習遲緩而且常發作癲癇的孩子。常常為了他們二位全班上課停擺,課程延後。而且他們在正常的班級根本學習不了什麼。全納教育對正常孩子不公平,對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也無濟於事。
@aaaac4260
@aaaac4260 Ай бұрын
我認為是支援不夠的問題。只用一句融合教育,就把大部分責任丟給班導師,即使同學和家長一開始是支持的,如果特殊生有狀況,導師卻沒有充分外部支援,難道放下全班只顧特殊生?不僅導師壓力大,融合效果也未必好,反而可能加深其他學生和家長對特殊生的歧視及反彈。台灣的教育沒有全盤長期考量,經常東學西學四不像,導致什麼也做不好,已經是長久以來的問題!
@user-tu9gy8mm7z
@user-tu9gy8mm7z Ай бұрын
一開始支持包容但是遇到那種問題真的很大的,我想大多數人應該都很難接受也不想自己被利益受損,我國小 國中班上就有這類的問題學生,上課上到一半會在課堂上大鬧重點老師也沒點名他也沒對他幹嘛,但就他一個人就能影響全班上 下課了,比都塞到一個班還不如當初就送去特教班實際點
@user-gs3fu4js2v
@user-gs3fu4js2v Ай бұрын
還是那句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yiling436
@yiling436 Ай бұрын
資源班的孩子不完全是特教狀況,常是部份缺陷,他們跟一般生的孩子有同樣的心理狀態,需要被肯定、需要不被岐視、需要訓練跟他人的相處,才會在編列入一般班,當然台灣教育已很努力在協助,但還不夠在於特教老師人數真的不足,還有少部份老師跟家長特教觀念不夠,希望我們之後會更好😊
@AiLuna82923
@AiLuna82923 Ай бұрын
資源不是砸錢就好 如果老師本身就不了解特殊需求的學生要怎麼教 公立學校這玩意就是個低成本講求高效的教育模式 以前我們國小也有資優資源班 (額外上課的那種) 一開始某位同學被建議去資源班的時候他媽媽也是覺得丟臉不想去上 結果成績越差越大,整天在班上又口吃,又愛發脾氣 沒人想跟他一起玩,被全班排擠 後來到資源班之後就像換了一個人 雖然成績還是墊底 但是那裏的老師更有耐心,甚至每天都跟他寫交換日記 (後來當朋友的時候他說的) 教課人數依照我偷喵的來看應該不超過1:5 (資源班的窗戶基本都被紙遮住) 後期我們也沒那麼討厭他,他口吃狀況也變好 換班之後他也交了很多朋友 而且高年級後他好像也就離開資源班了 我們學校還把資優班跟資源班綁在一起 基本上從聯絡簿到試卷上一律都是制式公版寫 " 資優資源班" 讓人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是資優班還是資源班的 (雖然同班的都會知道就是了) 齊頭式的公平真的沒什麼好公平的 不要只看到每個人的頭都是一樣高的 卻不知道人家到底是辛苦的踮腳還是坐在椅子上翹腳
@Kein6414
@Kein6414 Ай бұрын
外甥低年級班上有行動不便、弱視嚴重的小孩(智力應該也不及一般小朋友) 但是他們班非常和樂融融,不會欺負這個比較弱勢的孩子,要換教室或放學時,輪流會有人陪伴他,現在升中年級了,已經跟外甥不同班,但我想到還是會問一下這個孩子的狀況,目前在新班上似乎適應的還可以,因為我外甥是個活潑的孩子,我也跟他分享如果在走廊遇到他,可以主動跟他打招呼聊一聊,讓他儘量有跟其他孩子一樣的校園生活。 (學校風氣也很好,目前聽外甥轉述,還沒有什麼欺負同學都事件)
@Lee-fs4vc
@Lee-fs4vc Ай бұрын
其實這在台灣是叫「融合教育」
@hungliyu5110
@hungliyu5110 Ай бұрын
范姐用的是大陸的翻譯,目前網路翻譯都是採用大陸的用詞
@Maybelle_herber
@Maybelle_herber Ай бұрын
我國小也有上資源班 但我只是數學超爛,老師把我丟過去特別上數學 我其他科目正常,就是數學能考個位數 所以上資源班根本不是甚麼丟臉的事好嗎,還能算特殊待遇能讓自己孩子沒甚麼壓力去補不足的地方,有甚麼不好?
