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的秘密学习笔记,43岁取经归国,唐僧印证了哪些佛法真相?不只是翻译佛经,所立宗派为何延续不到200年?|因明学|真如|转依说|种姓说|窥基|圆测|法相宗|成唯识论|转识成智【07/10中国佛教】

  Рет қаралды 10,366

Riverside Study Club

Riverside Study Club

Ай бұрын

👇👇👇本期视频导航👇👇👇
---00:53 玄奘早期佛学经历和思想
---05:16 玄奘译经集团与圆测
---08:40 “百本疏主”法相宗窥基
---11:20 《成唯识论》法相宗的核心经典要义
---18:20 新旧唯识学的对比和区别
---20:10 法相宗的转依说和种姓说
---23:55 法相宗因明学
-----------------------------------------------------------------------
创作感谢:
字幕:闲者知无涯佛学课系列-灯校本字幕编辑组;
支持:@STONE通史笔记@安端@阿伦的故事@映入眼帘的梧桐树;@常月@雨花石@娘子@;唐木没有这些师兄精心耕耘和协助,制作后期工作量会变得更加巨大;
-----------------------------------------------------------------------
课程版权:经创作者「@闲者知无涯」先生授权使用;@智海大和尚@普陀山衲子禅心
音乐版权:@Kevin MacLeod ;
影片版权:www.pexels.com/
图片版权:www.freepik.com/
----------------------------------------------------------------------
佛教#佛学#历史#哲学#宗教#国学#传统文化#智慧#思考#启示#心灵#精神#修行#佛法#佛经#佛理#佛教学#佛教史#佛教艺术#文化#文明#知识#学习#教育#解惑#领悟#开悟#觉知#冥想#禅定#静心#安静#宁静#和平#和谐#慈悲#善良#仁爱#宽容#包容#理解#理性#理智#真理#真相#意义#价值#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思想#思维#逻辑#分析#探讨#研究#学术#学者#专家#文化传承#传统美学#艺术鉴赏#心灵成长#个人发展#自我提升#情感管理#情绪调节#心理健康#生活智慧#生活哲学#生命意义#道德#伦理#美德#信仰#信念#精神追求#灵魂#神秘#奇妙#有趣#娱乐#轻松#幽默#故事#传说#神话#经典#著作#修行方法#实践经验#案例分析#解惑答疑#文化交流#跨文化#多元文化#开放包容#创新#创造#想象#探索#发现#突破#超越#心灵感悟#情感体验#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哲学思考#深度分析#广泛探讨#知识普及#文化传播#智慧分享#心灵启迪#情感共鸣#生活指导#精神寄托#灵魂伴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思想碰撞#智慧交锋#文化融合#历史演变#哲学发展宗教研究#国学经典#传统智慧#智慧人生#思考方式#启示录#心灵之旅#精神世界#修行之路#佛法精髓#佛经解读#佛理探究#佛教学者#佛教历史进程#佛教艺术魅力#文化传承与发展#文明演化#知识宝库#学习方法#教育理念#解惑之道#领悟的力量#开悟的秘诀#觉知的意义#冥想技巧#禅定心法#静心之道#安静的力量#宁静的心境#和平的追求#和谐的共处#慈悲之心#善良之举#仁爱的力量#宽容的艺术#包容的智慧#理解的重要性#理性思考#理智决策#真理的探索#真相的揭示#意义的追寻#价值的体现#人生观塑造#世界观拓展#宇宙观探索#思想的光芒#思维的奥秘#逻辑的力量#分析的技巧#探讨的乐趣#研究的价值#学术的魅力#学者的智慧#专家的见解#文化传承的意义#传统美学的价值#艺术鉴赏的方法#心灵成长的路径#个人发展的策略#自我提升的技巧#情感管理的秘诀#情绪调节的方法#心理健康的维护#生活智慧的积累#生活哲学的应用#生命意义的找寻#道德准则的遵循#伦理规范的意义#美德的培养#信仰的力量#信念的坚持#精神追求的意义#灵魂的净化#神秘的面纱#奇妙的世界#有趣的故事#娱乐的方式#轻松的氛围#幽默的表达#故事的魅力#传说的神秘#神话的奇幻#经典的价值#著作的影响#修行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经验的分享#案例分析的启示#解惑答疑的益处#文化交流的意义#跨文化的碰撞#多元文化的融合#开放包容的环境#创新创造的潜能#想象的空间#探索的乐趣#发现的惊喜#突破的勇气#超越的信念#心灵感悟的深度#情感体验的丰富#人生百态的展现#世间万象的观察#哲学思考的广度#深度分析的价值#广泛探讨的意义#知识普及的作用#文化传播的影响#智慧分享的快乐#心灵启迪的重要#情感共鸣的力量#生活指导的价值#精神寄托的意义

Пікірлер: 124
@allanlee2370
@allanlee2370 Ай бұрын
應該要尊重原來梵文的意思,成佛的翻譯是達到開悟的狀態,得羅漢果位也是到達開悟的狀態,但並不是靠自悟,而是學習到開悟的方法如佛法,所以到達的開悟境界是一樣的只不過方法不同,現在因為太過執著於方法,而不是領悟智慧,所以越來越難開悟,開悟方法千萬種,但不能得到智慧,方法再多也沒用,所以學習大乘還是小乘佛法而開悟都不是成佛,因為並非自悟,但境界是一樣的,並無差別。
@user-ig8fn5pn4m
@user-ig8fn5pn4m Ай бұрын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維修習。究竟得至無上之道。」 從這裡以下是說明「正信」或「誹謗」各有甚麼損益,以勸人修行。 「若有」以下,總顯示三慧的利益,「持」就是「聞慧」,「思」就是「思慧」,「修」就是「修慧」,這三慧是「能入」,而如上所說的一心二門,乃是諸佛所證的甚深境界,這是「所入」,所以必須要修習。 什麼叫緣起性空?就是修十二支緣起,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就是講此有故彼有,這正是眾生輪迴生死的原因啊!因為這無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會有名色~必定會去投胎;因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識;因為有六識、名色、就會有六入(色聲香味觸法),然後就有觸,一直到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因為有這個所以有那個,此有故彼有。當他們這樣現觀之後,最後說:此滅故彼滅,我把無明滅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現;心的行滅了就不會去投胎,不投胎名色就滅了,當然也就不會有來世的色身及六識;此滅故彼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這叫做緣起性空。 