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不知道马来西亚独特新年习俗!

  Рет қаралды 51,331

SEA游记

SEA游记

2 жыл бұрын

小小SEA真的太惊讶了,这些竟然是马来西亚独创新年习俗,就连中国人都不知道哦!
到底哪些过年习俗那么特别?全世界华人只有马来西亚人才知道?
今天大年初四,就让说故事的阿肯,一件一件来告诉你吧!
悄悄透露一个,到底是“二十四节令鼓”还是“二十四节气鼓”呢?
点击视频看看吧!

‖🎬 每周二、五晚上9点正,准时新影片上线哦!‖
‖ 打开『 🔔 小铃铛』就可以收到最新影片通知!‖
|精彩视频回顾|
那些年的新年回忆,猜猜你听过的新年歌!
• 那些年的新年回忆,猜猜你听过的新年歌!
除夕夜没时间下厨?45分钟“蒸”出5道年菜!
• 除夕夜没时间下厨?45分钟“蒸”出5道年菜!
周末去哪儿?文冬美食一日游!
• 周末去哪儿?文冬美食一日游!
///////////////////////////////////////////////
|SEA游记 🔥 相关热门影片|
【简易年饼烘焙教程】挑战,3款高颜值黄梨饼!
• 【简易年饼烘焙教程】挑战,3款高颜值黄梨饼!
今年除夕,在家吃团圆饭好吗?
• 今年除夕,在家吃团圆饭好吗? ​
同样的春节,差别竟然这么大?!
• 同样的春节,差别竟然这么大?! ​
///////////////////////////////////////////////
|其它SEA游记|
FB➤ / seayouji
IG➤ / seayouji
微博 ➤www.weibo.com/p/1006066242880883
|合作邀約|
seayouji@triomakers.com
#SEA游记假正经频道 #SEA游记 #马来西亚 #新年 #习俗 #虎年