@huihui1201
@huihui1201 Ай бұрын
後來你的數學有進步很多吧
@Maybelle_herber
@Maybelle_herber Ай бұрын
​@@huihui1201老師會一直講解,而且講的還蠻清楚,在原班老師講一講就過了,在資源班老師會盡力幫你搞清楚 一開始去我超抗拒,但後面發現這比在原班上課輕鬆更好專注,就變得很愛去
@user-re1yu3iq6f
@user-re1yu3iq6f Ай бұрын
恭喜遇到了非常好的同學及老師 🥰
@keir0422
@keir0422 Ай бұрын
...高層美好的想像,累死現場老師。
@user-vw2lg5lf3q
@user-vw2lg5lf3q Ай бұрын
范姊您好,我是在大學時期有修過教育學程的畢業生,在這邊想分享我在大學時期修課的時候教授曾經提過的一個詞彙以及其背後所涵蓋的意義; 首先,想先提一下我的背景,我本人當時的教程身分是國民中學的某科目(並不是主修特殊教育),在大三那一年我選修了一門名為「特殊教育導論」的選修課, 在第一堂課的時候,我還記得教授在台上提到現在台灣的特殊教育秉持的精神為「回歸主流」, 教授的詮釋是:主流代表著班級內並未被鑑定為特教生的學生,而之所以希望特教生可以回歸主流是期盼他們可以回歸班級的懷抱,在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還是可以跟班上同儕互動、交流,畢竟這些特教生長大出社會後,還是得要面對其他跟他們不一樣的人們(意指沒有被鑑定為特教生的學生,即普通學生),因此現在學校在編班的時候,都會刻意將全年級的特教生平均分布在每一個班級上,而這些學生大部分只會在國、英、數課堂上被抽離原班學習(前往特教教室上課),這也是為甚麼我們雖然並不是特教系所的學生卻也要修「特殊教育導論」這門課的原因, 在該課堂中,教授最後提出來的期末作業則是讓我們設計出一套可以在自己教授的學科中評量特教生的方式以及評量依據, 說實話其實我對該學期中教授教學的許多特教教學知識都已經有點淡忘了,但唯一不會忘記的就是第一堂課他所說過關於「回歸主流」的詮釋以及教授所傳遞出來的特教精神。 老實說在一開始看到「網紅」、「資源班」等字眼登上社群媒體近期熱門關鍵字的時候,其實我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後來是看到有朋友分享的時候才知道事情的經過,對這個事件我感到很難過, 資源生不該被歧視、被取笑,另外資源生也不一定代表他/她不夠努力或者不夠聰明, 在這邊推薦對特教生、資源生沒有任何概念的人們可以去看一部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 劇中男主的情況放到台灣絕對會被學校老師歸類到資源班去,但這不代表他的智力/智商是有問題的,只是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可行的學習方法不適用在他身上而已。
@gloryrong-guangwu6474
@gloryrong-guangwu6474 Ай бұрын
回歸主流是以前的概念了,現在比較希望做到融合教育,也就是主持人說的全納教育。
@chengcheng2474
@chengcheng2474 Ай бұрын
特教三學分真的是教程修過最棒的課!!每堂課上完同學們都很感動與震撼,覺得自己身負重任👊🏼
@Tingyi-Lin
@Tingyi-Lin Ай бұрын
家長觀念也很重要。 我女友的哥哥就是小時候被診斷出亞斯柏格症,但家人覺得羞恥就沒有後續處置,在學校他和同學無法相處,當兵也跟人家衝突,最後30好幾了卻選擇窩在家不工作…
@user-ks3jw4cn7x
@user-ks3jw4cn7x Ай бұрын
他也許是圖奇直播主,你不知道而已
@JaneLiu-if6yx
@JaneLiu-if6yx Ай бұрын
台灣融合教育現狀資源太少,讓第一線老師非常辛苦
@Shuads0
@Shuads0 Ай бұрын
對學生來說 不分學習能力在一起上課 比較不會造成歧視問題 對老師來說 分學習能力分開上課 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一致 會比較好教學
@is_meow
@is_meow Ай бұрын
我聽過甚至自己親戚的弟弟都遇到那種會欺負有問題的老師,轉學了也沒用,超無言
@user-ko3xj2fw8n
@user-ko3xj2fw8n Ай бұрын
但對較資優的學生來說,在學校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資源,甚至還要額外補習
@leongben5308
@leongben5308 Ай бұрын
不分學習能力一齊上課比較不會造成歧視,哈哈 一齊沒有當過老師,當分組報告的時候就會出現嚴重歧視。
@Peter-hz3vs
@Peter-hz3vs Ай бұрын
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分開教是好事,可以節省資優,讓問題學生追得上,資優生發展興趣,但在英國,我發覺有時變成乘機不教,及只教好資優生
@user-ev4mo4ej9e
@user-ev4mo4ej9e Ай бұрын
全納教育聽起來像是一種要求普通人犧牲去配合特殊生的理想教育,可是事實上這相當不公平,我曾經上課時班上有個同學帶了她有過動症的孩子來,結果他一直打斷老師上課還跑去影響所有同學練習,好好講不聽罵也不怕,最後那天進度嚴重落後每個人都一肚子氣。也許外人出張嘴說要包容很簡單,可是大家都繳一樣的錢花一樣的時間,憑什麼要忍受這種惡劣的教學環境。
@limit4love
@limit4love Ай бұрын
社會本就是不公平,一個無法在課堂上跟過動症相處的孩子,出社會後會不會因為遇到過動症的人而導致衝突?在學校學的不僅是知識,還有道德與做人,但如果真要公平,多花點錢去念私校,保證能讓教學環境單一有秩序。
@antartican4673
@antartican4673 Ай бұрын
認同,需求本就不同,分開教學很合理而且最省資源。真的不應該全部混在一起,讓所有人都受到損失
@user-hidden1032jdp
@user-hidden1032jdp Ай бұрын
@@limit4love 可能听起来比较冷血。 我不认为需要人去强迫习惯不喜欢的人,可以直接去避开他们。终究他们是少数,又不是说未来肯定会遇到。而且凭什么别人要多花钱为别人的问题造成的困扰买单,反过来让有问题的人去买单我个人觉得更合理。
@user-co5bw3qv8d
@user-co5bw3qv8d Ай бұрын
​@@limit4love笑死 又來道德綁架了,不要無限上綱
@user-co5bw3qv8d
@user-co5bw3qv8d Ай бұрын
​@@limit4love你既然提到社會本來就不公平,那更沒有理由要請別人要配合你的特殊需求
@markli354
@markli354 Ай бұрын
我65年次的 在國中時期有前段的資優班,音樂班,後段放牛班,還有啟智班
@tobehsin
@tobehsin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融合教育是好的方向,但一個巴掌拍不響,教育需要考量到親、師、生三方面,如果遇到不積極參與孩子教育,或者對學校敵意很強的家長,會讓他的孩子也很不穩定,最後讓有意協助的老師疲於奔命、班級的氛圍十分浮躁。 另外一般國小教師只被要求修習3學分的特教導論,要發覺孩子的特教需求不太容易。 所以我覺得臺灣融合教育有資源、有制度,但缺少社會共識,需要更多師資培育、親職教育、概念推廣。 范姐的朋友有發現孩子不一樣的地方,且願意去就醫生,最後還願意聽醫生的建議,真的很棒!