這十二有支通通是因緣而有,並不是本來就有,都是由眾緣所成,才會有這十二有支,所以眾生輪迴生死;當他這樣如實現觀以後,知道緣起性空的真實道理,知道此滅故彼滅的道理;如實現觀以後,捨報也一樣入無餘涅槃,不再輪轉生死,這是緣覺的解脫道。 聲聞乘與緣覺乘這兩種修法都是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面去修無我觀,這無我是人的無我,人無我叫做有情的無我,因此說二乘人所証的解脫果是人我空。 接下來講大乘的解脫。大乘的解脫有四種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共二乘的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加上只有佛地才有的無住處涅槃。這是大乘所修証的四種涅槃解脫。從初地開始能夠証得慧解脫的有餘涅槃而不証,因為菩薩七住明心破初參,破初參明心時如果能安忍而不退轉,這就是別教的七住菩薩。這個七住菩薩証得真如時,他就懂得什麼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為他親眼看見自己的真如~他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不是修行以後才清淨的,祂的自性心本來就是涅槃性。 菩薩依這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次第而修,開始學法無我。菩薩所証的明心開悟的智慧是人無我,可是這個人無我不同於二乘的人無我,因為他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他證得法界的實相:我是這個心,佛是這個心,三界九地通通是這個心。可是菩薩不是去觀察蘊處界空,不是從蘊處界的無常空或者緣起性空現觀而得,他是從証得真如,由真如再來反觀蘊處界空。 菩薩是從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所証的人無我來現觀,因此他已証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由這個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再去修斷煩惱,再去修學一切種智,就是唯識、如來藏的增上慧學;然後這樣次第轉進;當他有一天到達初地~初地是法無我,什麼是法無我?佛告訴我們說:「証得人無我的菩薩現觀蘊處界空、無我、無我所,這叫法無我」;換句話說,法無我就是你從七住所証得的真如,反觀得比二乘人所觀的還要詳細,你觀察八識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也觀察我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統統沒有真實的我,也沒有我所~這樣如實的現觀以後,於真如法性的人無我具足了知,也能於蘊處界一切法中觀察其虛妄,了知皆由自心真如所生~諸法無我,這就是《楞伽經》開示的佛法。 《大乘起信論》 馬鳴菩薩造 賢首國師疏 憨山大師解 (華嚴宗有圓滿的教義,以「一真法界」統括四法界,依四法界建立「十玄門」。而這四法界十玄門,乃是根據「六相」的道理而建立,所以六相是形成圓融無礙最主要的根本。因此首先就標示一心真如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更何況這部論又是根據百部大乘經的義理所造。然而百部大乘乃是化身佛所建立,是真實教中的權宜之教。現在這部論是總攝權宜之教而會歸於唯一真實,是要顯示出不離權教的真實教義,引導眾生歸向於圓融果海之極致。雖然在論中並未顯說明圓融的道理,但三乘五性、頓漸修證,都會歸於一心果海之本源,而且圓融具足一切性功德,這都是一心的微妙作用。這些義理在華嚴經的教中都講得很完備了,所以在此就不說了,重點只在引攝歸於性海,所以論中最初所歸依的乃是報身佛,乃至最後斷惑所見的也是報身佛。而且,論中的義理明白的說明了染法和淨法都是同一個真如性,是一心的顯相和作用。由一念而緣起了染淨諸法,這個道理跟華嚴經是全然相同,以法界緣起為宗旨,而生起十二緣起法,這就是如來普光明智。由此可知,若要契入華嚴法界,必然要由這部論為入門。)
@peihenglan1089
@peihenglan1089 Ай бұрын
大乘和佛陀没啥关系😂
@ct9245
@ct9245 17 күн бұрын
法律上是三个注册不同的宗教 就如基督教的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 各不所属,各依的经典不同,各自的佛教圣人不同,僧团不同,宇宙观不同,佛教解译也不同
@peihenglan1089
@peihenglan1089 16 күн бұрын
@@ct9245 佛在世的时候,连严格的佛这个概念都没有。。。
@heisenbergwerner1269
@heisenbergwerner1269 Ай бұрын
kzfaq.info/get/bejne/j-Blhs15pqqonok.html【2020菩萨道网络佛教论文】觅寂长老 -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user-uz2ln6vz8p
@user-uz2ln6vz8p Ай бұрын
佛陀所教的法就是佛法,並沒有所謂大小乘之分!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對,佛陀所教的法就是佛法。但人世間歷史流傳下來的卻有「正法」、「似法」與「偽法」之分。
@ct9245
@ct9245 17 күн бұрын
三个佛系是各自三个不同宗教。 三个不同的宗教观,三个不同的宇宙观。 三个不同的正法。
@user-ds5dm2yn8z
@user-ds5dm2yn8z 9 күн бұрын
有啊,还有比大乘更厉害的“巨乘”😁
@gabrielyip6898
@gabrielyip6898 Ай бұрын
南傳上座部佛教也有菩薩道成佛,大家可看看有本書叫[南傳菩薩道]。
@user-ew6st5xp9d
@user-ew6st5xp9d Ай бұрын
佛教自从分成大乘,小乘,原本的佛教也就落入了下乘而不自知。 而学佛的傻子们,几千年来认识不到大乘与小乘相加,是否是原本的佛??????? 无怪释迦摩尼说人类愚笨,愚蠢加笨拙就是脑残,傻缺,傻逼的意思。 人类觉醒是一所开放式大学,儒释道等等正教都是大学里的数理化分科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智慧这座高山不同的上山路径而已。 人类愚蠢到何等地步?????? 到今天都认识不到宗教的本质????????? 还由此引发宗教之争?宗教战争???????