Пікірлер: 34
@katherinelo2590
@katherinelo2590 2 жыл бұрын
謝謝,阿肯,馬来西亞的傳統文化还比中国好,這是真的!I would say Malaysia is a very special country of everything! I love Malaysia 🇲🇾
@ongsoohock6635
@ongsoohock6635 2 жыл бұрын
喜欢华人过年气氛,喜欢听新年贺岁歌曲,满满正能量!
@user-kp3xs9fe5k
@user-kp3xs9fe5k 2 жыл бұрын
在中國内地,過年的喜慶氣氛已經逐漸消失,反觀海外華人還保留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文化,值得高興。
@Andy0770
@Andy0770 Жыл бұрын
不是,中国还是有保留其文化,各省份过节文化传统都有少许不同,马来西亚和东南亚的是广东,福建,福州传统文化为主流,我比较担心的事台湾岛,一直执意去中化引入日本文化为主流,刚刚过的台湾元宵节就是日本文化比较显著。
@user-kr7kf4ov7h
@user-kr7kf4ov7h Жыл бұрын
你确定吗?!!!!
@user-fr5cl5eh4g
@user-fr5cl5eh4g Жыл бұрын
喜歡,喜歡大馬過新年的所有特色,果然是特有的,各各與台灣的不同,阿肯介紹的好。感佩大馬華人。
@carlsbinng3607
@carlsbinng3607 5 ай бұрын
谢谢介绍大马农历新年独有的活动
@weijyeng4539
@weijyeng4539 2 жыл бұрын
对不起,有点错误,萧斐宏师傅是麻坡人,不是来自吉隆坡。。。
@panglimahitam8001
@panglimahitam8001 9 ай бұрын
我第一次听说萧斐弘师傅是麻坡人,难道以前我都听错了,他应该是吉隆坡还是梳邦一带的。视频我认为错的是说高桩舞狮是由他创造,他自己也一直纠正这一点,但许多人还是有这一误解🤔
@coco-dg2lm
@coco-dg2lm 2 жыл бұрын
HI, I am sarawakian from Malaysia.初七我们吃擂茶🤭。最喜欢新年会大团圆拜,从早吃到晚( 各种年糕菜式)初一到十五拜不完的年🥰。各式各样kek lapis ,acar 配keropok, kuih momo, 炸大发鱼片。。。。。。
@kennySg101
@kennySg101 4 ай бұрын
客家人?
@tensonyap7747
@tensonyap7747 2 жыл бұрын
大年初九拜天公也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习俗
@shaolanhe3702
@shaolanhe3702 2 жыл бұрын
福建人
@hinbeeteoh6061
@hinbeeteoh6061 Жыл бұрын
@@shaolanhe3702 拜天公也是海南人的习俗。
@ongsoohock6635
@ongsoohock6635 Жыл бұрын
大马华人文化,因为不同籍贯,习俗也就不相同。 我家里过的是潮州习俗。 冬至:搓汤圆祭祖 祭拜家神。 二十四日:祭祖,祭送家神。 除夕:祭祖 祭家神。 初一=春节:除夕夜11点开始准备供品,12点正上头香,迎接新的一年。 初二:回娘家拜年,携带大吉(柑)。 初四:祭神,祭接家神。 初七=人日:煮七样蔬菜。 初九=天公诞:初八夜11点准备供品,12点正初九头香祭拜天公,放鞭炮。 初十=土地公诞:祭拜地主爷(地基主),二月初十,三月初十,四月初十,五月初十。 十二:观音庙祈福。 十五=元宵节:祭祖 祭拜家神。
@rexteo8062
@rexteo8062 4 ай бұрын
南洋华人加油200年,身為南洋華族和文化感到驕傲。 Malaysia Boleh. Thai-Msia-Indon 華人30mil加油。
@Andy0770
@Andy0770 Жыл бұрын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文化是从明朝时来马来西亚经过本土化演变融合自身传统文化,才有一些比较独特庆祝农历新年方式。
@starshine_jisoo
@starshine_jisoo 2 жыл бұрын
我最喜欢炸海捞❤️
@alexlee2621
@alexlee2621 2 жыл бұрын
有新的新年歌是不錯,但是我還是喜歡傳統的舊的,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新年歌曲,大馬那些新歌是無法取代!
@weijyeng4539
@weijyeng4539 2 жыл бұрын
我也是喜歡舊的新年歌,尤其是40,50,60年代的,包括我家中學和大學的小孩也喜歡舊的新年歌曲。。。有味道
@user-yc2eb5yu7k
@user-yc2eb5yu7k 2 жыл бұрын
旧的新年歌曲是缅怀,新的新年歌曲是创新和延续文化,两者皆可取皆好听。
@alexlee2621
@alexlee2621 2 жыл бұрын
@@guoyong4464 有同感!
@RC22318
@RC22318 2 жыл бұрын
沒什麼取不取代的,時代不同,該慶幸還有新的新年歌,這代表年輕一代還在延續文化⋯
@user-db3kp3cg6k
@user-db3kp3cg6k 2 жыл бұрын
下午好
@kennySg101
@kennySg101 4 ай бұрын
抛柑是槟城习俗?
@TANYUZHEMoe
@TANYUZHEMoe 2 ай бұрын
我是马来西亚人哈哈
@kaiserlow652
@kaiserlow652 4 ай бұрын
年饼是马来西亚独有??
@wanbenglooi1298
@wanbenglooi1298 Жыл бұрын
朋友谢谢你告诉我吃过饭了吗朋友
@azulahuang3154