@R-Lin
@R-Lin Ай бұрын
我是國中以前都在台北大安區(而且都是有幾十年歷史的好學校),高中也在文山區的人 其實我很幸運從小學到高中大部分老師都是同校內頂尖的老師(那種年年拿優等教師獎的那種),我的班級也是都是幾乎沒有霸凌、同學心理年齡和同理心都很高。 所以我以前真的對於資源班的學生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真的是大家都已經成熟到就算都知道那些同學的狀況,我們也很快學會怎麼跟他們相處與包容他們。 但是到大學以及畢業,開始接觸到環境不一樣的學生,才知道,其實台灣的教育品質、師資品質是差非常非常多的。
@user-ks3jw4cn7x
@user-ks3jw4cn7x Ай бұрын
你好幸福,祝您成為樂善好施的人,可以廣佈福澤
@dgrth468
@dgrth468 Ай бұрын
台灣資源班,我那個時期問一個讀資源班的,他說資源班很長戶外教學,正規班考試考得要死要活,讀書都讀出病了,資源班滿足小孩內心
@ting10901
@ting10901 Ай бұрын
教育領域的專業用語,不是客製化,是「個別化」需求。客製化是商業用語,以客人提出的需求為主;個別化是以教學與輔導專業的教育人員(還需醫療人員鑑定)為主,評估評鑑小朋友的狀況後,擬訂個別化學習需求。家長們也常常誤會。
@Mmgc4706
@Mmgc4706 Ай бұрын
76年次,小學智力測驗後被編入資源班,一學年有14班共14人。平常課程之外還要參加資源班學習,但是那是那時候最快樂的時光。畢業後才知道那不是所謂的資源班。
@hanningtung5970
@hanningtung5970 Ай бұрын
台灣也沒有真的都接受全納教育啦,之前桃園某高中那個特殊生打老師的,主流輿論就是特殊生就要隔離阿,為什麼要跟普通生一起上課。 所以兩件新聞看起來可知台灣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特殊生要和普通生隔離開來,但不必全然隔離,資源班是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說台灣要執行完整的全納教育,還是有很多層面要努力,最重要的就是不符事實的那些刻板印象,應該要加強宣傳排除。
@user-tu9gy8mm7z
@user-tu9gy8mm7z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分開好我國中 國小的時候就是有這類的問題同學... 上課上得好好的她們發病大鬧課堂其他人都不用上課了
@Sakuya_Izayoi99
@Sakuya_Izayoi99 Ай бұрын
國中時我班上也有一位資源班 各方面他都跟正常人無異 所以班上同學都很包容她 只是她的差一點是她還在學國小程度的分數加減 (會知道是不小心瞄到她的作業內容,但我選擇不張揚,因為我覺得這樣做,可能會傷害到她)
@phoebekhang4612
@phoebekhang4612 Ай бұрын
台灣人對”低生育率已成國安問題”終於開始有認知,知道要好好照顧哉培所有得來不易的台灣寶寶. 但教育體系仍局限在特定學科,其他才藝的資源相對缺乏. 我相信人類只要找到喜愛的領域,都有動力學習. 而教育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所有孩子可以發揮所長,而不是把職業階級化.
@ohyeah4194
@ohyeah4194 Ай бұрын
以教师的角度,分班是为了有效教育。以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分班变成了歧视。
@papyrus570
@papyrus570 Ай бұрын
全納教育---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user-xb7du1pn7g
@user-xb7du1pn7g Ай бұрын
「老師」非常重要,我曾做過小學低年級補教業老師一學期,真的感受到一個「專業老師」的重要性。 除了老師的重要性外,家長本身也非常重要,很多時候老師發現小孩有問題,去跟家長反應,家長反而會倒打一把,不認為自己的小孩有問題。 我短短一學期,碰到偷竊癖的、自閉的、情緒障礙的,甚至想把自己弟弟的頭砍下來的,但家長沒一個相信自己的小孩有問題,最後所有老師也不再說什麼,反正最後小孩出事了是你們家長自己的問題。
@baosu6725
@baosu6725 Ай бұрын
全納教育需要的是完整的配套,比如特殊生有專人陪同上課及予以協助,否則只會全盤皆輸,沒有特教背景的老師難以善待孩子的特殊性、一般生覺得自己的受教權被干擾、特教生無法得到妥善的照顧增加被歧視的機會
@Nephtina
@Nephtina Ай бұрын
我兒子是自閉症,從1歲9個月開始治療,台大醫院日間留院+每個星期五天早療>現在天天幼兒園+每天晚上早療,隨著醫療觀念普及,需要個別化教育的孩子其實越來越多,新北市幼兒園特教助理員時數從每學期40小時變成30小時,且助理員的薪資也偏低,造成人力資源困難,對於一些需要長時間輔助的孩子,真的是不夠用,特教專業的老師也是很缺乏,已經開始在煩惱小學銜接的問題
@sufangtsao9379
@sufangtsao9379 Ай бұрын
我是學校課後社團老師,正常上課時間,學校會平均分配特殊學生到每一班,但課後社團卻常有一個班同時好幾個過動或是遲緩的學生 導致我們上課時非常困擾,尤其有些社團如果管理不好,是有危險性的,而且把一堆有問題學生放在一個班,本來就不應該 我知道不能要求學生報名時把特殊生特別區隔出來,但為了安全考量,希望教育部能提出一些具體對策,不然課後社團會是一個安全上的未爆彈
@is_meow
@is_meow Ай бұрын
我拿彰化某鎮來舉例,我親戚的弟弟國中遇到的老師,不能理解他為什麼這樣,總是罵他,處罰他,有時候我都會想弟弟真的是故意的嗎?他不是資源班的嗎? 我是讀隔壁鄉的國中,班級數比他們多,老師卻很有耐心,慢慢引導 - 只能說如果有障礙只能自求多福遇到好人、好老師了,不然活得很辛苦⋯
@samewish
@samewish Ай бұрын
你要別人好不好,問題他們自己好不好?大家好不好?這些都互相去查和了解一下了
@user-pl2mx9qq3p
@user-pl2mx9qq3p Ай бұрын
@@samewish ...他願意的嗎?
@yuwenchen381
@yuwenchen381 Ай бұрын
有像病患遇見醫師.
@user-ve3gc3im7y
@user-ve3gc3im7y Ай бұрын
國中問題老師比較多
@user-zs4qi2ov7u
@user-zs4qi2ov7u Ай бұрын
身為幼教的現場老師…. 現場特教資源真的很不夠 像我們班目前有身分的(已經鑑定)3人 還有3個月人正在跑流程 以及一個明顯有特質但家長不重視的,跟家長分享很多他的狀況但家長只會丟一句,謝謝老師辛苦了😢 在教室常常人仰馬翻🥹 前幾天特教學生還因為生氣直接把我的椅子丟出去 還有生氣會在地板滾或是衝出教室的…. 每天上課的心驚膽顫 深怕這些孩子把其他孩子弄傷或是把自己弄傷 班上雖然已經有一位特助了 但只有半天🥹 真心覺得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搞融合教育真的是搞死老師😢
@user-hg3ff9yn9j
@user-hg3ff9yn9j Ай бұрын
那些嘲笑資源班的人,你們可知道,那些被編入資源班的孩子的家長,心裡有多難受嗎?