@heisenbergwerner1269
@heisenbergwerner1269 Ай бұрын
kzfaq.info/get/bejne/bciFoc2Dm92zdaM.html 【2020菩萨道网络佛教论文】玛欣德长老 -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heisenbergwerner1269
@heisenbergwerner1269 Ай бұрын
kzfaq.info/get/bejne/j-Blhs15pqqonok.html【2020菩萨道网络佛教论文】觅寂长老 -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菩薩道思想
@petechan7060
@petechan7060 20 күн бұрын
🌻是的 看到有这本书
@heisenbergwerner1269
@heisenbergwerner1269 Ай бұрын
kzfaq.info/get/bejne/bciFoc2Dm92zdaM.html 【2020菩萨道网络佛教论文】玛欣德长老 -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
@user-et3bb9rk7i
@user-et3bb9rk7i Ай бұрын
下载 美德雅 里面很多南传佛教资料。 论有阿毗达磨七部论 美德雅有精简版的 历史有岛史、大史 玛欣德尊者的讲法也可看 庄春江工作站有部分资料
@user-ew6st5xp9d
@user-ew6st5xp9d Ай бұрын
佛教自从分成大乘,小乘,原本的佛教也就落入了下乘而不自知。 而学佛的傻子们,几千年来认识不到大乘与小乘相加,是否是原本的佛??????? 无怪释迦摩尼说人类愚笨,愚蠢加笨拙就是脑残,傻缺,傻逼的意思。 人类觉醒是一所开放式大学,儒释道等等正教都是大学里的数理化分科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智慧这座高山不同的上山路径而已。 人类愚蠢到何等地步?????? 到今天都认识不到宗教的本质????????? 还由此引发宗教之争?宗教战争???????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很建議各位有緣人要從阿毗達摩論藏作為攝入點,去開始有基礎有次第的經教學習,了解釋迦世尊遺下的出世間法。
@heisenbergwerner1269
@heisenbergwerner1269 Ай бұрын
kzfaq.info/get/bejne/rZ6EmpyGz6zJnnU.html 瑪欣德尊者 - 佛教2600年
@tanned06
@tanned06 Ай бұрын
对后期大乘佛教的质疑。。如果任何一位菩萨以大乘佛法修行道次成佛,那么他也是一位通过古佛的教法而成就道业。这样的成就和声闻乘道果又有何分别呢?佛陀的成就异于阿罗汉恰恰是因为他不依于任何老师和成就至上自觉觉他的波罗密。
@user-rh5jd4dy2h
@user-rh5jd4dy2h Ай бұрын
此言差矣! 十方三世一切法,唯有一乘圓通達。 何來菩薩緣覺乘,聲聞人天更無他! 十方三世一切佛,豈止娑婆今釋迦? 猶如宇宙無量大,阿僧祇極微塵剎。 何況諸佛共法身,有餘可證多少差? 菩提不明自解脫,眾生多少待超拔? 文殊善財維摩詰,真實說法汝可乏? 樂於小法自多疑,無明煩惱雜更雜! 華嚴事事無礙界,圓融不識如盲瘂! 法華絕妙佛心要,醍醐不屑作傲蛙! 彌陀本願諸佛念,蓮池不信若淤沙! 如是如來一乘法,釋迦過去無所罣, 精進慈悲又喜捨,五濁證果大願發! 若言道在二乘中,佛陀忘失平等曾? 若言修在偏執上,六道眾生已成聖? 若言道在佛心中,念佛心蓮綻一乘! 若言修在佛性上,導歸極樂佛道成!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tanned06
@tanned06 Ай бұрын
@@user-rh5jd4dy2h 把根本佛陀教法偏低為小乘法而把後來隨順眾生的方便法當成殊勝究竟法就是大乘。
@user-rh5jd4dy2h
@user-rh5jd4dy2h Ай бұрын
宇宙的曆史如同無盡的河流,而地球不過是河中的一顆微小水滴。若在這漫長的流轉中,僅有悉達多王子在三千年前成就佛陀,那麼,這如何解釋生命輪迴的奧秘?如何解釋恐龍這些古老巨獸的存在?如果宇宙中不存無量的佛與眾生,那麼,悉達多王子成佛之前的因果律又該如何解釋? 若我們的視野僅限於地球這顆塵埃,這與古人坐井觀天、執著於地心說有何不同?當時的文殊菩薩、維摩詰居士、善財童子等,或許真實存在於那個時代,但編纂經典的人未能完全理解其深意,自視甚高,因而只偏重於四聖諦與十二因緣,忽略了大乘佛法的重要性,更別提佛陀本身所傳達的一乘成佛之道。 如果學佛的目的僅是為了解脫,而不認識到每個眾生都擁有如來的智慧與德行,那麼眾生的平等從何而來?慈悲、喜捨又將何從體現? 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每一顆都擁有自己的光芒,若只凝視一顆,便失去了欣賞整個星海的機會。那些自稱原始佛教者,若只執著於一點,便如同螢火蟲之光,企圖與月亮爭輝。
@user-vy3hx7wm9y
@user-vy3hx7wm9y 6 күн бұрын
小乘和大乘的分別 就是自閉的人和普通的人 的分別 你不會成為他 他也不會成為你 小乘是阿羅漢 大乘是菩薩 佛是什麽? 究竟涅槃 即是解脫了
@user-db2yc9tz4g
@user-db2yc9tz4g 6 күн бұрын
@@user-vy3hx7wm9y 比喻不倫不類!該喻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其成就之道法乃一致的。
@user-ef1nb5kf3h