@azulahuang3154 2 жыл бұрын
東馬客家人新年除七吃河婆擂茶。
@viviencc.7576
@viviencc.7576 2 жыл бұрын
比起东马的华裔,西马的福建人和潮州人籍贯比较多,期望有人愿意做一个有关东马华裔庆祝农历年的风俗习惯 互相了解
@azulahuang3154
@azulahuang3154 2 жыл бұрын
@@viviencc.7576 正月初二十日, 是客家人的天穿日, 相传女媧在这一天補天, 所以客家人在这一天要吃煎堆, 就是糯米粉加蒸好的蕃薯搅成米團, 内馅為红豆沙或花生碎片加糖, 煎成糯米球, 再滾上白芝麻, 香喷喷的, 不黏牙.
@sharklee5469
@sharklee5469 Ай бұрын
全部都是钱 人爱钱的
@vleeds88
@vleeds88 4 ай бұрын
大馬華人文化慎思明辨大反思:今天廣泛使用《文化》一词時各自表述,意義非常的笼统。其實我們所指的《文化》是什麽呢?而《文化》真正的定義又是什麽呢? 文化反思,反思文化: 什麼是文化?什麼又是中華文化呢?大多數都只是人雲亦雲,不知所雲? 難到民間肓目的鼓催「民間迷信」大雜燴「習俗」或「節慶」就是中華文化的體現嗎? 撫心自問「華社五毒」:「嫖賭飲蕩吹」陋習依舊是華人文化嗎? 誇大妄想的大外宣「皇帝統治」 --「中華思想」與「霸權主義」--的復甦就是「中國的傳統」嗎? 「道統」或「盜統」乎? 「法統」? 憲政法制精神 或 天朝皇法奴才? 卑賤又醜陋的中國人無他,其人文精神障碍正如號稱四大名著《三國演义》的爭權奪利與与陰謀詭計;《水浒傳》的打家劫舍與草菅人命;《红樓夢》的風花雪月與醉生夢死;更尤如《西遊記》衹要有足够硬的後台,再作孽也不會死,主子一定会來救你,被打死的,都是没後台没靠山的。盜統暴政,禍國殃民,週而復始惡性再循環,還不自知般的"自愚娛人"。如陳寅恪先生所言: “中國之人,下愚而上詐”。 何爲 “德”,何爲 “能”? 正本清源馬來西亞本土中華文化的實質内容又是什麼呢? 承傳 ● 傳承 其實我們所承繼的是什麼呢? 我們要傳揚的又是什麼呢? 反觀馬來西亞的華教,華社,華團若還不反省,集思廣益,在「中華思想」及「文化習气」上去蕪存菁更新根本無法真正提升優質的「民族素養」也無法建設馬來西亞人優質的「民主人文素養」健康文化。 ++++++++++++++++++++++++++ 文化反思--反思文化: 余英時是當代最重要的中國史學者、華人世界思想與文化影響最深遠的知識人。在余英時先生逝世一週年之際,聯經出版「余英時文集」,文集涵括四大類、28種書目、總字數超過450萬字,完整呈現余英時先生一生思想發展的軌跡,以及余先生開闊的視野、精深的學問與多面向的關懷。 《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I】》,計有10種: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十九世紀以來的民主發展 .民主革命論:社會重建新觀 .到思維之路 .民主制度之發展 .自由與平等之間 .文明論衡 .香港時代文集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現代史篇 .余英時書信選 系列特色 ● 收錄了余英時先生二十多歲居住於香港期間的著作專書,寫作年代集中於1950年代前半,文章多發表於各類報章雜誌上,見證了一位自由主義者的青年時代,也是余先生一生澎湃思想的起點。 ● 蒐羅余先生未集結出版的單篇論文,包括不同時期發表的中英文文章,以及應邀為辛亥革命、戊戌變法、五四運動等重要歷史議題撰寫的反思或訪談。 ● 特別訪求余英時先生與師長、友朋的魚雁往返,輯錄成冊。從中既展現了余先生溫暖而慷慨的人格本色,同時也看出他的淵博知識與思想脈絡。 《余英時文集【典藏套書Ⅱ】:治學經驗、社會評論與詩文交誼,再探史學泰斗的生命歷程》 ⠀ ▍本套書計有六種(七冊): 我的治學經驗 余英時雜文集 余英時序文集 余英時時論集 余英時政論集(上、下) 余英時詩存 ⠀ ══ 本套書特色 ══ ● 彙整余英時先生擔任自由亞洲電台評論員期間,對於華人世界政治局勢所做的評論,以及多年來撰寫的時事臧否,對當代中國、香港與台灣的情勢與民主政治的未來,也提出其觀察與見解。 ● 收錄余先生治史、治學的經驗談,一窺其學思歷程的演變與養成。 ● 集結余先生散佚各處,應各方請託的文章;亦蒐羅余先生追憶同輩學人的書寫,以及與文化和出版界的交往。 ● 收集余先生與師長、親友,到同儕、門生之間的古典詩作、聯對,呈現其高超的文字造詣。 ⠀ ++++++++++++++++++++++++++ 文化來自於生活,却又歸於生活。T.S.艾略特在《基督教與文化》一書中,把文化界定爲:“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諸於該民族的藝術、社會制度、风俗習惯以及宗教之中。” 慎思明辨我們如何藉着华人文化与基督教信仰真理的辩證, 在生活上實踐基督信仰價值的國度人生,愛神愛人,榮神益人。
Luck Decides My Future Again 🍀🍀🍀 #katebrush #shorts
00:19
Kate Bru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
ROCK PAPER SCISSOR! (55 MLN SUBS!) feat @PANDAGIRLOFFICIAL #shorts
00:31
小女孩把路人当成离世的妈妈,太感人了.#short #angel #clown
00:53
中国人在大马过年是种什么体验
4:34
爱吃辣椒的鱼
Рет қаралды 23 М.
千万不要!在马来西亚过年(春节)!!!
13:25
【Málà Cantine 麻辣食堂】马来西亚
Рет қаралды 141 М.
Luck Decides My Future Again 🍀🍀🍀 #katebrush #shorts
00:19
Kate Brush
Рет қаралды 7 МЛН