@sylviatang5842
@sylviatang5842 Ай бұрын
我的孩子30年前也因爲ADHD需要資源班的協助而加入了,受到老師很認真的輔導真心感謝。 被同學歧視,我也去跟班上同學上課讓他們理解ADHD是一種疾病就跟大家會感冒是一樣的;當然也做了一些公關活動。 但是,歧視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也只能強化孩子的心理建設讓他更強大,人生很長,馬拉松誰能順利抵達終點還不一定呢! 與您分享,祝福您在撫養、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越來越順利
@yhchen2447
@yhchen2447 Ай бұрын
什麼叫做被騙入?有需要才能進入 不是嗎?
@user-yp1ij6eu2s
@user-yp1ij6eu2s Ай бұрын
你可以不要去
@bless494
@bless494 Ай бұрын
​@@yhchen2447「編」
@Hsiaochia
@Hsiaochia Ай бұрын
@@yhchen2447要醫院評估 要有遲緩報告 😊輕微的人還是一般生😊 像我去學校交入學資料的 隔天 親戚就在問 那個誰誰誰有看到你去交資料 😅幼稚園同班也就傳開了(傳單上有印要交報告書的人去輔導室有排隊)(我排了1個小時多)😅 之後 國小評估 我小孩是一般生😅 😅
@hsiaoalden
@hsiaoalden Ай бұрын
以前國小的時候有同學因為聽障的關係,有時候會到資源班上課,平時還是會佩戴助聽器上課,但是他的成績都是班排一、二名的,所以不一定是成績高低的問題,是根據他是否有特殊需求決定
@Isaac-Zzyzx
@Isaac-Zzyzx Ай бұрын
依特殊教育法的規定,特教學生包含資優生跟障礙生,不知道資優班是否也算資源班?
@huihui1201
@huihui1201 Ай бұрын
其實已經算是了
@MiZHJg7ljNja
@MiZHJg7ljNja Ай бұрын
是的,而且資優班學生也可能同時是障礙生,都是需要特殊教育資源的
@user-pb8xh6od7g
@user-pb8xh6od7g Ай бұрын
算,在英文環境裡都是屬於需要特別需求資源,也就是中文裡面的資源班或者是資優班的意思。
@user-jo9fb5gj4s
@user-jo9fb5gj4s Ай бұрын
在台灣國中小階段的資優生都是資源班學生喔!
@user-wr2mf4iu3l
@user-wr2mf4iu3l Ай бұрын
我是住在台灣北部的聽覺障礙人士,看完影片後我想分享一下我國中期間上資源班的感想,我整體的體驗感受是比較差的,因為我在外面有上補習班,從國小開始就有在上了所以當時第一天上國中數學課時就知道補習班進度是快了,我覺得可以充滿自信的努力學習,結果過幾天突然被抓去上資源班集中上主要的國英數三科在另一間教室上課,然後重頭開始慢慢教,當時是只有做特教班作業,班上的作業可以不做,但是數學老師講求公平告訴我必須連班上數學作業也要寫就有機會回原班級上課,問題是每個作業的進度都不一樣是要叫我怎麼寫啊!我只有上資源班教室,進度很慢學不了多少怎麼寫班上的作業?外面還有補習班要去上更新的課進度又更加落後,又要寫全部以前舊的東西作業又要同時學更多新的東西搞得我受不了,也是因為這個壓力原因讓我變得不愛唸書,當時我也沒意識到要改變這個問題一直默默的進行這樣的上課模式,還翹掉補習班的課,又跟人家開始學壞,不顧老師們的勸導一直跟著被公認的壞朋友一起,現在仔細想想好像就是因為有壞朋友的存在讓我開始學習思考能力,老師們也很努力的不讓我誤入歧途,最後在上國三課堂前的時候提出要國文課回班上上課,結果太晚知道是不能變動課表了變成直接回原班上課了,那陣子我過得更開心,可以和班上同學互動這點很合我意,資源班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遇到變動的課堂會很想哭,比如說國英數課堂突然跟歷史、地理、公民課調換,那去上資源班的學生不就會錯過上這些課的權利了嗎?我認真覺得有身心障礙學生更需要學習社會公民課的公民素養,當時的資源班給我的感覺就是無法常常跟班上同學互動,也很難有跟他們溝通交流的機會,而且整體進度跟他們完全不一樣感覺有被隔離到,當然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重點是自己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需要什麼? 不過特教老師資源的部分不多是真的,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多了解一下自閉症跟情緒障礙,多一點包容心,他們只是有一點障礙,還是可以正常過生活的,不喜歡的人也不需要一直針鋒相對的相處
@user-ed2iz3se6c
@user-ed2iz3se6c Ай бұрын
這樣不就是為了少數人犧牲正常學生的教育權了嘛😂這真的不是歧視,因為特殊學生不好管,很容易影響上課,其他小孩不就被拖累進度了嗎!真要融合可以非主科一起上。
@user-wt8fu4jf3i
@user-wt8fu4jf3i Ай бұрын
我小學時班上有自閉症的學生,我因為容易分心加上視力有些問題,一起被分配到最前排座位,大半個學期都作在他前後位置,他一受到刺激就會發飆,撕作業翻桌摔東西,導致我時常處於一種壓力之下,而且當他發飆,我們座他附近的人第一時間被質疑是否有做出刺激他的事,然後又要幫他收拾殘局,又要被老師叫去輔導,尤其是輔導,我們被老師叫去他辦公桌前站著聽他講一整個下課,這跟做錯事有啥區別,我憑啥接受他的存在導致的問題!! 當然,這是我長大後回想小時候感到的不公,當時的班導人很好,對於問題的處裡讓當時座他身邊的人沒有對這位同學抱有特別大的情緒,後半學期這位同學周圍的位置也一直都有一值換人(除了那位自願協助他的同學) 但我在想,如果有人真的覺得有障礙的同學對他造成困擾呢?如果他對此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不管是純粹抱怨或希望改變,是否也會造成網路及現實對他的討伐及暴力呢?