@user-ef1nb5kf3h 6 күн бұрын
知行合一才重要。
@hkplewischan2012
@hkplewischan2012 Ай бұрын
中文小乘一詞譯自梵語Hīnayāna,其中Hīna 是「小的」、「低下的」的意思。 因此其實稱為南傳或上座部會比較好,小乘是含貶義的意思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Ай бұрын
其他课程里多次提到小乘只是一个历史称谓,您的说法是现代佛教的标准称呼,也很合理,标题党来的,请师兄不要在意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我也不理這些世俗的稱謂如何如何了,而至於「佛」這個字眼我也不怎麼在意了,他們甚麼甚麽流派/宗派/法門要用「佛」名號就讓他們便搞個飽吧,我只道清楚自己是謙卑跟從上座部傳承的釋迦出世間教法作為自己生命的指導原則便行了。佛教不佛教的對我來說無甚意義。
@wonhsiung1054
@wonhsiung1054 Ай бұрын
《增壹阿含經》卷18:「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本自就有「小乘」二字也。
@gabrielyip6898
@gabrielyip6898 29 күн бұрын
@@wonhsiung1054 漢傳的阿含與上座部的很多出入
@vinnysing1324
@vinnysing1324 28 күн бұрын
南传佛教是Theravada Buddhism 。阿罗汉虽不是自悟,但也不再轮迴了,很好啊❤😂🎉
@khaoyai9913
@khaoyai9913 12 сағат бұрын
你說的沒錯,小乘的目標就是解脫也就是證阿羅漢,不是成佛。南傳這邊也有人修菩薩道,為了之後的成佛。 但是不論小乘還是大乘,一開始的修行都是一樣的。透過培養覺性,修習內觀,達到名色分別智。這是入門。當達到行舍智。 (心已抵達中捨的境界),這時候就可以選擇是繼續修行證初果,或者就菩薩道經過現世佛的認證後經過生生世世的修波羅蜜在遙遠的未來成佛。但如果就此放棄修行,所有修行就會退轉。 現在的問題是,北傳有多少人在培養覺性,修行內觀。直接上來就是普渡眾生了。哥,您有資格普渡眾生了嗎?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7 сағат бұрын
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
@user-lu3nf3kr1i
@user-lu3nf3kr1i Ай бұрын
末法時期要證阿羅漢道果都很困難的了
@user-vn6mc1he5j
@user-vn6mc1he5j Ай бұрын
古往今來無數億計修佛者,能進入四禪八定,開悟證初果的都很難了,卻每天爭論大乘小乘何為正宗,無疑是浪費生命。很多自稱大師其實也只是鸚鵡學舌,口才好,整合的能力也好,但本身並沒有修行實證,很容易就偏離正信。有正信,無論什麼乘也能有所成就,心不正,修什麼流派都難以窺見佛法之奧妙。 弘法是隨緣,過度執著宗派或過度執著開宗創派,仍然被名相所蒙蔽,修行盈如原地踏步,還以為有所精進。誠如地獄空不空,地獄本來便也是空,只因眾生我執,自我綑縛,所以本也沒什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皆為自作自受。
@franksu3420
@franksu3420 29 күн бұрын
​@@user-vn6mc1he5j佛陀也是因材施教,因時教化。
@gabrielyip6898
@gabrielyip6898 29 күн бұрын
泰國和緬甸現今還有活著的阿羅漢,大概不夠一百位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Ай бұрын
講得真好!🙏🙏🙏 淺談不識真如本心、學法無益! 真如本心!是本有?或本無? 這是轉識為智境界的問題: 當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方見真如本心、即見本性即是本有! 而同時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則處處皆可見到真如本心是本無!亦即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五藴皆空、五毒自然不生、是本無! 此即是惠能大師の境界: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因看到惠能寫出了「本無」四句偈、即知六祖已見性了! 而首座神秀在牆壁上寫下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五祖一看神秀還在拂拭「有」染污的本心、即知神秀尚未見性! 五祖弘忍大師真是高明啊! 🙏🙏🙏 唐僧臨濟義玄禪師,曹州南華人。早年跟從黃檗希運禪師出家,曾經三次向黃檗請教說:「什麼是佛法的大意?」結果三次都遭到棒打喊痛,於是認為「自恨障緣,不得深旨」,而向黃檗告辭,黃檗就指點他到高安灘頭請教大愚禪師。臨濟見到大愚後就告訴他三次發問三次被打的經過,並且問:「我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大愚就說:「黃檗只是好心的想幫你領悟佛法大意,你怎麼反而在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創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當頭「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 受到當頭棒喝!我會喊痛?那你呢? PS:不受教的徒弟不會喊痛!