@user-sm9eq6cv4k
@user-sm9eq6cv4k Ай бұрын
当过学生领队才知道有些“特殊”的孩子是真的难带,还得私下问老师有那些孩子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蛮多明显就是特殊生(从见面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发癫)因为家长无法接受就拒绝去医院开证明,没有证明就只能呆在普通班,与老师私下聊天时他们也都挺无奈的。但也有学校特殊生比较少所以毕业旅行时特教与其他老师可以全程跟着,我带过的班级也都对他们蛮宽容的
@jojou97
@jojou97 Ай бұрын
資源不足的問題其實不只這一個。比如監獄人滿為患,輕罪就隨便放,一些先進國家與台灣都有類似問題,然後繼續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任何問題都需要資源與人力去解決,但對弱勢與罪犯類這些族群,大部分人都想為什麼他們要享有更多於一般人的資源,他們有問題又不是我害的。 而在民主競選機制下,政治人物當然更關注大眾的需求而不是這些小眾,所以往往得到的資源又更少了,但解決這些小眾的問題,國家與社會才能邁向更好的發展,但沒有大眾的支持,又沒有相對的資源,處理上就往往流於形式被邊緣化了。
@awayfromcivfar
@awayfromcivfar Ай бұрын
為什麼放輕罪就會造成更多社會問題? 如果一個地方小偷小摸到間獄居然無法承擔,要檢討的應該不是這地方的監獄不夠大 而是要問為什麼這個地方的國民教育教出一堆小偷 當這個社會放棄89的小孩,放任他們跟原始人一樣長大,他們長大後,就會像個原始人侵害這個社會 如果監獄能解決問題,那麼人類很久很久以前就沒有犯罪了
@fonjushi
@fonjushi Ай бұрын
謝謝!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Ай бұрын
這幾天聽朋友親戚養小孩,感覺台灣政府有花很多心思在特殊教育上,有朋友在小孩ㄧ歲的時候看醫生被發現有自閉症的徵狀,後來學齡前固定去台大上課,小學前就被矯正回來,可以念普通班了。也有唸小學的小朋友,老師有注意到他ㄧ些心理狀況,反映給家長,雖然不需要上特殊的課看醫生,但是能讓家長注意到,也是很有心。也有朋友的小孩在特殊的班級上上課,搞不太清楚現在那些特殊班的名稱,什麼“創造能力資優資源班”,感覺現在教育很多元啊,看他們上課方式也挺好玩,現在小孩少了,班級人數也比我們以前少至少半數ㄧ樣,資源好很多,感覺幸福很多呀!
@mystorys99
@mystorys99 Ай бұрын
有一些特殊學生是具有攻擊性的,放到一班的班級,老師沒有辦法面對跟保護這麼多的學生, 有點為了一個孩子 ,造成其他所有班上學生權益喪失並承受風險
@RainbowHsu
@RainbowHsu Ай бұрын
我在澳洲現職 幼教工作。「全納教育」是完善的出發點 但問題像報導中所提 老師們費盡心力去維持 但政府規劃制策不周詳 雖然常常有機構的人員來評估探訪 但僅止於此 一小時後就離開 也不會有任何建議給老師,而且幼教工作 一直就業短缺 政黨輪替也沒有做任何改變 還不斷把幼教的移民資格調高限制有意以及有資格的教育工作者拒於門外, 已經非常多澳洲本地人不想做這份工作 不光是工作上還有報告還有家長的壓力, 更離譜的是 薪水也都是基本時薪,但政府完全沒意識到這問題
@hungliyu5110
@hungliyu5110 Ай бұрын
謝謝范姐關心特殊教育
@user-pe3nh1fq5n
@user-pe3nh1fq5n Ай бұрын
我認識的資源班老師都很認真幫助學生,有需要時也會入班教導其他孩子了解特殊生的需要。不過,還是有一些家長不願意承認孩子的狀況,不願意帶孩子去檢測,怕孩子被貼標籤,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其實,孩子的表現,其他孩子看得很清楚。至於會不會被霸凌,跟是不是資源班的學生並沒有關係。事實上,資源班上課時,一位老師只要面對比較少的學生,有機會慢慢教。所以,讓孩子得到合適的教導比較重要。
@heng-shengwang4890
@heng-shengwang4890 Ай бұрын
全納教育就是完全融合,從簽署CRPD後,臺灣的特教走向也想往完全融合的方向走,像之前CRPD的審查委員的意見就有提到特教學校要轉型跟退場,但確實在配套不夠的情況下,硬推行完全融合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user-ve3gc3im7y
@user-ve3gc3im7y Ай бұрын
我國小在資源班,現在在國營事業上班當監工
@Ritatata
@Ritatata Ай бұрын
教育的完整包容性,也要考量家長自己工作環境跟福利,芬蘭之所以做得好,那是因為家長工作跟其他福利也做得好,相輔相成。 一昧說不要歧視,但其他東西不一起改善,怎樣歧視都會存在,全納教育根本不現實。
@HANA-dq2rc
@HANA-dq2rc Ай бұрын
我的弟弟和他的好朋友國小時都進過資源班,確切原因忘記是什麼(我猜是太過好動😂),但弟弟和他朋友都在五專和高中時期突然找到自己的興趣,現在一位是台大博士畢業,一位是檢察官,就是這麼神奇❤兩位到現在也還是很好的朋友,也常常笑看自己在資源班的日子,怎麼認識的很多不錯的人~
@CarolRan
@CarolRan Ай бұрын
今年45歲,我小時候沒有資源班,但因為早讀(12月生的,早一學年念),又讀的是個快樂的幼稚園,沒提前唸什麼注音符號,所以一開始明顯跟不上大家,印象深刻當時的導師下午(小一應該都只需要讀半天)都把我留下來加強輔導,大概一學期後就跟上大家了,之後的成績也就一直很不錯~
@user-df1it1yp1w
@user-df1it1yp1w Ай бұрын
我小學也是資源班 我功課真的很不好 我也不喜歡上課 的確會有一些標籤在自己的身上 長大後學技術 在社會走跳。我反而覺得我現在的人生經驗比大多數的人都還要棒。
@Kate-hi7ox
@Kate-hi7ox Ай бұрын
我是普通班老師,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都是家長隱瞞或不願意讓孩子去資源班.. 於是乎同學們會以一般標準去看待這些孩子,可是等到出事時,家長又要老師同學包容小孩的特殊性,真的讓人很為難
@smirkdogeface
@smirkdogeface Ай бұрын
如果真的要讓特殊學生融入普通班級,我認為有個問題是繞不開的,就是如何讓普通學生接受有人跟自己不適用同一套規則。過動兒打人、咬人、在班上製造噪音,卻不用因此罰寫課文、勞動服務,這看在普通學生眼中只會感到相對剝奪,憑什麼我犯一點小錯就要被罰,那個傢伙卻像特權階級一樣可以為所欲為?