@user-ew6st5xp9d
@user-ew6st5xp9d Ай бұрын
佛教自从分成大乘,小乘,原本的佛教也就落入了下乘而不自知。 而学佛的傻子们,几千年来认识不到大乘与小乘相加,是否是原本的佛??????? 无怪释迦摩尼说人类愚笨,愚蠢加笨拙就是脑残,傻缺,傻逼的意思。 人类觉醒是一所开放式大学,儒释道等等正教都是大学里的数理化分科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智慧这座高山不同的上山路径而已。 人类愚蠢到何等地步?????? 到今天都认识不到宗教的本质????????? 还由此引发宗教之争?宗教战争???????
@user-rh5jd4dy2h
@user-rh5jd4dy2h Ай бұрын
莫忘佛陀本懷法,一乘願力自通達。 當知六度皆方便,奈何實海無權筏。 一代時教圓不雜,何須作玄悟假他? 導歸淨土生妙蓮,本來面目自綻華。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十大願王 普賢菩薩摩訶薩!
@user-qg7ni6mt2y
@user-qg7ni6mt2y Ай бұрын
@@user-rh5jd4dy2h 何不趁今世即時精進修行、以求得轉識為智? 佛及觀世音菩薩弟子當知: 識從生死、智會涅槃! 念佛持咒皆當知其真實義! 依悉曇字義的意思-> 阿彌陀佛是:如是無我的覺者! 六字大明咒是:持如意寶珠方便成就! 這是觀世音菩薩度天人的吉祥語。如果我們凡夫沒有天人的善根,那還是要行持大悲咒一步一腳印成就比較實在!因為大悲咒就是華嚴經的「行法」!而金剛經是華嚴經的「心法」!無量壽經則是在演說金剛經的「四句偈」=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 去年曾連續兩天的清晨,在似夢非夢半醒狀態下,我見到彌勒佛的化身對著我笑!從其中我悟得祂的意思,就是放下了、也要再提起來! 我因此決定:要把觀世音菩薩大悲咒的真實義、宣導給各位同修先進參考! 從易經、金剛經這兩部有字天書中、和在觀世音菩薩的指導下、我悟出了大悲咒的真實義。 瞭解到只要勤念大悲咒、即能開啟我們前世的正知正見,也就是異熟識,而勤念大悲咒更要知道大悲咒的真實義! 謹此送給有緣的親愛修行朋友們參考。 大悲咒意譯(真實義)如下-> 咒頭1:〔禮敬對象〕 1.禮敬三寶啊! 2.禮敬覺悟有情の大慈大悲觀自在的聖者。 咒頭2:〔學習對象〕 向一切自在真誠念咒的聖者(善知識)學習 1.禮敬在觀自在莊嚴道場真心清修的聖者(同學) 2.禮敬所有平等宣導清淨不染大光明佛法、如是行止使眾生悉皆成就的慈愛賢者(老師) 3.效法得光明法身聞聲救苦救難真正自在的大菩薩(模範) 咒心1:〔修行目標〕 1.有緣眾生發願定心修行持戒、能如蓮花心般清淨の大自在、即得成就殊勝的超脫煩惱 2.能持清修的有情信女、自在的發願持戒、即能解脫煩惱 3.克己隨順忍辱修行、勤轉法輪、即修得究竟真樂清淨的法身 咒心2:〔修行方法〕 妙行不離清淨、妙法不離自在。堅定の修持十二波羅蜜、即得吉祥殊勝大利益。精進不退轉の普施甘露度化眾生、使平等眾生悉皆生起大悲歡喜心(修行態度) 1.無畏(甘願)布施波羅蜜 2.智慧波羅蜜 3.遍知波羅蜜 4.禪定波羅蜜 5.財(悲心)布施波羅蜜 6.持戒波羅蜜 7.悲願波羅蜜 8.忍辱波羅蜜 9.神通波羅蜜 10.方便波羅蜜 11.法布施波羅蜜 12.精進波羅蜜 咒尾:〔皈依奉行〕 1.皈依三寶啊! 2.恭賀觀自在的聖者圓滿成就 3.奉行總持真正清淨的寶藏(即大悲咒清淨の十二波羅蜜)、隨順修行圓滿成就 南無.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三稱)。 PS: 1.許多大師不懂咒語的真實義、以為咒語是秘密而不做解釋、而誤導了後世學子,另一方面也讓觀世音菩薩背了黑鍋、以為是祂搞出了密教。 2.大悲咒是所有咒語中最齊全的,是一了義咒、故稱為總持(即總一切正法、持無量義理)。詳細講解至少要三小時。 3.金剛經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即成佛)。 其中所說的修一切善法就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悲願、神通、遍知等十波羅蜜(用台語念或音譯帕拉密、意譯即是善法)。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亦皆含於其中。 4.翻譯大悲咒時,幾次碰到難關而卡住時,皆獲觀世音菩薩指導而完成,同時也派任務給我、要我宣導大悲咒的真實義給有緣人。正音念法如下: kzfaq.info/get/bejne/l9eId5dorcmsdnVj.html 🙏🙏🙏
@willsoonqen6020
@willsoonqen6020 Ай бұрын
"是否完備"乃一個宇宙自然人類的大問題,人類(尤其自認智慧之士)大都傾向抬舉知識的大能,"但完備與否" 仍是人文及自然,在歷史進程的無敵問題,佛法亦無可免!正覺四聖諦謂之佛,這是諸佛之德,歷史上無諍議;但成佛的修行道路,不是解脱道,却是菩薩道,這在南傳上座部亦肯定,只是指出菩薩道成佛,不知歷多少劫,要累積多少(婆羅密)智慧渡,若已聞佛法,要及時修証八正道,明白緣起十二支,確証涅槃寂滅;諸佛說法,不離四聖諦八正道,正是佛、法、僧的本旨,而末法就是四聖諦八正道棄絕於世,四聖諦八正道就是佛、法、僧三寶的真正核心價值,沒有四聖諦八正道,不再有佛與法,僧伽也無法可依據,不能修行証涅槃,佛教價值不再存在,當然這亦是不諍事實,却不能否認,這核心價值,仍不完備,因為釋迦牟尼后半生才正覺四聖諦八正道,前半生乃至無量劫,歷經修行,積無數婆羅密,由智慧渡俱足正覺成佛;大乘顯密皆宗於菩薩行願六婆羅密,但六渡亦不完備,因為成佛就是正覺四聖諦八正道,証涅槃其實告别六渡菩薩行願,正如南傳《筏喻經》"渡彼岸已,就放下先前渡河的木筏..." 南傳上座部以菩薩道不足為法,指出不完備,北傳大乘顯密以阿羅漢道不足為法,指出不完備;但為什麼要求完備?當然還有緣覺的辟支佛,但獨覺佛法者不在世說法,不得聲聞,亦不完備!聲聞與獨覺皆不完備,何必完備?