@minifox1985
@minifox1985 Ай бұрын
那真的是老師問題。 算是前線人員,遇過老師班上有過動兒,上課玩椅子,後來老師把孩子放在第一排,只要課堂上孩子一開始玩,就一邊講課一邊伸手輕拍孩子,讓他回神或是安靜,既不會吵到別的孩子,也可以提醒這個過動兒。 至於攻擊行為更別提了,家教和班級經營兩者都好的話,就算是容易衝動的亞斯、自閉和過動都不容易發生這種行為。
@user-vo3bs4bj9r
@user-vo3bs4bj9r Ай бұрын
最大的難處還是沒有任何家長會承認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chuhanxu7017
@chuhanxu7017 Ай бұрын
對不起但3:49那晃動好生動我笑了😂
@zongfujian8670
@zongfujian8670 Ай бұрын
這件事比起資源班,我更感慨為什麼讓製造爭議的網紅能快速得到這麼多的流量 而穩扎穩打的網紅則需要長年慢慢努力經營才有人關注 這個世界是不是在鼓勵大家不該老實的生活?
@chanmer2642
@chanmer2642 Ай бұрын
社會很現實,別看教育部推行平等教育,實質上多數高層自己還是在玩階級制度
@user-tu9gy8mm7z
@user-tu9gy8mm7z Ай бұрын
是 所以你看看台灣詐騙那些多猖獗,我們這些人遵紀守法然後如果被年紀大了被詐騙就是損失大半財產,我大學同學有一個他家就是遇到詐騙聽他說家裡總共被詐騙了千萬,還好他爺爺還有幫忙至少不至於房子貸款沒還完因此被銀行收走。 不過他快畢業就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了這學期他申請學貸看他也從一天兩餐變成一天只吃一餐了
@user-ks3jw4cn7x
@user-ks3jw4cn7x Ай бұрын
走極端才有流量,結案
@96xinxin
@96xinxin Ай бұрын
我自己本身在澳洲遇到蠻多前職業老師。他們現在有的轉行做補習老師、會計、hr、秘書。他們轉職的原因也和影片裡說的一樣,過勞而且資源不足,還有就是職場的惡性宮鬥。
@Wei-os8zg
@Wei-os8zg Ай бұрын
台灣在特殊教育上投入的人力和資金非常充足,但卻也出現不少直接丟包孩子的家長,導致部分特殊需求的孩子在普通班成了一個備受保護卻造成極大困擾的存在,所以在教育資源投入之外,家長要如何配合和更加投入孩子的教育才是當務之急!
@cynthiahuang274
@cynthiahuang274 Ай бұрын
通常非常用心在輔導&配合早療的家長 基本沒時間在這裡分辯 所以我決定淡淡地逆風路過😂
@lifewithmusic03
@lifewithmusic03 Ай бұрын
Inclusive education 臺灣翻譯成融合教育
@SyuAsyou
@SyuAsyou Ай бұрын
其實我也贊成分班制度,只是確實可以安排幾堂課用混班的方式進行,如此可達到降低隔閡,又不致產生過多的衝突。當然,專門處理小問題的資源班還是可以單獨存在,發揮他的輔助作用。
@user-ys3di7tt2c
@user-ys3di7tt2c Ай бұрын
我的小孩有ADHD,2019年下半年我從中國大陸返回台灣住了兩年,最後還是因為台灣的孩子感覺上對我的孩子非常的不友善,所以我最後就來到美國了。我覺得台灣在這方面的教育真的還很落後。
@user-ce8my2hi1b
@user-ce8my2hi1b Ай бұрын
我覺得還是應該分開教學,並不是歧視他們,而是有些學生可能真的沒辦法融入,甚至會對一般學生造成傷害,分開學習不是對兩邊都好嗎?之前大學遇到一個學生,有多重障礙卻不肯說,給他東西時碰到他,就跟我吵了半年,一下說組織塌陷,一下說粉碎骨折,學校說我不是第一個遇到這種事的人,叫我道歉和賠錢了事就好,我向說了十幾次對不起,賠了幾千,他還覺得我的道歉不夠有誠意,我都快瘋了。他爸拿他兒子有病壓我,說他兒子會自殺,要我配合他兒子,結果他兒子覺得自己沒病,不肯看醫生吃藥,那半年宛若地獄,去學校都會怕,都換我吃藥了。 我問過,學校這樣一昧的縱容這位學生,以後出社會怎麼辦?學校說那就不管學校的事了。 這事件中感覺學校其實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件,反正跟我無關,讓能溝通的學生去跟不能溝通的學生道歉就好了。特殊學生無法在學校學到正確的觀念,那位學生的觀念是世界都應該要繞著他走,不順著他,那是世界的問題,但其實是他爸爸私下找我,要我配合他兒子的。而一般學生就像在踩地雷,不小心踩到,那就是遍體鱗傷。硬要把不適合的人放在一起教學,這麼做真的會對大家好嗎?
@1219Hitomi
@1219Hitomi Ай бұрын
不管哪一種作法,最重要的是特殊需求的孩子不能被無視
@taiwancfgbvxdhvc
@taiwancfgbvxdhvc Ай бұрын
本人小時後不愛念書,念的就是資源班,如果硬要以收入來定義成功或快樂,我不要臉的坦承小弟薪水是八萬二,所以資源班沒有不好,我就是愛鄉愛土愛查某。
@pyliu8532
@pyliu8532 Ай бұрын
話說....大家知道天賦資優也是資源班嗎? 他們也是特教生喔
@puikengkan3365
@puikengkan3365 Ай бұрын
不是客製化教育,學生不是客人,請改用「個別化教育」
@zachkuo
@zachkuo Ай бұрын
真的不知道怎麼翻成客製化的🤣原文應該也是individualized不是customized
@wingnichkhun
@wingnichkhun Ай бұрын
我讀書的時候特殊教育的班級不稱呼資源班,叫做啟智班。
@nobu2005
@nobu2005 Ай бұрын
哈哈,我不知道現在,但我小時候的台灣全納教育做的真糟糕(94年生),最糟的就是我的家長,我完全無法信任他們表達我的真實狀況
@mielin4820
@mielin4820 Ай бұрын
我的國小也有資源班 班上幾個同學每週會有幾節課去上資源班 資源班的課程很多元 記得有一次還拿一顆氣球插著一根針回來,說只有這個地方插針才不會破 一直到國小畢業都沒搞懂,我們學校的資源班怎麼跟補習班同學講的資源班完全不一樣(而且怕不禮貌完全不敢問) 超級羨慕他們有不一樣的課程可以上
@user-id7us6vp2m
@user-id7us6vp2m Ай бұрын
要解決很簡單但永遠卡在錢的問題...
@negi9669
@negi9669 Ай бұрын
我就是在澳洲中學公校教書的老師,而且我所在的區域孩子們家庭的社經地位都很高,但是還是同樣的問題,我們學校其實相對有錢但是還是每個孩子還是underfunding 10%。對比私校,這完全是政府的分配的問題。我個人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也很喜歡公校氛圍,但是真的有種快要做不下去的感覺,與其在傳播學科的快樂,更覺得自己在babysitting.
@buzzer09137
@buzzer09137 Ай бұрын
理想
@f0981033986
@f0981033986 Ай бұрын
現階段台灣很多家長無法面對自己孩子有ADHD等症狀 然後做什麼都一堆紙本報告要做,對小園所真的很大負擔, 教育部跟衛生部根本資訊記錄不同步,很多都要做兩個版本,累死誰啊
@Cyrus3344
@Cyrus3344 Ай бұрын
到了現在,還是覺得全納教育並不會比分類教育好。 全納教育把不同程度的學生放在一起,是要配合低段班的進度來犧牲高段班的學習?還是要配合已學好學懂的高段班來進入下一個課程,然後犧牲低段班的學習成績?把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來分類,本就是可以更好更容易讓老師隨著班級程度來施教。如想要各門各類學生都可以互相融合接納對方,也不一定只可以放在學習知識的課堂上而已。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之類再把不同班級的學生打散混合一起,一樣可以達到想要的全納教育啊~~~
@evachiu504
@evachiu504 Ай бұрын
我住在南部,孩子讀偏鄉小學,雖然我的孩子不需要額外的資源,但在孩子們回家說學校發生的事,及跟老師們交流過程中,有明顯感受到一些老師的很多觀念還在很傳統很舊的階段,例如:你是女生穿衣服要注意,不要穿太露🙄(男生穿衣服就不用注意是否得體?); 可是即使知道老師們這樣也不能做甚麼,只能靠自己吸收新知識,自己教孩子們一些觀念
@user-qe7xb9mo9r
@user-qe7xb9mo9r Ай бұрын
你的想法 真讓人不解 難道老師 不是想保護女孩 才這麼教她嗎? 你就不怕哪天 萬一有‘’不解人事”的男孩 對她做出侵犯動作? 然後女孩自己 反而害了自己~ 成為‘’把柄”
@changcatnip1599
@changcatnip1599 Ай бұрын
家長不講真的很雷,家人曾經當過偏鄉老師,就發現班上有3-4個有狀況的孩子,各種努力跟學校和家長溝通,但有些家長就是好心沒好報,還覺得老師歧視她小孩……有時候都覺得這種就放著不管讓家長自己想辦法算了,但就是可憐了孩子
@jasword26
@jasword26 Ай бұрын
資源班好像以前不是常駐的,就我知道我國小後面那一屆就沒有分配這人力,聽說是剛好沒有需求的學生啦 高中需要資源班輔導的學生在我班上挺融洽的,班導師真的佔了很大的作用,不過聽說上大學後他過的不大好……
@edwardiitii
@edwardiitii Ай бұрын
香港也有這種情況, 我小時候也有分類, 就是精英班、普通班還有爛班。 我就是爛班的, 其實就是中學會考少念一科了😂精英班多數10 - 8 科, 普通班七科, 爛班6科, 是會比較輕鬆, 但爛班基本上不了大學,因為alevel 都是看會考分數收生,會考科目少,分數也會比較低。沒進alevel 就只可以進higher diploma 或者副學士才能進大學了。 😂
@edwardiitii
@edwardiitii Ай бұрын
Sorry, 記錯了, 剛剛想起來會考分數是算分數最高的六科的😅爛科上不了大學應該是應跟學習能力有關才對🤣🤣
@user-je3hj6pl6r
@user-je3hj6pl6r Ай бұрын
這就好比跟你說那些殺人犯都只是精神出問題你要多包容 當不能控制時隔離才是最好的辦法,否則就是拿著政確的名頭行霸凌之實 隔離依然可以教育,而融入社為的問題我覺得至少得到可以大多數可控時才開始會比較妥當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正常人才是多數不應該為少數人犧牲他們(望向原住民加分)
@baconlife9095
@baconlife9095 Ай бұрын
小學時(四十年前吧)班上有個低能兒(他們說是智能不足),因為坐在我旁邊,老師跟她媽媽會請我們坐在旁邊的同學幫忙注意她。我也不知道她是哪種程度的智能不足,但簡單的溝通她能聽得懂,還能教他簡單的話語,那時候我記得小學ㄧ年有十幾班吧!但應該是沒有特教班所以才混到普通班來。到了國中好像就有ㄧ個專門的特教班了,有時候會碰到那個同學,他都還記得我,但她的心智好像就ㄧ直停留在我小學認識他的狀態,永遠的小小朋友。
@user-op8jm3lb5m
@user-op8jm3lb5m Ай бұрын
說真的小孩如果有問題需要的不是老師是看護,父母無法教育怎麼會要求老師把他教到會呢
@Den7205
@Den7205 Ай бұрын
希望可以再多做一集關於澳洲政府補助已經富的流油的學校。不能理解這個邏輯在哪裡。。。
@user-tt9np1yj5r
@user-tt9np1yj5r Ай бұрын
分開教如果真的是因材施教是很好,並不離譜好嗎? 吸收程度不一樣的學生,一起使用一同一種教材特別又是非小班制的,才離譜,還有,真正有問題的是非升學班的一般認知就是會被學校"放棄"這點
@user-ki3ps6nf3m
@user-ki3ps6nf3m Ай бұрын
我在教育現場當科任老師,現況是很多家長隱瞞或是不接受自己還在的需求,硬把孩子放在一般班級裡。 實際情況是一般班導師必須要接受有診斷的學生還要加上有狀況卻「不願接收診斷」的學生,一般老師根本負荷不來,變得非特教老師的導師得一直處理特殊情況,然後就會擠壓到一般學生的學習狀況。 P.S 聽太多一般導師的心理話,身為科任老師,我只能盡量幫忙了。
@user-vz2oy9eb7l
@user-vz2oy9eb7l Ай бұрын
澳洲地大物博,芬蘭靠吃人不吐骨頭的稅賦維持社會福利,這點和台灣的國情差異甚大吧?