@user-ew6st5xp9d
@user-ew6st5xp9d Ай бұрын
佛教自从分成大乘,小乘,原本的佛教也就落入了下乘而不自知。 而学佛的傻子们,几千年来认识不到大乘与小乘相加,是否是原本的佛??????? 无怪释迦摩尼说人类愚笨,愚蠢加笨拙就是脑残,傻缺,傻逼的意思。 人类觉醒是一所开放式大学,儒释道等等正教都是大学里的数理化分科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智慧这座高山不同的上山路径而已。 人类愚蠢到何等地步?????? 到今天都认识不到宗教的本质???????? 还由此引发宗教之争?宗教战争???????
@munilz
@munilz Ай бұрын
赞叹随喜正见具足 🙏
@aliangkasa5813
@aliangkasa5813 13 күн бұрын
Theravada asli ajaran buddha sakyamuni dan mahayana hanya karangan fiksi para murid buddha yang malas meditasi dan menggantikan jadi baca mantra. Sekaligus narik umat lebih banyak supaya dana banyak
@enlightenment2043
@enlightenment2043 Ай бұрын
有點好奇 聲聞 圓覺 菩薩 這三個概念是佛陀在世傳法時就有 還是龍樹菩薩以後才有
@zoeliu6072
@zoeliu6072 26 күн бұрын
有在用腦😂🎉
@petechan7060
@petechan7060 20 күн бұрын
佛没出世 缘觉行者 也能有证到缘觉果位 (因思维而证悟
@user-hl1je1un4l
@user-hl1je1un4l 16 күн бұрын
一切善法皆是究竟法,執著於法、執著於分別難開智慧,存菩提本心給予世界且平靜生活,緣法自然會引領眾生朝向究竟
@KK-eu2is
@KK-eu2is Ай бұрын
奇怪,小乘阿羅漢就等同佛了,怎麼會有不成大乘佛果的問題呢?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阿羅漢」不是「佛」,只是兩者的心皆是已証悟道果,已斷除一切能引發輪迴再生的煩惱。詳細可參照阿毗達摩(論藏)的開示及相關注疏解說。
@kuangservants5519
@kuangservants5519 Ай бұрын
請教影片是用甚麼軟體製作的?謝謝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27 күн бұрын
请您留下邮箱,我发您
@kuangservants5519
@kuangservants5519 22 күн бұрын
@@Riverside-sc 請問您發了嗎?謝謝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12 күн бұрын
我没看到您的邮箱地址
@user-tj3le2ee1c
@user-tj3le2ee1c Ай бұрын
有眾生可渡.有佛可成,佛十名之一.大阿羅漢,唯阿羅漢可恭養
@user-ew6st5xp9d
@user-ew6st5xp9d Ай бұрын
佛教自从分成大乘,小乘,原本的佛教也就落入了下乘而不自知。 而学佛的傻子们,几千年来认识不到大乘与小乘相加,是否是原本的佛??????? 无怪释迦摩尼说人类愚笨,愚蠢加笨拙就是脑残,傻缺,傻逼的意思。 人类觉醒是一所开放式大学,儒释道等等正教都是大学里的数理化分科而已,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智慧这座高山不同的上山路径而已。 人类愚蠢到何等地步?????? 到今天都认识不到宗教的本质????????? 还由此引发宗教之争?宗教战争???????
@user-et3bb9rk7i
@user-et3bb9rk7i Ай бұрын
博主 北传佛教造论 造了这么多 很多都不是佛讲的。我认识一个僧人 江西宝峰寺佛学院老师,快60岁了放下教职工作去缅甸跟帕奥学了3年,现在在西双版纳寺庙里呆着。能不能讲南传的
@Riverside-sc
@Riverside-sc Ай бұрын
师兄,如果您有南传佛教史\佛教哲学方面的书籍,请您推荐一些~吴老师提过,南传佛教的历史相对来说不如北传佛教系统、丰富,没有权威的著作或者历史,哪怕再等等,我个人对南传佛教也非常感兴趣,看看以后是否有机缘能接触和制作个系列
@user-et3bb9rk7i
@user-et3bb9rk7i Ай бұрын
@@Riverside-sc苹果store搜索:美德雅 有很多资料 伦就是阿毗达磨七部 印顺法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 庄春江工作站 历史书:岛史、大史 很多世界各地的佛教历史学者研究也有书籍 玛欣德尊者的讲法也能看
@gabrielyip6898
@gabrielyip6898 20 күн бұрын
@@Riverside-sc 上座部巴利三藏集結極有系統和嚴謹的,有歷史依據。上座部是注重實修的一派,與北傳講經說法學術性的玄妙相反。也是保留著最接近佛陀時代的生活和戒律。每朝赤足托鉢,過午不吃,修頭陀行,持戒精嚴。南傳國家現在還有活生生證阿羅漢的長老,具足神通。值得深入。
@sur-fukuyama_0726
@sur-fukuyama_0726 Ай бұрын
所以說,聞聖號佛名,念經,持咒,稱可以消業得授記永不退轉的都是偽經囉? 如果這些經是真實不虛,成道成佛是遲早問題,怎會有不能成佛的種姓?
@user-uh7ps9rz1u
@user-uh7ps9rz1u Ай бұрын
可以看妙法蓮華經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可以看巴利系的阿毗達摩論藏,及相關的注釋。
@wupatrick9046
@wupatrick9046 21 күн бұрын
佛說持咒畜生明 還持咒成佛😂
@peterhu8245
@peterhu8245 Ай бұрын
佛是自覺者,我們如能學習佛法有成,也是聲聞。
@psnjh1882
@psnjh1882 Ай бұрын
善哉善哉阿弥陀佛,果地论果没有因果,离经一字皆是魔说,未见真勿轻言
@jasonsung9261
@jasonsung9261 Ай бұрын
要講漢傳佛教八宗,不只在講佛教的歷史,對於佛法也要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否則誤導了對佛法正確的認識。如唯識論裏講六識緣六塵,末那識(第七識)緣前六識,而阿賴耶識(第八識)緣第七識,末那識與阿賴耶識都不緣六塵
@GoodLuck888gkc
@GoodLuck888gkc Күн бұрын
说佛祖所創的佛教為小乘,就已對佛不敬,别再被分别,那是在佛祖時代,己有反佛祖的派别,这些派别只会说,确沒有人,真正能修成佛的历史記栽。说誰都會说,但能真正修成佛的,要以历史記栽,佛和祂的十大阿罗汉弟子,才是佛教之尊。 现今学佛要以戒為師,那是佛祖传教后人,最重要的法语。 還有先有本事学成佛,才去渡人,别听说大话的,说誰不會说,现今世界社会,發生的動乱,戰爭,饥荒,災難的地方,沒看到那些说修大菩萨道的人去渡化,從这点就觉得,那些说修大的,平时就會说大,看到有災難,也和普通人一样,唸唸唱唱救苦救難的佛经,佛歌,而那些地方,還是在打打殺殺,那么多年。希望有真正的佛菩萨能救渡他们於和平,免再發生戰乱。 看来这世界,能真正能行救苦救难的修行人多吗? 希望是多就好! 南無大慈大悲佛菩萨。 🙏
@jamehuang8901
@jamehuang8901 Ай бұрын
哇 仔細看標題檔很容易謗佛阿
@TheBobxyo
@TheBobxyo Ай бұрын
玄奘(zang)
@WENRUAY
@WENRUAY Ай бұрын
用三十年學唯識,不如用三年學解剖生理神經醫學。 我認為這就是窺基之後,慈恩斷脈的原因。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也許這兩件事還不是同一件事啊,待釐清。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慈恩也沒有斷脈,我們台灣還是有的啊。
@glongxiao2414
@glongxiao2414 Ай бұрын
漢傳佛教的唯識宗沒有斷掉,是中觀論的三論宗斷掉了,不過,中觀和唯識在藏傳佛教還是保存的很完整。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glongxiao2414 三論宗你就說慈濟證嚴法師的師父印順導師,他就被歸論為三論宗啊。 唯識跟中觀,好像是真的在藏傳被護持得很完整,好像是。🤓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glongxiao2414 中觀論的三論宗?這是什麼?
@hh2bow
@hh2bow Ай бұрын
使用感受.眼耳鼻舌身意所見所聞空.解釋學問如此.各位看官如此.我也是如此.看那看不到的事.感受那感受不到的事.我既是你你既是我.光明成就無始無端
@willsoonqen6020
@willsoonqen6020 Ай бұрын
这是佛法是否完畚的争议;正觉四圣谛八正道与六渡菩萨行願关係是否自洽?历史与修行实证,各宗派间,皆存在相違背,各不相容,这实況存在于(名相)形式系统与(現量)事件操作系统;佛法不能自洽甚至不完备,已可验证!但这才显明佛法的真实价值,佛法不是纯理想,亦非乌托邦虚构!但不自洽或不完备,做就佛法消亡,佛末法原因,正如南传佛教所说!