@redford1412
@redford1412 Ай бұрын
小學時代有跟一個中度聽障的同學關係不錯,也不覺得去上資源班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所以我多少有點「原來有人是這麼想的...」的意外感。
@changcatnip1599
@changcatnip1599 Ай бұрын
有時候人不是天生就會歧視的,是在成長過程中被歧視的觀念和氛圍影響。 就像我是北部人,我在上大學前從來就沒有南北人之分,也不覺得誰優誰劣,結果大學裡面一堆中南部同學自己在那邊分南北,對北部人各種刻板印象,我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戰南北,雖然現在對我來說依舊不會特別在心中區分南北部人😂
@YSC430
@YSC430 Ай бұрын
香港也有,可能是亞洲國家的教育部抄考歐洲的吧?! 比如數學課,同一班學生,有好些同學會去另一間課室上課。 英語也是。
@user-wu1tv4cd6g
@user-wu1tv4cd6g Ай бұрын
分好細不知道是好事還壞事
@hueic5663
@hueic5663 Ай бұрын
4:16 教程……應該要說教案吧
@user-ws5yz6pt5r
@user-ws5yz6pt5r Ай бұрын
本人資源班情緒控制障礙,資源班的人並沒有不如一般人,我考試也都在全校中上,和大多數人不一樣也沒理由被歧視
@user-bm6wq5rc5m
@user-bm6wq5rc5m Ай бұрын
这里其实也有和特殊学生有关的经历 我现在是马来西亚中三国中的学生!我班有一個應該是中度/重度自閉症患者!他非常聰明,尤其是在英文和數學方面 但是社交真的問題很大。去年我和他是同桌,所以也成為了朋友(因為它在班上也沒有其他朋友了) 但是他對待朋友的方式真的很可怕,打人罵人有做過 最可怕的還是前幾天,他因為我不想和他說話所以就掐我。當時幸好附近有人,而且需要兩個人才可以拉開他,可想而知有多大力。感覺再個10秒我就要斷氣了 告訴老師後,老師說最多最多只會被停學1周,而且老師的態度也是不太想管的 有和他的家長溝通,他的媽媽也是選擇道歉+解釋。之前也是有發生過打人的事件,然後因為都是他媽媽出面道歉,所以這次他連道歉都沒有道歉。 所以我現在其實很害怕他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感覺得帶到防身了TT 大多數人會叫我遠離他,但是我是試過了!就算遠離他還是會來找我,而且這次遠離他會讓他失去理智然後掐我。所以我真的進退兩難 所以想問如果遇到有暴力傾向+校方不積極處理+沒有打算解決事情的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他做什麼事情我打回去是OK的嗎?😭
@user-bm6wq5rc5m
@user-bm6wq5rc5m Ай бұрын
家長應該是沒有打算送他轉學TT,所以真的得求救 +他在上課時可以隨意走動,所以有些時候上課不能遠離他!
@eunice19820802
@eunice19820802 Ай бұрын
你爸媽呢?這種事需要家長出面,強硬的要求對方處理,看是要家長陪讀,還是請輔導員,必要時甚至直接提告!他之前已經動手打你,現在如果他又動手,你直接打回去是OK的,但要記得動手就是得負一定的責任,既然要動手就得打到他重傷,從此看見你就躲,打到學校不能私了,必需請雙方家長到校談合解。
@user-wr2mf4iu3l
@user-wr2mf4iu3l Ай бұрын
我好奇的是,他有沒有意識到不理人就掐人家打人這個行為是不行的? 他沒有意識就必須讓他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才行,必須要跟他說這個問題,然後提出他可以解決的更好的方式,如果都不行講不通那直接一掌巴下去也不是不行
@userJiangPisces
@userJiangPisces Ай бұрын
0:11身為1999年出生,然後從2005上小學就有看著同學會去資源班上課的我,真的會很驚訝范姐58歲會不知道資源班(我媽媽(56)跟范姐差不多大),可能是因為范姐沒有當媽媽吧?
What exactly is written in the controversial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11:42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7 М.
I Built a Shelter House For myself and Сat🐱📦🏠
00:35
TooTool
Рет қаралды 29 МЛН
Each found a feeling.#Short #Officer Rabbit #angel
00:17
兔子警官
Рет қаралды 4,2 МЛН
Чай будешь? #чайбудешь
00:14
ПАРОДИИ НА ИЗВЕСТНЫЕ ТРЕКИ
Рет қаралды 2,8 МЛН
4大【茶之魔手】你覺得不好喝的可能原因
12:19
異色檔案
Рет қаралды 447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