@jasonsung9261
@jasonsung9261 Ай бұрын
四聖諦為小乘聲聞所修,八正道是屬於三十七道品,是大乘佛子在成為菩薩前所修,六度詮旨或稱六度波羅蜜是入地菩薩所修。
@willsoonqen6020
@willsoonqen6020 Ай бұрын
@@jasonsung9261 釋迦世尊未正覺前,修行的道路,就是菩薩道,當時的釋迦牟尼,正是歷史中的菩薩,存在時空的証現量,并不是比量的形式系統分類;菩薩與菩薩道并不是后來衍生,在上座部及南傳經典,早已存在,并不陌生;在《雜阿含經》亦與阿羅漢、佛,經常并列;六渡亦不是佛教專有,同時代外道,與各地宗教或修行,都有類似或相同者,"佛法者即非佛法,是為佛法"的例証,所以這偈并非形而上的虚構,這也是菩薩修行所經歷的,為歷史上菩薩道的元素,証現量而不是比量...
@user-mf2sm5pf5k
@user-mf2sm5pf5k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玄奘自稱未得正法 只得假大乘像法 所以,他至死不知佛説三乘正解脫的應供法為何物
@martinwee480
@martinwee480 Ай бұрын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各自言論南傳或北傳有何用?總之一個人的一切善惡業報不能抵消就是了,各自以戒為師及以自己做的善業為依靠。別去想成佛了,下一尊佛都還沒降臨,現在是各自好好修就是了,大家還在起分別心😂
@geoge4603
@geoge4603 4 күн бұрын
不分別何來外道內道之分?那根天然外道何別?
@martinwee480
@martinwee480 4 күн бұрын
@@geoge4603 内裤都有分男女,如果不分别的话,你也可把内裤穿在外面😁当superman
@geoge4603
@geoge4603 4 күн бұрын
@@martinwee480 妳做的到再說 不要嘴炮
@martinwee480
@martinwee480 4 күн бұрын
@@geoge4603 你是跟屁蟲嗎?
@Branch977
@Branch977 17 күн бұрын
有数学好的人信佛教吗?感觉和数学的精妙之美相比佛法简直无聊单调。
@user-tm2cr8tq1d
@user-tm2cr8tq1d Ай бұрын
❌玄奘帶回的是全是假經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應該可以理解做「一把混和了沙子的砂糖」。
@sinkosyuu1512
@sinkosyuu1512 18 күн бұрын
問題在於那爛陀寺,是大乘的寺廟! 如果今天唐僧拜訪的是上座部寺廟,我相信結果又會不一樣!
@Branch977
@Branch977 17 күн бұрын
@@sinkosyuu1512 也不对,他带回来的经都传不了,何况是小乘,并非是真经不传,是人不认呀。
@user-qx1fc3gt3o
@user-qx1fc3gt3o Ай бұрын
你的东西离道越来越远! 很危险!
@chendavid5640
@chendavid5640 Ай бұрын
沒有意義的的發言,因爲你當下還什麼都不是,一切都是妄言。
@scaicacda636
@scaicacda636 Ай бұрын
佛教在印度幾乎快滅絕 還在分 小乘還是大乘 眼界決定世界
@MalachiLai0528
@MalachiLai0528 Ай бұрын
我老闆叫我來毀謗你,所以你講的一切都是廢話.根本不能聽.你因此入三惡道嗎?若有,我就得業績.實屬波旬說.
@clc56
@clc56 Ай бұрын
玄奘(此字發音為zàng),不唸zhuàng 。
@jimmyng6016
@jimmyng6016 2 күн бұрын
现今没人能成佛, 也绝对没有大师
@twistedbody
@twistedbody Ай бұрын
有目的的善都是不纯粹的伪善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應該說不清淨,即使是有善業;或是說行善之時得運用金剛經裡的無住所生之心來作用,才是清淨行。 能行善很好,但我個人還會看動機,是對的,行善或助人都不能是以投資為目的,我個人不會感激或欣賞那種的,要投資還要看我給不給投資,算運氣好我的父母算起來計算投資回報之心幾近於零,我最欣賞他們這點,很不容易。
@smallgu71
@smallgu71 Ай бұрын
不行十惡即是行十善,少造業即是在多行善。人人管好自己不去造惡即是對社會最大的善行。😊 台灣之前不是有某企業家大力捐錢給慈濟,人人稱其大善活菩薩師兄,後來被發現該企業是專賣黑心回收油賺大錢~
@zoeliu6072
@zoeliu6072 Ай бұрын
@@smallgu71 基本邏輯上來講,你第一句會被笑是準智障。 其他懶得提。
@Ben-wu7mo
@Ben-wu7mo Ай бұрын
太慘了,這規格一般人都做不到,即然偽善就什麼都不做,你就等死絕
@konghong7129
@konghong7129 Ай бұрын
不是。能做善行終究是與善果相應,但如果做善行的時候帶著貪根心(即有世間目的),其帶來的善果只會是不怎麼殊勝而已,並非單純是「偽善」的二元判定。詳細請參照阿毗達摩論藏的開示。
@user-mf2sm5pf5k
@user-mf2sm5pf5k 5 сағат бұрын
玄奘自己就是,聲聞眾 屬部派分裂佛教的,北傳小乘菩薩道,心胸狹窄
@user-andy4955
@user-andy4955 Ай бұрын
佛教說的都是胡說八道
I Built a Shelter House For myself and Сat🐱📦🏠
00:35
TooTool
Рет қаралды 36 МЛН
2000000❤️⚽️#shorts #thankyou
00:20
あしざるFC
Рет қаралды 16 МЛН
Backstage 🤫 tutorial #elsarca #tiktok
00:13
Elsa Arca
Рет қаралды 43 МЛН
缘 世俗人眼中的佛与道 #窦文涛 #圆桌派
29:04
纪录片研习社
Рет қаралды 328 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